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jīng)忠
德育工作可以從主體德育、集體教育、系統(tǒng)德育等方面予以改進,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則,轉(zhuǎn)變觀念,用心與學生溝通,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班主任關愛德育思路在新形勢下,由于家庭教育引導不力、網(wǎng)絡游戲、色情網(wǎng)站等因素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基本品質(zhì)的發(fā)展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和沖擊。上黑網(wǎng)吧、離校離家出走、打架等惡性事件層出不窮。另外,獨生子女較為普遍的嬌驕二氣、獨立生活能力差等也給班主任帶來很大的工作負擔。教書重要,育人更重要,德育工作始終是學校的主題并占首要地位,因此班主任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德育工作實施過程中,本人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言傳身教是我國古老的教育原則。教師的示范作用本身就是最直觀的德育教育,其示范作用使學生敬其師、親其道。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特別注意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因為青少年最大的行為特點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強,很容易接受教師的言行舉止。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對學生起著影響、滲透、示范和教育作用。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學校都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修身養(yǎng)德,澤被后人”等名言佳句來熏陶、規(guī)范全校師生的原因。
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我們班主任嚴格要求自己。譬如,要求學生不遲到,老師課前應先侯堂;要求學生列隊出操,班主任要到位。要求學生團結(jié)友愛、不罵人、不斗毆,班主任必須要文明用語,不體罰學生,更不能與同事鬧矛盾。
二、溝通從“心”開始
班主任與學生溝通,首先要有一顆真誠的愛生之心。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把教師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佑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
關愛學生是我們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出發(fā)點。只有對學生付出真摯的愛,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得到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學生把教師當作可以信賴的朋友,這樣教師的教育就容易被接受。作為班主任要熱愛每一位學生。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情況、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況。相信我們對學生的關心,他們會以努力學習來回報。
張小明同學,是我班的一名學生,他學習成績不好,平時表現(xiàn)也很差,常常被老師們的批評。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他穿一雙拖鞋來參加升旗,我很惱怒,當場就沒收了他的拖鞋,早讀時間,我找到他的同桌王平同學了解情況。王平同學說:“他以往都穿運動鞋,今天沒有穿是因為鞋子洗曬時被偷了?!绷私馇闆r之后,我誠懇地對他說:“老師沒有了解清楚情況就沒收你的鞋,老師錯了”,當時他便低下頭,跟我保證以后一定會努力學習。就因為這一次簡單交流后,小明同學開始轉(zhuǎn)變,學習也用功了。
三、創(chuàng)建和諧的班集體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和組織者,而管理好班級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應在班級的總體目標進行實施的同時,注意和學生在心理上架構(gòu)溝通的橋梁,以情育人,增加育人的感染性和實效性。同時要起到溝通協(xié)調(diào)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的橋梁作用。在引導和教育學生時,一定要把以班級集體建設放在第一位。在民主選舉班干部的基礎上,班主任必須對班干部進行必要的思想輔導,引導學生干部明確學習的目標、班級發(fā)展的前景、班干部對全班同學發(fā)展所負的責任,掌握行之有效的、民主的富有時代性工作思路,促使班干部贏得全體同學的支持。在班級建設的細節(jié)上,班主任要依據(jù)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發(fā)展目標和學生特點,啟發(fā)學生確立課程學習、品格鍛煉、體育運動、社會實踐的常規(guī)制度,采用親切、自然的方式全面組織班級生活,引導學生旺盛精力的合理施展。
通過創(chuàng)建和諧班級美化了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促進了學生心智的和諧發(fā)展;提升了每一個學生的精神品質(zhì),促進了學生物質(zhì)與精神的和諧成長;張揚了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風采,促進了學生個性與群體的和諧統(tǒng)一。
四、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組織班級開展或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型文體活動,如英語競賽、演講比賽、運動會、文藝匯演等。在每次活動中,都要在班級內(nèi)進行初賽選拔,鼓勵同學踴躍參與,為班集體爭取榮譽,班干部為參加活動的同學做好后勤服務工作。做到人人參與,人人有收獲,使學生感覺到自己在班集體的重要性。不管成績?nèi)绾?,應在班會課上給予表揚和鼓勵。當然了,班主任必須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各項文體活動的意義和目的。如我們把運動會看作是對學生平時健身成果的檢驗,把文藝匯演看作是對學生平時美育成果的展示,把英語競賽看作對學生英語學習成果的考查,這樣學生不會感覺到是在應付活動,而且能把各項活動更好地融入學習、生活中。
通過參加文體活動,使學生得到鍛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協(xié)調(diào)合作意識,同時又可以增強班級榮譽感和凝聚力。
五、開拓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1.從學生入學開始,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尊重學生的道德發(fā)展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自制能力,重視班集體所蘊含的集體教育資源。
2.努力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并使其成為有力的教育力量。班集體的凝聚力、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夠?qū)W生的學習、同伴交往和生活產(chǎn)生積極的引導作用。
3.引導學生的同學交往、師生交往、父子交往,在和諧的交往關系中促進學生的品格發(fā)展。良好的交往關系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學習品質(zhì),促進學生的言行一致。
4.班主任要建立與學生、家長、任課教師的立體溝通,通過溝通達成教育共識。言語溝通、非言語溝通以及言語溝通的不同類型(如書面語溝通、當面口頭溝通、電話溝通、網(wǎng)絡溝通等)有不同的關系狀態(tài)和溝通效果。
5.依托飽含人生哲理的文章和故事,組織學生在閱讀、討論中實現(xiàn)道德的自主建構(gòu)。引導學生理解、認同、踐行各種道理,為學生是創(chuàng)造適宜氛圍,讓學生自己領悟其中的哲理和道理,讓學生自主建構(gòu)道德原則和行為習慣。
6.依據(jù)學生發(fā)展的特點,對學期德育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7.通過常規(guī)化的家校溝通,實現(xiàn)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銜接與相互配合。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相互支持,能夠促進學生的道德發(fā)展。
8.班主任要正識自己作為德育協(xié)調(diào)者和主持人的角度,通過建立各種健全的制度,促進學生之間相互關注道德發(fā)展。
總而言之,教師的人生取向、價值觀念都自覺不自覺地對學生起著教化作用,這種教育潛移默化,無時不在。因此,作為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政治品質(zhì)和業(yè)務素質(zhì)、知識結(jié)構(gòu),努力做到愛崗敬業(yè)、嚴謹治學、熱愛學生、廉潔從教、為人師表。在工作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探索適合于自己教育對象的方法。
參考文獻:
[1]何偉雪.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廣西教育,2007,(28).
[2]班主任之友.2003,(10).
[3]張純芳.將德育工作融入班主任工作[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題研討會論文集(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