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詩歌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所以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古詩更是我國詩歌史上的瑰寶,所以我們要分析鑒賞它,從而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近年來高考一直把古詩的分析鑒賞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查內容,其中“鑒賞古詩的表達技巧”屬于考試大綱“古代詩文閱讀”、“鑒賞評價”中“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方面的內容,能力層級為E級。
有關“表達技巧”的表述,在一些高考設題中也被稱為“表現手法”或“藝術手法”。表達技巧鑒賞是高考古詩鑒賞命題的重點,命題形式上有單獨設題,也有結合形象、語言或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感情態(tài)度等內容綜合設題。那么,如何鑒賞古詩表達技巧,現談談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明確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高考試題“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是指準確判斷詩詞所運用的手法技巧,并賞析其表達效果,因此要首先明確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詩歌表達技巧主要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和構思立意四大部分。
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動靜結合、渲染、烘托、白描、虛實相生、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等)、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詠史抒懷、懷古傷今、借古諷今等)。
表現手法: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比興、聯想、想像等。
修辭手法:比喻、對比、比擬、借代、夸張、對偶、設問、反問、反復、雙關、互文等。
構思立意:承上啟下、起承轉合、以小見大、卒章顯志、以景結情、欲揚先抑或先揚后抑。
二、做到“四看”“兩知”
鑒賞古詩的基礎是要具備有關古詩的知識結構,比如通過多讀古詩,全面把握古詩的特點,了解古詩的類別、古詩的一般表達技巧和古詩的常見語言風格;鑒賞一首古詩的前提是讀懂這首詩歌,要做到“四看”“兩知”,即能準確解釋詩句、整體感知詩的“六要素”——“何景”、“何物”“何人”、“何事”、“何情”、“何理”。
具體來說“四看”包括——看題目,初知類別(如詠物詩、送別詩、田園詩、懷古詩、閨怨詩等);看作者,知人論世;看內容,做到“兩知”,即知道本詩運用的手法、知道本詩表達了什么情感;看注解,有助于我們全面而準確地理解詩歌。
三、明確答題步驟
雖說文科不能像理科那樣有公式可尋,但文科的解答也有一定的答題套路,要想每一題都拿高分,精心組織答案的答題公式也是很重要的。
首先,我們要遵循“謹慎下筆”的原則,一定要“先構思,后落筆”,切忌涂涂改改。其次,答案要有理有據,要結合作品論述,簡明扼要,切忌冗長而繁瑣。再次,要適當運用鑒賞古詩詞的術語,平時要把握采分點,多多積累鑒賞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術語。最后,總結一些答題公式,分點答題,按點得分。具體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答題步驟:
步驟一、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步驟二、結合詩句內容解釋這種手法是怎么用的;
步驟三、闡明此種手法的表達效果,這種手法如何有效地描繪怎樣的景、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例: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駝褐:是一種用獸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濕透。闌干:縱橫的樣子。
此詩二、四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
步驟一: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步驟二: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
步驟三: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
以上古詩詞鑒賞的備考技巧只是本人在教學中總結出的一些體會??傊?,學生要想在考場上做常勝將軍,一定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多積累,掌握答題技巧,多讀、多感、多練,才能在古詩詞鑒賞中拿高分、拿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