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丹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針對學生怕寫作文的現(xiàn)象,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從重視并強化學生作文意識的培養(yǎng)和訓練,幫助學生克服審題心理障礙,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等幾個方面對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論述。
關鍵詞:作文意識;審題障礙;感悟生活
作文,大部分學生對它是畏而遠之,一上作文課,他們就愁眉苦臉、毫無頭緒,但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尤其是在中考試卷中占了近1/3的量?!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如何讓學生愛寫作文、寫好作文,就成了每一位語文老師常談不倦的話題。通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做好下面幾點。
一、要重視并強化學生作文意識的培養(yǎng)和訓練
學生遇到作文題目,往往無從下手。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意識,首先要讓學生明確作文要“寫給誰看”,要指導學生樹立一個適當?shù)募傧胱x者對象。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這個假想的寫作訴求對象可以是比作者低一兩個年級的同學。在假想的寫作情境中,這群假想的讀者迫切期待著寫作者為他們解決思想上的某一困惑,或共享某一見聞感受。幫助學生樹立起這樣一個寫作訴求對象,進入這樣一種假想的寫作心理狀態(tài),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還學生寫作的主體意識和主體地位,解決學生寫作的內(nèi)在心理動機問題,讓學生知道是為什么而寫。
接下來就要訓練學生“寫什么和怎么寫”了。作文教學追求的一個目標是要求學生盡可能立意深刻、觀察深入、有生活感悟。要從學生的認知過程與人類共同的認知規(guī)律相通這一點出發(fā),來策劃寫什么和怎么寫。如初三級的作文題目:以“讀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教師指導學生想象是為初一二的學弟學妹寫的,要告訴他們讀書的感受、好處。學生就會竭盡全力搜索出自己讀書的點點滴滴,進行歸類、提煉。有的學生以“讀書如品茗”為題,從生活上、情感上抒發(fā)出讀書的美好,讓人不知不覺地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再如以“美就在我身邊”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學生因為有了假想對象,不敢胡編亂造,而是去生活中尋找素材。有學生記敘了一對老夫婦在公園散步的情景,這雖是普通的例子,但他能通過細致的描寫,通過他們的神態(tài)、動作,以及環(huán)境描寫,描繪了一對老人相濡以沫、和諧相處的畫面。這難道不是我們經(jīng)??吹降膱鼍皢幔窟@難道不美嗎?這樣一來,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幫助學生克服審題心理障礙
大多數(shù)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解決寫作的材料方面。一直以來,學生在作文審題時取舍信息總有個誤區(qū),有一種心理障礙,認為只有作文尖子才能選擇好的材料,而自己只是一個平常不過的學生,在作文方面特別無能,根據(jù)中心選取材料當然就不可能做好。導致選取信息時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捕捉可能存留的有關他人的寫作信息上,而偏偏對自己的生活積累視而不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識能力,使他們消除審題中的心理障礙,提高作文選材的敏銳性、準確性和獨特性,寫出自己原本就能寫好的作文來。這方面,我平時是從下面幾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yǎng)的:
1.寫作文就是寫出自己的見解
古今中外流傳于世的作品,無一不是表露作者自己對生活的認識的。文章高下之別優(yōu)劣之分,其實大致可以說是作者見識深刻與膚淺的差異。作者就是要借助這篇文章,借助這篇文章里的人、事、物等來表達自己對外物的認識和理解,來表達作者自己的見解;文章只不過是作者見解的載體。而且同一題材的文章,可以有各自的魅力。在文章中,作者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或記敘描寫、或介紹說明、或抒情議論,來實現(xiàn)表情達意的目的。
2.見解源于生活
要多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觀察的不斷積累,才能產(chǎn)生獨特的見解。對于人物性格的把握,離不開對其外貌、語言、行動甚至心理的細心觀察;對于景物特點的把握,離不開對具體細節(jié)的積累。只有這樣,當你對人物進行刻畫時,才能描寫出這個人物獨特的地方,突顯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對景物進行描寫時,才能讓讀者在頭腦中有形象的畫面。
3.要重視自己的見解
中考作文要求明確提出學生的作文要有真情實感,要寫自己的作文,但不少學生一看到作文題,就回憶起自己曾經(jīng)看過的文章,把那篇文章的大意生搬硬套地搬到自己的作文中,導致在批改作文的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類似的文章,這樣的作文寫的是他人的作文,沒有自己的個性,更沒有真情實感?!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學生只有重視自己的見解,才會在作文中用心去描述,作文也才會因此而具有真實性和可讀性。
4.要學習表達自己的見解
這要求學生做到“四多”。
(1)多看
多觀察,這是形成自己獨特見解的基礎,是表達見解的先決條件。
(2)多思
多思考分析。這是表達見解的關鍵。只有通過思考分析,通過一番梳理,才能把來源于生活的雜亂無章的思緒清晰地顯現(xiàn)出來,才能形成可稱之為“見解”的東西。
(3)多讀
多閱讀佳作,吸取好的寫作方法,作為表達自己見解的借鑒。
(4)多寫
多動筆寫文章,這是掌握寫作的必要實踐操作。只有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才能嘗試寫作,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表達上的不足和可值得驕傲的地方,才能積累寫作經(jīng)驗,越寫越好。例如要求學生自擬一個包含“喜歡”這個詞語的標題,寫一篇文章。有的學生,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只寫題目“喜歡”,然后就無從下筆了,經(jīng)過教師引導,幫助他克服心理障礙之后,他明白了作文寫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表達的是自己的感情。最后他以《我喜歡打籃球》為題目,寫自己如何學習、喜歡上打籃球,以及打籃球時他的感受,洋洋灑灑超過600字,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使他深刻地認識到,運用自己身邊的小事為素材,寫出自己的感受、見解,就能寫出不錯的文章來。
由此可見,學生不是不會寫,一旦掃除了心理障礙,就能寫出好文章來。
三、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
要使作文有新意,就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這種能力也就是對生活的感悟能力。作家、詩人常常通過語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藝術地表現(xiàn)他們的感悟。筆者在教學當中,就常常以課文為范例給學生剖析這種感悟,培養(yǎng)學生用審美直覺對生活做深層理解。
面對中秋明月,蘇軾抒寫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感慨,于是,千百年來,人們便常用《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來告慰遠方的親人。楊朔看到整日整夜不辭辛苦,壽命卻只有六個月的蜜蜂,便想到了辛勤勞動、奉獻自己的勞動人民,這樣,《荔枝蜜》便不再是簡單地對蜜蜂的贊美了,而更重要的是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冰心以“春水”和“小樹”為喻,形象地揭示了生命由生長到壯大,再到衰弱的過程的一般規(guī)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幸福的相生相伴的法則,傳達出了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毛澤東主席面對北國雪景,便想到了“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從而讓人們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這些都是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可以說,感悟就是一種對生活的深層理解。
世間萬物都可以引發(fā)感悟,看到紅色可以想到火焰,想到溫暖,想到活力,想到……同一事物可從多角度立意。就像讓學生寫《小鬼當家》的觀后感,可以從不同的側重點,得到不同的感悟:
感悟一:從小主角的角度,可贊揚他自立自強、自我求生;或肯定他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敢于接受挑戰(zhàn),沉著機智、臨變不亂的應變能力。
感悟二:從父母角度,父母要把自立自強的生存意識和技能傳給后代;要注意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教會子女如何應對突發(fā)事件。
感悟三:從我國當前家庭教育弊端角度,由于家長的溺愛,不少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差,感情脆弱,挫折承受能力低。社會、家長、學校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自我求生的能力,重視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奮發(fā)圖強的信心和毅力。
可見,同一事物是可以從不同方面理解,從多角度立意的。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明白,對同一件事,自己可以有與別人不一樣的認識,寫出來的作文就會言之有物,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通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筆者認為以上的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學生通過不斷的訓練,逐漸克服了寫作文的心理障礙,遇到作文題能細心審題,篩選素材,并通過多種描寫方法,采用多種表達方式進行細致的描寫,來抒發(fā)自己的獨特見解。
(作者單位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蓮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