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
學者,北京
暌違已久的呂崢給我送來了新書《中國病人袁世凱》,60萬字,創(chuàng)作兩年,經(jīng)歷一年反復磋磨的出版審查,總算艱難面世。呂崢算得上是85后極為幸運的作家了,他的《明朝一哥王陽明》再版重印多次,發(fā)行量幾十萬冊;他的文字輕松及時及物,讀其書而時時移情現(xiàn)實。但就是他這樣的“幸運兒”也為生計所苦,他這樣最有創(chuàng)造沖動和能力的人也為出版所苦,由此可見我們的市場或出版市場的本質(zhì)。
《中國病人袁世凱》承繼了呂崢一貫活潑幽默的風格,但嬉笑怒罵的背后,卻透露出類似秋水般深刻的絕望。比如:
在很多場合,中國人貌似是關心政治的。不關心不行,老婆要打醬油,娃要喝奶粉,你不關心政治,政治肯定關心你,每天都合計著怎么再從你身上榨點民脂民膏;
在一個有著悠久專制傳統(tǒng),人民從來說了不算的國度,多少人前赴后繼地重演著從希望到失望再到絕望直至無望的心路歷程,最終將人生追求定格在“莫談國事,賺錢移民”上;
人生而獨特,但大多數(shù)國人的生命就是一個逐漸走向庸俗的過程;
……
呂崢說,“人之病,在國體;國之病,在人心”。國家之病在于轉型之難,共識破裂;個人之病,在于每一個體最終都無可避免地變成了他年輕時所厭惡的那個人。
袁世凱就是這樣的人。
從建功朝鮮,到小站練兵,袁世凱日拱一卒、步步為營,利用體制內(nèi)的資源,爬上權力的巔峰,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北洋班底,并在清廷行將就木時反戈一擊,搖倒了這棵千瘡百孔的枯樹,避免了流血漂櫓的“暴力革命”。
然而,這個在直隸總督任上就大搞自治實驗,于基層推動全民普選的立憲派旗手,居然以稱帝畫上人生的句號,留下一段聚訟至今的公案。
在中國,人人都能理解人生社會的變異。人們很難“安分守己”,在巨量快速的群體示范面前,人們只能成為“羊群效應”中的一員,純潔、無辜、順從,又迅速地走向了“畜群效應”中的本能、貪婪、仇殺。孫中山看到了這種表面的順從實為“一盤散沙”,真的善的秩序很難從中建立,他也一度走向獨裁、斗爭,直到臨終,才醒悟“和平奮斗救中國”。
民國的混亂讓國人產(chǎn)生了“不如大清”的觀感,政以賄成的現(xiàn)實愈演愈烈。各省截留稅收,中央政府沒有統(tǒng)一的財政,甚至連官員的工資都發(fā)不出來,瓜分之禍,迫在眉睫。專制太久的國度,雖有“見群龍無首,天下大吉”的古老教言,但人們更易將其理解為“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逐利逐權之時,只愿攫取存量中的權利,不愿創(chuàng)造,不曾想到創(chuàng)造出日新而豐富的知識、資本、權力,可以對自己和周圍乃至民族國家盡其責任。
這的確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制國家,比君主立憲的英國和日本都要走得遠。但時人悲哀地發(fā)現(xiàn),享受到民主自由甜頭的,是國會的議員,地方的都督,跟普通市民和廣大農(nóng)民完全無關。為了肅貪、剪除異己、加強行政效率,袁世凱又端起了專制的毒藥,義無反顧地飲下,一如他之前與之后的獨裁者。
為了剖析專制的起源,探究“誰能替天行道,英雄還是法治”,呂崢挖出了伍連德(醫(yī)學家)這個若隱若現(xiàn)的歷史人物,借他之口,亦真亦幻地表達了“國人皆有專制之基因”的觀點。也許,真如他所說,儒家改造世界的沖動在我們身上打下了不可磨滅的“中國式成功學”的烙印。
在我看來,呂崢的書不僅讓人認識我們的政治通病,也讓我們反觀自身。會有多少人反躬自問,自己是否壓制了他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首先是壓制了自己青春時期的夢想和創(chuàng)造力?自己是否在熱鬧的人生和中國社會里變異為真實的“孤家寡人”、“獨夫民賊”、“中國病人”?
這樣的話導演王兵也曾對我表述過,王兵先生曾經(jīng)沉痛地說,努力吧,我們總不能像那些人一樣,變成年輕人最為厭惡仇恨的那種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