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華
摘要:健康教育是指在身體、智能及情感方面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其表現(xiàn)在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xié)調;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中能彼此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yè)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初中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這個時段在人的一生發(fā)展階段中比較短暫,但是卻是一個銜接轉折的時期。順利的過度并會對人的一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初中階段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所進行的德育、素質教育在這一時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指在身體、智能及情感方面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其表現(xiàn)在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xié)調;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中能彼此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yè)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廣義而言就是人能夠在社會環(huán)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適應社會生活變化節(jié)奏,能與人正常交往。狹義的即是人能夠預防心理障礙或異常行為出現(xiàn)。初中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這個時段在人的一生發(fā)展階段中比較短暫,但是卻是一個銜接轉折的時期。順利的過度并會對人的一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初中階段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所進行的德育、素質教育在這一時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學生常常出現(xiàn)自卑、孤僻、偏執(zhí)、嫉妒、心理脆弱、懶散、任性、虛榮、抑郁等不健康心理的表現(xiàn)。這些問題需要及時得到重視和解決。中國心理學會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有3.4億17歲以下的未成年中,有大約3千萬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其中,中小學生心理障礙患病率為21.6%至32%。大學生心理和行為障礙率占16%-25.4%,并且有上升趨勢。從這些數(shù)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中小學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是客觀的實事,我們要做的就是對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他們順利度過這一時期,為他們一生的健康發(fā)展奠定好的基礎。
1初中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1.1 心理負擔過重
幾千年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經成為中國眾多家長的普遍心態(tài)。家長對學生的高期望,并未建立在孩子的實際基礎之上,帶著一定的盲目性,讓期望變成失望。在學生的學習心理上,壓力越來越大,缺少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孩子,挫折感就會動搖著孩子的自信心和進取心,不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特別是當學生遇到考試時,他們很大程度上就會出現(xiàn)焦慮等現(xiàn)象,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感會越來越重,甚至出現(xiàn)焦慮泛化現(xiàn)象。父母關心的是孩子的成績情況如何,致使家長在教育中就出現(xiàn)了重作業(yè),輕品德;重身體,輕心理;重物質,輕精神的傾向,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容易產生心理偏差和行為偏差。當然,有些家長的專制使得孩子在探索周圍環(huán)境的成長過程中,無法忍受父母的過多監(jiān)視,必然會導致他們逆反心理和反抗行為的出現(xiàn)。
1.2 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父母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影響,家庭是社會細胞,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夫妻關系直接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研究表明,孩子在一個家庭氛圍較為緊張、家庭成員的關系間存在不信任,不恰當家庭教育方式。對子女過于的嚴厲、粗暴、專制或者是過于溺愛、嬌寵的都容易造成初中生“成人感”受挫,“自尊心”受損、“獨立性”受到壓抑。同時,如果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的客觀差異,也會使父母與子女間關系緊張,產生代溝,甚至出現(xiàn)隔閡,使孩子出現(xiàn)反抗、沖動、疑懼、膽怯及依賴等心理問題。
1.3 人際關系交往不良
對于初中生群體的人際關系,不外乎是與教師的關系,同學之間的關系,與父母親的關系這三條主線。然而,只要一條線上出問題,就會或多或少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與教師、家長的關系,多出于教師或家長對青少年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其產生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家長更多的有可能對其進行專制,使父母與子女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專橫。與同學的交往中,他們很重視同學間的友誼,和一種集體的歸屬感,但由于與同學相處不融洽,受到排斥,他們就出流露出孤獨感,個別甚至會變得敏感、多疑和自卑。進而難于甚至害怕與人交往。
1.4 青春期的問題
青春期的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青春期心理閉鎖,情緒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早戀。封閉心理已經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通存在而又特殊的一個標志,由于是趨于閉鎖的外在表現(xiàn)與日益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并存于同一個體,這樣一個矛盾體的產生就更加印證了心理問題的加深。青春發(fā)育期的生理巨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蕩,他們內心的秘密想與人傾訴,但是遇到父母和老師只有選在緘默,在這種得不到理解的情況下,便出現(xiàn)了壓抑心理,焦慮和抑郁。早戀是未成年人的戀愛,一般多發(fā)生在青春發(fā)育期,是性發(fā)育成熟與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
2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途徑
1.1 校園生活在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的作用
學校是學生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學校的學習生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著較大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學校的教育條件、學習條件、生活條件,與教師的關系、與同學的關系等等,若這些條件和關系處理不當,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一定的影響,即會造成學生心理壓抑、精神緊張焦慮,若不適應就會造成心理失調,導致心理性的障礙。學校在教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扭轉學生的不健康心理,預防并避免一些極端事件的發(fā)生。
在開展心理教育課程的同時,也應該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集體咨詢”。為了年輕一帶的茁壯成長,心理健康教育應貫穿整個中小學階段,長期跟蹤,因材施教,學會反思,堅持正確,改正錯誤,發(fā)展?jié)撃?,排除心理的困擾,才能保證自己有個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既需要教師的誘導啟迪,也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教師對學生心理問題抓反復,反復抓。切忌急于求成,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fā),正確引導,讓他們領悟該怎么做,做什么。如通過文體活動豐富課余生活,增強班級成員的凝聚力;觀看愛國主義影視劇、升國旗儀式、過組織生活、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增強愛國意識;通過科技興趣小組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教師有針對性地推薦一些有益的書籍、介紹一些優(yōu)秀人物傳記讓學生閱讀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
當然,這個過程當中,班主任在這其中起著特有的作用和用途,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和生活教育的指導者,教書育人,既傳授知識,又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不僅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也讓整個班集體形成一個團結、溫馨、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班主任進行心理輔導,不僅是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防治和解決,同時也使學生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價值,發(fā)揮潛力,發(fā)展特長,使班級上的每個學生都有這飽滿的精神,愉快的情緒和和諧的人際關系,行為舉止符合社會要求。
1.2 家庭環(huán)境在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的作用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下成長,在心理和意志上缺乏一定的鍛煉和磨練。他們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當今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然而,由于被家長們只重身體忽視心理的結果往往導致了不少學生家長從現(xiàn)實悲劇的發(fā)生意識到心理教育的必要性。發(fā)揮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教育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也是終生的教師,家長應該要充分認識家庭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覺性。家長要轉變教育方式和成才觀念,人的綜合素質是由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術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素質構成的統(tǒng)一整體,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優(yōu)秀人才的重要條件和重要特征。兩者缺一不可。家長在家庭中不是只是解決孩子溫飽的問題,還是孩子行為作為參照,所謂的言傳身教就是如此,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學。當然,家庭的環(huán)境氣氛也同樣對孩子也影響較深,有資料表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往往與家庭環(huán)境和家長的行為個性有直接關系。若家長有家庭意識,自然會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家庭氛圍環(huán)境,讓孩子健康成長,注意舉止行為,為孩子榜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心理素質,起著學校和社會教育都無法替代的效果。
當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心理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恰當?shù)姆绞脚c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思想溝通,促使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同時,要懂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識,努力構建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間相互理解、包容、信任,是搞好家庭關系最重要的條件。
讓初中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實現(xiàn)并落實素質教育,學校、家長、社會都應相互配合,肩負責任,關心,關注這一特殊群體,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打下堅實基礎。使他們更全面、更客觀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主動自覺地去矯正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適應社會發(fā)展要求。
參考文獻:
1、李瑞萍:《淺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18):224.
2、陳夏飛:《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與對策》中國校外教育雜志,2008(08)
3、袁鵬輝:《淺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