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行軍
人,是需要榜樣的。
榜樣,是為了超越的。
明代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绷⒅沮s超是職場賽跑的一個常態(tài)。
那么,樹立起來的標(biāo)桿,也即“參照物”,必須要高。
先民造“參”字,可謂高瞻遠矚。
甲骨文之“參”——下面是個人,頭上是三顆星,表示吉星高照。
金文的“參”字有了一個變化,星下閃耀著“三”道光芒。
許慎的《說文解字》釋“參”為“參(shēn)商,星也”。其實,“參”的本義是星星的名字,“參商”就是“參星”和“商星”之意。
仰視“參”字的來歷,不難明白一個道理:“參照物”必須像星光一樣燦爛,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帶來啟示。
稻盛和夫說:“螃蟹只會比照自己殼的大小挖洞?!?/p>
參照物的不同決定了進取的深度和開拓的廣度。
榜樣——目標(biāo)——參照物,只有具有了挑戰(zhàn)性,才會激發(fā)人的斗志。
經(jīng)常審視心目中的“參照物”,看看夠不夠高度。不夠了,說明實現(xiàn)了超越,再尋找下一個更高的來“參照”,讓目光更高遠,則會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李賀在《致酒行》中說:“少年心志當(dāng)拿云?!?/p>
你也少年,“拿云”可敢?
仰望夜空,看一看那最亮的星星吧。
圈:不做那“套中人”
生活,離不開圈子。
各種各樣的圈子,大小不同,環(huán)環(huán)相扣,五彩繽紛……既圈人,也圈地。
圈來圈去,就有了疑惑:圈子,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圈子不在大小,貴在品質(zhì),重在開放。最忌諱的是圈子里的人過于自愛,防范性過強,拒絕新面孔。
其實,“圈”字已經(jīng)透露出了一種無奈:圈=囗+卷,一眼就可看出,一“卷”畫軸或者一紙“卷”面,被“囗”團團圍困,無法舒展美好的姿態(tài)。
所以,古人云:開“卷”有益。
“圈”也念圈(ju n),例如羊圈、牛圈等等,好好的一群生物,被圈在里面,兩根欄桿隔住了踏遍青山的沖動,只好遙望遠山綠水,青草依依。我們?nèi)绻钕菽硞€圈子,時間久了,也會產(chǎn)生依賴,猶如被圈養(yǎng)了一般,想跳出來,卻遲遲下不去割舍的剪刀。
常常會聽到有人標(biāo)榜自己是“某某圈內(nèi)的人”,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自然,有人融入某個“圈子”的目的明確,就是為了打通人脈資源,見水就撒網(wǎng),有船想擺渡,閑看漩渦與險灘,輕舟已過萬重山。
想法不錯,只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圈子”是把雙刃劍:圈子多了、大了,自己的時間就要切出若干塊,學(xué)習(xí)和生活也容易被分割得七零八碎。有些人下班之后或者周末,趕場似的應(yīng)付各種圈子的邀請,看似自由灑脫,實則是被束縛住了??墒牵ψ由倭?、小了,或者干脆就是個“局外人”,生活也缺了許多趣味。
如何身在其“圈”不被“圈”?
美國思想家W·P·弗洛斯特的“弗洛斯特法則”值得借鑒:“在筑墻之前應(yīng)該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進來?!彼?,設(shè)計自己的圈子時,伊始就配好可以隨時打開“圈”子之門的鑰匙:來去自由。
只要做到“既在圈中,又在圈外”,就好。
如果死心塌地陷于一個圈內(nèi),往往得不償失。
看看“內(nèi)”字——“人”被卡在“冂”里,上下不得,騰挪無方,多么難受。
啟:需要打開的不只是天窗
左邊的一只手,用力打開右邊的一扇門——甲骨文之“啟”字的本義再清楚不過了:打開。
必須打開。
打開天窗才可以說亮話。
打開,一個簡單的動作符號,卻也常常拿來象征著思路的打開、思想的打開、思維的打開。
所以,有必要探討一下喜歡、鉆研、探求甚至癡迷到了“足不出戶”的問題。
這,對不對?
對——做事情就要癡迷與瘋狂,不達目的決不罷休。諸多耳熟能詳?shù)拇髱?、巨匠都是工作狂人?/p>
他們點燈熬油。
他們夜以繼日。
他們殫精竭慮。
他們廢寢忘食。
他們,成就了驚天動地的大業(yè)。
又不對——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做事情要講究輕重緩急,一味咬住不放,窮追猛打,未必“功到自然成”?!鞍V迷心”可有,“死腦筋”不必。我們不是常常一條道走到黑,不見半點星光嗎?
所以說,足該出戶還須出,就像“該出手時就出手”。
甲骨文之“戶”,儼然半扇門?!墩f文解字》中也說“半門曰戶”。此“戶”歷經(jīng)風(fēng)吹雨打,直至成為后來門戶、窗戶之通稱。
“足”之所以要出“戶”,就是要改變“窮”的境地。簡體字之“窮”與繁體字之“窮”,都是“躬”身于狹小的“穴”中,窩窩囊囊,有“力”不得施展。久而久之,屈就于現(xiàn)狀,裹足不前。所以捷足先登,先要踏破禁錮之“戶”,大膽地走出來,呼吸新鮮空氣,領(lǐng)略自然生機,放松緊繃繃的神經(jīng),放下諸多神馬與浮云……這個時候,平日里冥思苦想而不得的東西,往往就會不請自到,撥云見日,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位:高處不勝寒
摸爬滾打了幾年之后,人們通常都會考慮所處的“位置”——接近主管了,還是靠近部長了,甚至對工作地點和位置也有所挑剔了,身后最好沒有窗戶,以免風(fēng)水流失……等等。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通過自身努力獲得較好的職位,站得高了,看得遠了,聰明才智得以施展了,甚至就是想升官發(fā)財了,也都無可厚非。
那么,如何獲得其位?
職場之道,生存永遠是第一位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先要站穩(wěn)腳跟,有了堅實的立足之地,像一個樁子似的,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亓⒆×?,風(fēng)吹不倒,雷打不動,這個時候再謀“位置”就水到渠成了。
切忌,急功近利。
其實,先民造“位”之時,已做提示。
回到甲骨文的時代,就會看到:一個人,站在地面上,細一看,仿佛是個“立”字。這個“立”字到了金文時期,“人”的形態(tài)更加明顯,而它出現(xiàn)在小篆里,“人”站在了左邊,又經(jīng)過了跋山涉水到了楷書時代,成了現(xiàn)在的“位”。
古時的“位”寫作“立”——為什么會這樣?
不妨大膽臆想一下:先民可能是考慮到了,只有先“立”住了,才會“占有”一個“位”置吧。
“位”字的來龍去脈留下這樣一個啟示:“人”欲“立”而得“位”,前提是要“立”——自立、獨立、挺立。“立”得住了,“位”置也就有了。
一旦,“立”穩(wěn)了,有了“位”置,也不可高枕無憂,還要有一種憂患的“坐立不安”。
《孫子兵法·虛實》言“四時無常位”,大意是說一年四季的變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企業(yè)尋求變化是常態(tài),許多職場之“位”都在火山口上,看似平靜,底下早已巖漿翻騰,噴薄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