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福霞
【學習目標】
1.通過對化工生產資料的閱讀,認識可逆反應是有限度的。
2.通過交流研討數據分析,能理解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并能判斷平衡狀態(tài)。
3.通過“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的實驗,初步了解化學平衡的移動。
重點: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
難點:正確判斷一個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
學習目標一:可逆反應
1.可逆反應定義: 。
2.可逆反應的特點:反應物 (“能”或“不能”)全部轉化為生成物。
3.表述:約定采用“ ”來代替方程式中原來用的“ ”,把從左向右進行的反應稱作 ;從右向左進行的反應稱作 。
學習目標二:化學平衡
【交流研討】以下是某溫度下在VL的密閉容器內充入10 mol SO2和5 mol O2一定條件下進行反應,一段時間后測量各物質的物質量如下,分析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
(1)當反應剛開始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哪個大?正反應與逆反應哪個反應速率大?
(2)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如何變化?v正與v逆怎樣變化?
(3)反應進行到什么時候會“停止”?此時,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如何變化?
【總結歸納】
1.化學平衡的定義:一定條件下的____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___反應速率和___反應速率____,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______的狀態(tài)。
2.化學平衡的特點: 。
【學以致用】
2013年初,霧霾天氣多次肆虐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其中,汽車尾氣和燃煤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g)?葑2CO2(g)+N2(g)。
有關此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達到化學平衡時,單位時間內生成N2和消耗的N2分子數目相等
B.達到化學平衡時,NO、CO、CO2、N2的分子數不再發(fā)生變化
C.達到化學平衡時,v正(NO)∶v逆(N2)=2∶1
D.達到化學平衡時,NO、CO、CO2、N2的分子數相等
【自我總結】化學平衡狀態(tài)標志的判斷
(1)v正=v逆,如果表示同一種物質,該物質的生成速率 它的消耗速率;如果用不同物質表示反應速率,速率之比等于 ,但必須是不同方向的速率。
(2)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 。
學習目標三:化學平衡的移動
【實驗探究】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1.實驗研究對象:在平衡球內存在氣體混合物NO2和N2O4,并時刻進行??赡娣磻?NO2(紅棕色)?葑N2O4(無色),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2.提供的實驗儀器和用品:熱水、冷水、燒杯、兩只平衡球。
3.實驗現象和結論:浸入熱水中的平衡球一端,混合氣體顏色
;浸入冷水中的平衡球一端,混合氣體顏色 。
4.結論:改變溫度,原平衡狀態(tài) ,在新的條件下建立起 ,即發(fā)生了 。
【實驗后反思討論】
1.實驗過程中,你是通過什么物理量的變化判斷化學平衡發(fā)生了移動?
2.化學平衡移動的本質原因是什么?化學平衡移動的結果是什么?
【課堂達標檢測】
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開發(fā)和應用的廣闊前景,工業(yè)上采用如下反應來合成甲醇:CO(g)+2H2(g)?葑CH3OH(g)下列各項中,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的是( )
A.恒溫、恒容條件下,容器內的密度不發(fā)生變化
B.一定條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一定條件下,CO、H2和CH3OH的分子數之比為:1∶2∶1
D.一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消耗1 mol CO,同時生成1 mol CH3OH
(作者單位 山東省商河弘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