6月牡蠣新鮮嘗
牡蠣是世界上產(chǎn)量最大的水產(chǎn)養(yǎng)殖動物,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產(chǎn)于海水或咸淡水交界處。牡蠣一般固著于淺海物體或海邊礁石上,以開閉貝殼運動進行攝食、呼吸。它的體形大多呈三角形,以左殼固著于巖石上,左殼凹,右殼平,長度從5厘米到30厘米不等。
牡蠣
牡蠣的兩殼形狀不同,表面粗糙,多為淡黃褐色,雜有紫褐色或黑褐色條紋。牡蠣殼上有許多類似年輪的圈,每圈需要一年的生長,通過數(shù)這些圈,可以知道牡蠣的年齡。
牡蠣沒有頭也沒有大腦。取而代之的是兩個神經(jīng)中樞,一個控制嘴和套膜,另一個控制內(nèi)部器官。它是濾食性生物,以細小的浮游動物、硅藻和有機碎屑等為主要食物。通過振動腮上的纖毛在水中產(chǎn)生氣流,水進入腮中后,水中的懸浮顆粒會被黏液粘住。腮上的纖毛和觸須會按照大小給顆粒分類。最后把小顆粒送到嘴邊,大的顆粒運到套膜邊緣扔出去。
牡蠣肉質(zhì)細嫩,鮮味突出,帶有腥味,味道獨特,在世界范圍內(nèi)具有久遠的食用歷史,中藥方劑中的“牡蠣”,指的是牡蠣殼,現(xiàn)代多以養(yǎng)殖產(chǎn)品為主要應用來源。牡蠣是著名而常見的貝類,有很多別名,在中國的廣東、福建稱蠔或蚵;江浙稱蠣黃;山東以北稱蠣子或海蠣子,其他俗稱各地均有不同。在西方國家其很多別名來自養(yǎng)殖地,如藍蠔和蘭厚牡蠣分別養(yǎng)殖在美國藍點和蘭厚灣。
歐洲人稱牡蠣是“海洋的瑪娜”(即上帝賜予的珍貴之物),“海洋的牛奶”;古羅馬人把它譽為“海上美味——圣魚”;日本人則稱其為“根之源”。牡蠣在《圣經(jīng)》中被譽為“海之神力”。中國漢朝就有“插竹養(yǎng)蠣”的文字流傳。 唐代的牡蠣已是海中珍饈,肉稱“蠣房”、“蠔房”。李白有“天上地下,牡蠣獨尊”的題句。
營養(yǎng)學家指出干牡蠣肉含蛋白質(zhì)高達45%~57%、脂肪7%~11%、肝糖19%~38%。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撬岷外}、磷、鐵、鋅等營養(yǎng)成分。鈣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鐵含量為牛奶的21倍,是健膚美容和防治疾病的珍貴食物。
牡蠣于公元前即已養(yǎng)殖以供食用。可生吃、煮食、涼拌、熱炒、干炸,做湯粥、面點等。
生食牡蠣并佐以檸檬汁、辣汁或雞尾酒醬汁的吃法在法國、美國及中國的大連地區(qū)常見。歐洲一些國家的人,以吃生蠔為高檔享受。
牡蠣還可曬成蠔豉。蠔豉,又叫蠔士,是一種海味,由牡蠣生曬而成。蠔豉主要為分生曬、干及半干濕三種。生曬蠔豉即是在陽光下曬干鮮蠔。干蠔豉則使用風干的方式,主要來自日本和韓國。半干濕蠔豉是先把蠔煮熟及過冷水,再將其風干而成。 在廣東及香港,因為“蠔豉”的粵語和“好市”相似,因此被視為好意頭的食物。例如“發(fā)財好市大利”,即是由發(fā)菜、蠔豉及豬舌煮成。
蠣餅是用牡蠣肉和面粉制成圓形的油炸食品,屬于福州、莆田等地風味小吃。蠔干粥則是用晾曬8成干的蠔干、兩次去殼的粳米米芯、豬大骨頭熬煮的鈣質(zhì)豐富的高湯以及自家調(diào)味品精制而成,在閩南(廈門、泉州、漳州)等地非常流行。 著名的臺灣料理蚵仔煎就是用牡蠣混合番薯粉、雞蛋、青菜,再加以煎制,并佐以醬料燒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