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瑞
摘 要: 殘疾學生是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我國處于社會經(jīng)濟的轉型期,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些對殘疾學生群體的影響更加明顯。為改善殘疾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況,減輕社會給他們帶來的壓力,應該對其進行保健知識的教育。本文對開展保健教育前后的殘疾學生的生活狀況和身心健康情況進行了比較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保健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殘疾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強其融入社會的信心。對于解決我國的殘疾人問題,促進社會穩(wěn)定有著非常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 殘疾學生 保健教育 心理健康 身體素質
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殘疾人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0%,據(jù)此推算,全世界殘疾人約5億。1987年4月,我國在的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我國殘疾人占總人口的4.90%,據(jù)此推算,全國五類殘疾人總數(shù)約為5164萬人。其中,殘疾學生占相當大的比例。殘疾學生雖然是社會的特殊群體,但是也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為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要使殘疾學生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就必須對殘疾學生進行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保健教育,提高其生活質量和自立能力。保健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課堂教學,有其特殊的規(guī)律。保健教育是以實踐為主,講解為輔,以提高殘疾學生身體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方式。在教學中往往還需要家長和家庭的參與,才可以提高殘疾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縮小他們與健康人群的差距。本文通過對進行保健教育前后殘疾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進行對比,研究了對殘疾學生進行保健教育的效果。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
在各初級中學中隨機選取殘疾學生107名,男生58人,女生49人。年齡為12~16歲。以調查問卷的方法,比較學生進行保健教育一個學期前后的身心健康狀況,進行比較研究。
1.2保健教育的內容
展開《保健理論課》、《養(yǎng)生保健法》課程的學習。實踐教學進行《保健康復運動》、《推拿按摩》的學習。講授內容包括:保健與康復、保健康復的特點和作用、保健康復和心理保健康復的指導內容和方法。實踐內容包括醫(yī)療保健體操、推拿按摩手法操作、保健康復運動、軟式排球傳球、墊球練習、養(yǎng)生保健十二法、六字訣吐納法、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主要通過讓學生在了解和掌握保健養(yǎng)生理論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倪\動和自我保健養(yǎng)生,提高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增強自理能力。
2.結果與分析
2.1保健教育前的問卷調查結果
表1 殘疾學生保健教育前情況調查(%)
調查結果表明,殘疾學生受身體健康缺陷的影響,生活質量普遍不高。其生活自理能力較低,自理能力較好的僅為10.3%。對疾病的認識和處理能力在各項調查指標中得分較高,但能力較好的仍然僅為30.8%。能否保持充沛精力的能力同其學習效率高低具有相關性,二者的情況也比較類似,得分分布也基本相當,能力較好的區(qū)間均在25%~30%之間。
2.2保健教育后的問卷調查結果
表2 殘疾學生保健教育前情況調查(%)
表3 調查內容提高幅度對比統(tǒng)計(%)
通過對殘疾學生進行保健教育前后效果比較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學生通過保健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參與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緩解了身體缺陷帶來的壓力,最主要的是進行了身體康復、增強了體質;其次是擴大了社會交往和豐富了課余生活,緩減了壓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恐懼焦慮情緒,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自信。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通過一學期保健課程的學習和實踐,調查內容中的七項指標與學習前相比均有了較大提高,其中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提高了30.6%,生活自理程度提高了17.1%,保持充沛精力的能力提高了19.4%,學習效率高低提高了13.9%,持續(xù)1小時鍛煉能力提高了22.1%,認識和處理疾病的能力提高了22%,對外界的適應能力提高了14.7%。
3.討論
3.1進行保健教育前,殘疾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狀況比較堪憂,說明殘疾學生在沒有專門的保健教育時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均較差。殘疾學生群體的特殊性與其自身特點有密切關系。因為殘疾學生本身身體健康狀況不好,既要承受學業(yè)壓力,又要逐漸學習獨立應付個人的日常生活。當學習和生活上遇到困難時,容易產(chǎn)生焦慮、偏執(zhí)、恐懼不自信等心理,因此產(chǎn)生自閉性格、不善于與人交往等問題。要克服其心理問題首先要從個人健康、提高其身體素質、加強保健教育入手。
3.2通過保健教育課的學習,提高了殘疾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因為他們掌握了基本的保健知識,對自身的身體狀況有了更理性的認識,增強了克服自身身體缺陷的信心。加之親身實踐保健護理和適當?shù)谋=∵\動,不僅生理狀況得到了改善,心理健康程度也得到了明顯提高。通過一起學習實踐中國古人的保健知識,領會我國深厚文化底蘊的魅力。使他們心情放松,精神振奮,一起學習的過程增進了人與人的交流,改善其人際交往,培養(yǎng)了殘疾學生的樂觀精神和自信心。為其身心健康發(fā)展,逐漸融入社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羅智波,熊茂湘,譚新莉.高校殘疾體弱學生參與體育保健課狀況的調查[J].中國特殊教育,2007,11:9-13.
[2]羅智波.高校殘疾體弱學生參與體育保健課的制約因素與發(fā)展對策[J].中國特殊教育,2008,05:38-41.
[3]韋東誼.傳統(tǒng)體育保健課對殘疾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2,04:127-128.
[4]張琦,魏星,燕紀元.對殘疾學生開設保健體育課的調查分析[J].體育學刊,1997,01:16-18.
2013年度衡水市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課題名稱:“衡水市殘疾學生體質和保健護理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1303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