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晃徽Z文教師應該重視語文課的導入藝術。導入雖然占很少時間,但它關系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好的導入能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調(diào)動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溝通新舊知識的銜接等作用,為下面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設計導入語的基本要求是要緊扣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學生實際。導入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敝挥谐浞终{(diào)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吸收知識。
(一)懸念導入法
初中學生的心理還不夠穩(wěn)定,他們學習的熱情往往會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驅(qū)使。因此,在教學中也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適當?shù)刂圃鞈夷?,適度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思考,又會涉及到課文的學習,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學《藤野先生》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導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個偏僻的鄉(xiāng)村診所里,來了兩個不速之客———兩位中國記者。他們遞給一位蒼老的醫(yī)生一份報紙,報紙頭版頭條刊登了“魯迅先生逝世”的內(nèi)容。老人抬眼看時,兩眼發(fā)直,拼命搖頭、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淚下。你們知道這個老人是誰嗎?他為何有這種反應?這樣一來,學生的熱情一下子高漲了,急不可待要進入課文的學習。
(二)圖片導入法
在導入新課時,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借助圖片、動畫等,把干巴巴的說教變得形象生動,充滿趣味,這也是學生特別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形、聲、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穎形象,會使課堂教學氣氛輕松愉快,增強學習知識的吸引力。如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借景抒情的課文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虛擬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從而變抽象的文字敘述為優(yōu)美的詩意的畫境,這一感官上的享受,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散文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教學《夸父逐日》這則神話時,我先讓學生看“夸父逐日”的圖片,談談對夸父的最初印象。畫面比較直觀,夸父強壯充滿力量的形象能產(chǎn)生較強視覺沖擊,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夸父的力量,更容易進入“逐日”的話題。
(三)故事導入法。
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課堂上提到課本外的內(nèi)容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對這些內(nèi)容特別感興趣。教師課堂中如能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以一些故事來導入課文,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裝》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丹麥有位著名兒童文學家安徒生,今天,老師講個有關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請去參加舞會,一位小姐對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獻殷勤,問他:“你覺得我這件衣服怎么樣?你喜歡嗎?”安徒生冷冷地說:“談不上喜歡?!毙〗阌謫枺骸澳悄阌X得我穿什么樣的衣服好呢?”你們猜猜安徒生怎樣回答的?(語驚四座)他說:“皇帝的新裝。”今天,我們就一齊來欣賞《皇帝的新裝》。在一片歡笑聲中,學生們被引入進新的教學情境。
(四)歌曲導入法
歌曲導入法就是用歌曲的形式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耙魳肥且环N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它通過樂曲中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節(jié)奏的抑揚頓挫,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更為生動的感受?!币虼?,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nèi)绻芮‘數(shù)厥褂靡魳罚寴非饔糜趯W生的聽覺,那就會使他們置身于樂曲所營造的特殊氛圍中,奠定感情基調(diào),調(diào)動其情感,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內(nèi)容,促進其理解,所以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說法。比如我在教學《隆中對》一課時,首先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歌,那深沉、渾厚的的樂曲將學生帶入萬馬奔騰、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氣氛之中,戰(zhàn)爭的激烈、緊張、驚險,各軍事集團間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諸葛亮羽扇綸巾、運籌帷幄的鮮活的人物形象也歷歷在目,如在眼前。就這樣,歌曲帶領學生感受雄厚的歷史,使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知識的殿堂,教學氣氛是那么和諧,那么愉悅,授課結(jié)束時,學生還沉浸在藝術享受中。
歌曲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毛澤東的詞大多被音樂家譜出了曲,如教學毛澤東的詞時用歌曲的形式導入就別具一格。樂曲既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又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好歌曲猶如濃縮的現(xiàn)代詩歌,不僅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也接近學生內(nèi)心,深受他們歡迎,這么好的素材,我們教師何樂而不用呢?
(五)詩詞導入法。
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精練、優(yōu)美、生動,學生喜歡朗讀和背誦,很多名句都能出口成誦。而且這些內(nèi)容學生熟悉,很能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教課文《春》,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導語: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昂糜曛獣r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边@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贊美,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引導學生逐步進入文章描繪的情境,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從而達到移情共鳴。在教何其芳的《秋天》這篇文章時,我這樣導入:“同學們,談到秋,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無不以秋為背景,以秋為話題,寫出了感情真摯的名詩佳作,你們能背一背有關秋的名句嗎?”整堂課的氣氛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薄皾M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我接著說:“既然不同的詩人對秋天的描繪是不同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何其芳的作品《秋天》中,品味一下作者筆下的秋天又是怎樣的?!睂W生很自然地進入了文章的內(nèi)容,也因為詩詞的導入讓整個教室春暖花開。
當然,任何一門藝術都是一門精深的學問,導入藝術的方式層出不窮,絕不是簡單的羅列和歸納就能包容的。還需要教師依據(jù)教材、學生的特點自由創(chuàng)新,靈活運用?!稗D(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一個好的開頭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橋梁,它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整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整個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