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
【摘要】甲骨文,是一種富有玄秘色彩的文字。人們被其深深吸引的同時,也在試圖探尋字形中所反映出的古拙樸質的文化。這種古拙樸質風尚引領我們走到歷史的另一頭,讓我們試圖通過漢字來追尋其中的奧秘。其中表稱謂的古代漢字非常復雜,而恰恰在這些稱謂里面就暗含著無窮的倫理關系和傳統(tǒng)文化因素。我們今天依托稱謂漢字來探尋古代獨特的文化意蘊。像其中“祖”暗含的生殖崇拜,“父”的石斧權威,“母”的慈愛高貴,“子”的世代相襲,這些都能反映古代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我們在層層新奇中細細體味。
【關鍵詞】古代漢字;稱謂;家庭倫理;傳統(tǒng)文化
甲骨文是我國發(fā)現的時代最早的、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于甲骨上的文字,我們目前可以識別的約為1500多個。由于甲骨文的圖畫色彩濃郁,我們在識別字形的同時,試圖從字形中發(fā)現它所反映出的殷商文化。家庭成員的稱謂不僅可以反映出一定的家庭倫理,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彰顯著時代的色彩。
一、由“祖”及“孫”,生生不息
祖,稱高于父輩的本族男性先人為“祖”。甲骨文的祖寫作“ ”,《說文解字》對“祖”的解釋為“始廟也,從示,且聲?!边@種解釋的局限在于東漢時期的許慎并沒有見過甲骨文,只是依據小篆的字形對“祖”進行的解釋。然而對于“且”的本義的探討,歷來有著不同的看法。許慎認為“且”像幾案,而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認為“古置肉于俎上以祭祀先祖,故稱先祖為且,后起字為祖。”這種認識也是依據小篆形體的推測。有人認為其像神主牌位之形,由祭祀時表示祖的牌位,反過來指稱祖。還有一個提法,認為它是男性生殖器。郭沫若先生認為“祖妣為牡牝之初字”“其為人世之初祖者,則牝牡二器是也。故生殖神之崇拜,其事幾與人類而俱來”。祖字恰恰是以男性生殖器的形象表現的,這也是生殖崇拜的體現。這種觀點卻得到了考古發(fā)現的有力證實。陜西銅川李家溝、臨潼姜寨仰韶文化晚期遺址都出土過陶制的“祖”。此外,張家嘴齊家文化、山東濰坊羅家口大汶口文化、甘肅甘谷地兒馬家窯文化,湖北京山屈家?guī)X文化等等遺址均出土過不同材質的“祖”。這些“祖”均是男性生殖器的形象。這種生殖崇拜的產生并不難理解。
對祖的情感,上古時期,人們的喪葬形式為“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币簿褪钦f古代的喪葬是用柴草將尸體包裹起來,置之荒野中,既不堆積土堆,同時也不存在喪期的問題?!霸帷惫艥h字字形就能反映出這一點。在這之后靈魂觀念的產生使這種習俗得到改善,促使喪葬禮儀不斷發(fā)展。同時人們對懷念和感激祖先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祖先的庇護。這種想法也迎合了統(tǒng)治者的需求。在兩者的推動下,不難理解為什么祭祀神祗的殷商卜辭中占卜祈求的絕大多數是祖先神,且記載著祭祀祖先的卜辭就多達一萬五千余條。在氏族社會后期向國家過渡的階段,首領正是利用人們對祖先神的信賴與崇拜,通過“貞人”占卜解說來鞏固政權,并借此驅使族眾為自己效勞賣命。而祭祀祖先的習俗一直沿襲,并從未衰落過。這也能反映出人們對已逝去的祖先的崇敬與膜拜從未減弱。
孫,甲骨文為 , 金文為 ,篆文為 ?!墩f文解字》認為:“孫,子之子曰孫。從子,從系。系,續(xù)也。”當時社會生產水平低下,繁衍后代意義重大。從“系”的字形特征中可以看出一種不間斷的延續(xù)。孫是子的延續(xù),這體現了一種樸實的期望:子孫滿堂,生生不息。
二、嚴“父”慈“母”
對于“父”,我們可以從兩個不同的層面來理解。首先,父在上古時期是部落的首領,擁有一定的權利和威嚴。父的甲骨文為 、金文為 、篆文為 ,這些字形都是象一人手持石斧的樣子。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中指出:“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時代,男子持石斧(|即石斧之象形)以事操作,故孳乳為父母之父”。以金文字形看,手中所舉確像石斧形,從歷史發(fā)展看,定為石斧也更符合實際?!案浮弊肿中沃械氖蜗缶褪菬o柄石斧。普列漢諾夫說過:“石斧最初是沒有斧柄的。史前考古學很確鑿地證明,斧柄對原始人來說是一個相當復雜而又困難的發(fā)明?!痹谑鲿r代,石斧的用處十分廣泛,它可以作為成年男子戰(zhàn)斗和防身的武器,同時也可以用它勞作、打獵,手持石斧便逐漸成為成年男子的形象特征。父是首領,既要打獵、抵御野獸及其他部落的侵害。因而,“父”實際上是男性群體的代表。
人類的發(fā)展在一些方面總是相通的。在《天主教與滇南苗族傳統(tǒng)文化習俗的嬗變》一文讓我們了解到澳大利亞土著野悠榕人的整個社會結構與文化體系中石斧的意義:“原來傳統(tǒng)的每個野悠榕男人至少有一個永久性的貿易伙伴,通過這個伙伴野悠榕男人們用魚叉交換到石斧。這種交換在數以百計土著參加的大規(guī)模集會上進行。在這種集會上,還舉行十分重要的入社儀式和圖騰慶典?!薄皞鹘y(tǒng)野悠榕人文化中的各個部分都有一個神話,以解釋交換石斧的存在和意義,并把它歸屬于特定的親屬系統(tǒng)中?!?野悠榕社會對于石斧的獨特理解維系著人們對于原始神話的守護,所營造的石斧文化影響著整個民族信仰。這就告訴我們在古代文明的發(fā)展過程中,石斧具有著不同尋常的意蘊甚至成為一種獨特的信仰與崇拜。這也就進一步印證了“父”所表現出的與眾不同的權威性。然而“把它歸屬到特定的親屬系統(tǒng)中”也進一步闡釋了父在家庭體系中的獨特地位。
卜辭的父是對生父和伯父、叔父等父輩的通稱。在氏族部落中父是男性成員的代表,然而在家庭內部這一層面上,父又是引導教育子女者。父,《說文解字》解釋為“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盷這里結合“教”字來理解。其字形“ ”表現的一人手里拿著小棒在地上畫一些符號教育小孩的形象?!墩f文解字》中對“教”的解釋是“上所施下所效也”。由此可見,父,是一家之長,是引導教育子女的人。
這樣對“父”的理解是在兩個不同的角度共同詮釋著“父”,使其形象更親切可感??傊?,“父”充當著捍衛(wèi)家園、率教子女的角色。
家族能夠繁衍生息,代代相傳。承擔這一職責、孕育生命的主要是“母”。母的甲骨文為 ,金文為 ,小篆為 ,從甲骨文可以看出“母”是一個雙手交叉于前,跪坐在地上的女性形象。對比“母”與“女”( )的甲骨文字形,不難發(fā)現“母”較之“女”多了兩點,在象形的字形中這兩點代表乳房,這也就表示已為人母?!墩f文解字》:“母,牧也。從女,像懷子形。一曰:象乳子也?!闭J為母是像養(yǎng)牛人養(yǎng)牛一樣撫育子女。從女,像懷抱子女的樣子。一說像給子女喂奶的樣子。郭沫若也在《甲骨文研究》中提到:“(甲文)象人乳形之意明白如畫?!?/p>
父嚴,母慈。父母對于孩子而言,不僅僅在于養(yǎng)身,還要授技、成德。父親在維護家族的安全,教導孩子,使其能在掌握生存技能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能夠與周圍環(huán)境相適應,求得更好的生存。母親對孩子的撫養(yǎng)、培育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母親也享有一定的地位,并且以一種包容、慈愛的姿態(tài)在家族中存在。
【參考文獻】
[1]許慎撰,徐鉉校訂.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2008.
[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辭出版社,1990.
[3]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C].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4][俄]普列漢諾夫著,曹葆華譯.論藝術[M].生活·圖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1973.
[5]和少英,吳興幟.天主教與滇南苗族傳統(tǒng)文化習俗的嬗變[J].民族研究雜志,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