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紫娟
【摘要】忽略教與被教的問題,更自然而素樸的音樂傳習,也仍然可以稱之為音樂的教育。若立足于此觀點,音樂教育的起始階段,恐怕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太古時代?,F(xiàn)在,我們嘗試探索西歐音樂教育發(fā)展的軌跡時,一般首先會著眼于古希臘的音樂教育。但是,音樂教育絕不是突然出現(xiàn)的,音樂教育的出現(xiàn),以“人類與音樂”間神秘而深刻的關系為背景,無疑需要經(jīng)過難以想象而又長久的歷史。在此意義上,本文以古希臘音樂教育為對象,概說原始共同社會和古代文明國家音樂教育萌芽的狀況。
【關鍵詞】音樂教育;音樂;文明古國;音樂與生活
一、人類生活與音樂關系
(一)音樂與生活
誰都無法判斷音樂是何時產(chǎn)生的,而且也無從判斷。雖然眾人提倡的學說形形色色,但都不過是主觀的臆測而已。然而,越往上追溯歷史,越能認識到人類與音樂的關系似紐帶緊緊系結在一起,即使現(xiàn)代看來都難以想象。人類與音樂關系的開始,是不可思議的古時代,只有這一點是確認的(只是未曾像繪畫、雕刻等物質(zhì)一樣作為具體表現(xiàn)遺留下來)。人類與音樂的關系在學術上較明朗化,可以認為至少是經(jīng)過了史前時代(特別是石器時代)開始的數(shù)萬年的歷程,經(jīng)營群體生活的所謂“原始共同社會”以后了。原本所謂的原始共同社會,與其說是作為生活上的生產(chǎn)手段,不如說是獨立的弱小的人為了保護自身抵御大自然的風險而產(chǎn)生的。初期,恐怕連準確的語言都不存在吧。對于那樣的群體生活而言,音樂成了表現(xiàn)自己、表達自己意志的最好的手段,從這點上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和生活的食糧相比較的重要的存在。此外,對于從森羅萬象中皆看到神的存在的原始人類而言,風雨雷鳴等自然現(xiàn)象、豐碩的成果等等,全部是眾神的作為。因此,人們以平息神的怒意,感謝神的恩賜作為最高義務。而實現(xiàn)這一義務的祭祀祭禮中,音樂是任何物事都代替不了的。無可懷疑,音樂正是聯(lián)系人神的最可信賴的媒介。
(二)音樂的傳習
人類在從事狩獵和原始農(nóng)業(yè)的時代里,認為孩子是氏族全體的人。孩子除了是農(nóng)作業(yè)時的幫手外,也是祭禮中不可或缺的,這一傳統(tǒng)習俗恐怕是以某些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此后,一夫一婦的家族制度出現(xiàn),家庭生活和社會性活動秩序初現(xiàn),與之相伴的問題是,考慮怎樣的教育才能賦予孩子相應的資格來成為未來的一族之主?據(jù)說有這樣一種說法,雖然確定孩子們已經(jīng)成年,氏族的長老們還會在設定的公開會場考驗樂器奏法。如果此說屬實,以此為模仿或習慣,即使是素樸的形態(tài),在原始共同社會的時候,可以認為是已經(jīng)相當有意識性的在嘗試進行某種音樂教育了,并且可以說這個事實絕非偶然。如此看來,成人的認定是家門至高無上的榮譽,為此進行音樂傳習也是理所當然的。
(三)音樂的魔術
音樂的起源說中又一項是“魔術說”,這個學說的成立是注目于音樂具有調(diào)節(jié)人身心的魔術般的作用。音樂所特有的這個作用,現(xiàn)在已經(jīng)作為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和環(huán)境音樂迅速受到矚目。關于音樂的效用,心理學和病理學的研究領域中有以下幾點:
1、節(jié)奏,可以放松肌肉帶來開放感。
2、旋律,對氣氛轉(zhuǎn)換能起到明顯結果。
3、智力發(fā)育不全兒童對于節(jié)奏特別敏感。
4、音樂,可以消除生理上的疲勞。
5、音樂,可以鎮(zhèn)定生氣和憎惡的情緒。
6、音樂,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器等的關系特別深。
7、音樂,對循環(huán)器和消化器系統(tǒng)作用較強。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證實的這個事實,在原始時代已經(jīng)通過直感領會到了。總之,現(xiàn)代人早就失去的直感在原始共同社會已經(jīng)活生生地存在,根據(jù)這個直感施療的效用,和現(xiàn)代科學所確證的不約而同了。以上,反映于原始社會的音樂及其教育的萌芽的必然性,通過以下各點指出來了:自我表現(xiàn)和意志溝通的手段、通往眾神的媒介、成人資格的認定中對于音樂能力的評價,音樂本身感染身心的魔術般的作用等等。那么,以上面諸點為基調(diào),各古文明國家的音樂及其教育究竟會呈現(xiàn)什么樣的樣貌呢?以下概說這個層面。
二、文明古國的音樂教育
歷史上為大家所知的民族都有宗教。反映于所有古文明國都是一樣的現(xiàn)象:人類在未開化的原始生活中始終被情緒上的焦躁糾纏,為了擺脫這種焦躁感,人們以僧侶(神主)為媒介,向作為超自然存在的靈魂神秘祈禱。雖說是僧侶,卻不同于我國寺院和神社等地方見到的僧人和神主,而是一國所有權威的代表性的存在。宗教儀式的執(zhí)行不必說,更包括神殿的管理神諭(神的意旨)的解讀或者天文氣象的研究等,是位于整個文化中最高峰的存在。因此,祭祀祭禮中不可欠缺的音樂演奏和傳習等,也全部由僧侶全權處理,在他們的直接指導以及指示下進行。在這樣的各古文明國,音樂顯然是建立在僧侶們的權威和權力基礎上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地中海沿岸為中心的各古文明國中埃及、以色列、巴比倫和亞述諸國的音樂觀來看。
(一)中國
在中國,遠古時期的音樂教育形式是怎樣存在的,我們今人已無法準確地考察。因為時隔久遠、樸朔迷離,很難一言一蔽之。但依據(jù)音樂考古發(fā)現(xiàn)和歷史文獻資料,我們可進行一些推測。大概新石器時代就產(chǎn)生最初的音樂教育行為。夏、商時期音樂教育活動萌生;西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音樂教育逐步定型、完善。在音樂文字資料中,有關音樂教育最早的記載,是五帝時期的“成均”之學,而“成均”之學又是以音樂教育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的,可以說“成均”之學是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源頭。夏商時期,標志著我國奴隸制社會的開始。這個時期比較重視禮樂的教化作用,除保留了“成均”外,又有所謂“殷尚聲”之說,并特設“瞽宗”這樣新的音樂教育機構。不過,當時的禮樂內(nèi)容偏重于祭祀、宗教、習禮方面的內(nèi)容。到周代,雖說禮樂的應用范圍沒有超出上述范圍,但卻更注重倫理、禮制等政治思想方面的需求。西周時,其教育政策則是根據(jù)宗法制度的需要而制定的,提出以“明人倫”為教育目的,并以禮、樂、詩、書相輔,文藝的樣式較以前有了很大發(fā)展,當時的“樂”是與歌、舞、詩等聯(lián)系在一起的。據(jù)史料記載,我國古代音樂教育到周代初,已建立了音樂機構——大司樂。據(jù)《周禮·春官宗伯》記載:“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者以為樂祖,祭于瞽宗。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風諭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笨梢娨魳方逃谖覈艽慕逃惺且粋€基本的內(nèi)容。我國古代用以造就人才的教育課目中有六藝之說,即禮、樂、射、御(馭)、書、數(shù)。
(二)埃及
在埃及,傳統(tǒng)上是由國王兼任僧侶的領袖,但全部的實權是掌握在僧侶們的手中。所以,僧侶們的權力極大,有時候基于國王的名義,借向神靈奉獻的名目,會向農(nóng)民收受谷物、果物、器具、織物等物品。即便如此,堅信靈魂不滅、崇敬神明的信仰心極強的古代埃及人,對于作為神靈的侍奉者的僧侶從內(nèi)心寄予了信賴,對于僧侶的指示有著令人驚異的順從??梢哉f,這也正是能夠產(chǎn)生像金字塔這樣雄偉造型的最大原因吧。古埃及在美術、建筑、音樂、文學等所有文化的層面能夠到達一定高度,這些教育全部是在僧侶的指示下進行的。僧侶們作為教育者也處于最高地位,促使其達到了這個發(fā)展程度,尤其是對于音樂及其教育可以說是嘔心瀝血。為了祭禮而編成國王直屬的規(guī)模宏大的“奏樂隊”,就是其中的一個表現(xiàn)。此外,有留存下來的記錄證明,這樣的奏樂隊中間,還有一個“歌手長”的位子。這些歌手長通過奏樂來侍奉神靈,為國王演奏,此外還指導貴族子弟的音樂技能,陶冶他們的宗教熱情。
(三)以色列
以色列人因為不堪埃及的虐待而脫離了埃及,并侵入巴勒斯坦建國(可以認為是公元前13世紀中期的事情)。這個時期的以色列,偶像崇拜等復雜的宗教儀式盛行,為此還產(chǎn)生了“Levi”這樣的祭司階層,也出現(xiàn)了祭禮上使用的種種音樂。另外,以色列人具有得天獨厚的擅長抒情的素質(zhì),戰(zhàn)斗、報仇時對勇士的謳歌、挽歌等,相當早以前就有流傳。很多據(jù)說是在大衛(wèi)王的時代(約公元前1004~965年間在位)以詩歌的形式被保存下來的。熱愛音樂的以色列人,不僅在祭禮的場合,而且抓住所有的機會將音樂活用。據(jù)傳,圣經(jīng)中的雅歌,即為古代以色列人婚禮時所用的詩歌。樂器,也是很早以前就使用了笛類、弦樂器、喇叭類,特別是喇叭類,作為告知禮拜和出征的信號被廣泛使用。此外,當時的宗教儀式所用的音樂內(nèi)容雖已不詳,傳說約公元前1000年士師(首領)Samuel整理了儀式用的音樂,進行指導,在所羅門王的時代(公元前955~935在位)時,更有眾多祭司在神殿進行盛大的合奏。
(四)巴比倫和亞述
巴比倫和亞述僧侶的權力,在各古文明國中也是絕大的,有掌管預言的僧侶和巫術的僧侶,其財力和權力,連國王都難以望其項背。關于教育,由于全部是經(jīng)僧侶之手在寺院進行,寺院實際上起著學校的作用。也有這樣一種說法,在這些寺院也即學校,有僧侶們龐大的財力和權力背景,可以集中多數(shù)的資料,簡直可以說是圖書館的起源。在這個學校(寺院)的科目,讀、寫、算數(shù)、天文、建筑、繪畫、文學、醫(yī)學、地理等,對于那個時代而言,涉獵的范圍令人驚異,音樂的指導雖然也在進行,但并沒有這方面的內(nèi)容流傳下來。但是根據(jù)當時的情況推測,應該是儀式和祈禱相關的內(nèi)容?,F(xiàn)存的巴比倫和亞述的宗教文學中,記錄了很多供奉眾神的贊美歌,這些贊美歌都是在形狀素樸的琴和大鼓等樂器的伴奏下歌唱的。如此,在西歐各古代文明國家,民間音樂自當別論,音樂及其傳習主要由僧侶們從事,其目標也明顯是專門為祭司祭禮的眾神獻禮。在這樣的環(huán)境基礎上,從人類教育的觀點出發(fā)著眼于音樂的特性這樣的想法,當然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成功的。但是,我們僅能看到稀有的一例。不必說,古希臘的音樂教育正是那樣,從“獻神的音樂”,開始向“獻給人類”的音樂轉(zhuǎn)變。這的確是對于音樂想法的一大轉(zhuǎn)變,和這個變遷的意義的重大程度相比,貫穿于此后2000多年的西歐音樂教育的變遷的步驟等,可以認為是更細微的變化。
【參考文獻】
[1][2]修海林編著.中國古代音樂史料集之《周禮·地官·保氏》、《禮記·王制》[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0.
[3][4][5]中央音樂學院編.中國古代樂論選輯之《論語·泰伯》、《論語·陽貨》、《禮記·檀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