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禪境·畫境

2013-04-29 00:44:03楊一家
收藏人物 2013年6期
關鍵詞:宗炳禪境畫境

楊一家

中國畫的形成與發(fā)展,一直以來均受到了佛學文化的影響,我國第一部山水畫論便是禪門釋子宗炳所著,文人畫的開山鼻祖王維亦是佛家居士。禪家理念無不影響著歷代畫家,中國畫因受禪家理念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思想和審美形式??v觀歷代國畫名作,在其畫境中,無不洋溢著禪的理念,禪境畫境合二為一,成為中國畫一個很鮮明的特征。

“禪”是梵語禪那的簡稱,意譯為靜慮、思維修、禪定、棄惡,是佛家的一種修持法門。佛家認為:佛性遍及一切事物,人人都有佛性,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世間一切可感知的人和事物以及人的情感都是虛幻不實的,只有人和事物清凈平等的本性才是真實的。它是一種直接認識的事物本體,超越物我,超越思維、語言、文字表達的精神世界。所以禪家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不是神秘主義,也不是虛無主義,它是對物質(zhì)世界本質(zhì)的一種真實認識。禪修沒有固定的形式,四祖道信說:“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蔽遄婧肴陶J為:“四儀皆是道場,三業(yè)咸為佛事。”禪無處不在,只要有一顆平等無分別之心,隨時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zhì)是一種自性平等,物我一體的境界。這種認知,使人們從各種束縛中解脫開來,為世人能從自身去體悟人生清靜寂滅的本性,這便是禪心。

修禪往往為了修心,使心達到一種清靜的狀態(tài),滌除玄覽,心境如一,摒棄了一切雜心妄念,去妄存真,而現(xiàn)出真如本性。圣嚴法師說:“禪修即是煉心,就是用方法從散亂心到集中心,再到集中心到統(tǒng)一心,最后達到無心的過程?!彼淖嫜裕骸澳罘鸺词悄钚?,求心即是求佛?!币虼?,禪修者須守住空靜之心,不攀緣,不思維,反觀內(nèi)省,覺悟自己的本性。為了守住空凈心,禪修者往往隱修深山,與山林為伍?!疤煜旅缴级唷保U修者在與世隔絕的山林中坐禪念佛,習靜長修,以期進入涅槃之境,在人生與自然中陶冶參悟,在清靜淡泊的生活中,去體味超然塵外,物我合一的禪境。

中國山水畫的題材大多為田園風光,行旅尋幽,琴趣靜逸,峰巒蕭寺,江舟放牧等,這些題材的山水作品一方面體現(xiàn)國人“仁者樂山,智者樂人”的人文情結(jié);另一方面,希冀生活在桃花園般的世界里,能歸隱山林,與世無爭,以此安置一顆寧靜的心靈。因此,在他們的山水畫中,表現(xiàn)的是一個靜謐的世界,無喜無憂,無是無非,沒有被世俗打擾的清靜之地,寧靜而祥和。

畫面的靜氣,來自畫家豐富的筆墨,各種物象的形態(tài),以及烘托的氛圍。更重要的是能融入了畫家當時創(chuàng)作的禪心。李日華言:“古代繪畫,如佛說法”,古人以畫修禪,筆筆生發(fā)而成佳構,畫畫是為求得精神上的恬適。畫面的靜逸感,往往給人以不可言說的感悟,這便是禪境了。歷代知識分子在仕途遇到挫折,志向得不到伸展之時,便產(chǎn)生歸隱山林之思,以逃禪的方式,拋開人間的煩惱痛苦,以籍慰心中的不平與創(chuàng)傷,而求得心靈的自由與恬靜。因此,他們的作品在靜逸中往往帶有一絲哀傷與荒蕪。杜繼文、魏道儒在《中國禪學通史》中說:“禪家之‘禪的基本趨向,在于擺脫世事的煩惱,求取精神的謐靜、安適。不論其表現(xiàn)為淡泊或熾熱,往往帶有內(nèi)省式的深邃和輕淡的消沉,充塞著悲涼的超脫,給人一種難以言說而頗有尋味的意象。因此,他的本性是自由的,不容外求,只許以靜態(tài)的心理駕駛生活,不允許外在環(huán)境制約自己的認識和情緒。從這個角度說,禪家是非理性主義的,是中國主靜文化的代表?!边@論語恰好是禪境山水的最佳注釋了。我們觀云林、八大作品,筆墨不多,簡約深遠,給人以荒寒、冷逸、靜寂的視覺感受,有一種不可言喻的意象,這便是禪境山水的實例。

在禪境山水畫中,第一個以禪的方式引入繪畫的應該是南朝宗炳了。美學家宗白華說:“中國自六朝以來,藝術的理想境界都是‘澄懷觀道,在拈花微笑里領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禪境?!弊诒钤跁x末劉宋時代,為廬山慧遠法師創(chuàng)辦的凈土“蓮社”中十八高賢之一,曾著《明佛論》。宗炳一生好游山水,曾西涉荊巫,南登衡岳,晚年將平生所游之地用筆繪于墻上,自謂“名山不可再睹,唯澄懷觀道,臥以游之,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他在著《畫山水序》,開篇便言:“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狈鸾陶J為:萬物皆有佛性,鮮活多彩的大自然,同樣具有佛性,宗炳在《明佛論》中就說:“(山水之神)而感托巖流,肅成一體,設使山崩川謁,必不與水土俱亡矣。神非形作,分而不滅,人亦然矣?!彼鲝埿紊穹至?,形滅神存,即使山崩川謁,山水之神依然存在。既然山水有神,因此,人之“神”便能與山的“神”溝通、對話,能“人境合一”。賢者能澄清其情欲貪愛、執(zhí)著分別之心,使心歸于沉靜,并以自己的心神而去品味物象之神,并與之對話,與之相融。這個“澄懷”工夫?qū)嶋H上與參禪 “止觀”,在心理意義上是相同的,只有禪心之人,才能沒有人與物的分別心。以澄懷的心境,感悟大自然之神韻,而達“暢神”目的。宗炳的暢神論,啟發(fā)了人們對禪境山水的認識和審美。

除宗炳外,還有一位開創(chuàng)禪境山水的畫家,便是唐代的王維,他被后世稱之為“詩佛”。他是第一個以禪的靜觀心態(tài),將禪境、詩境和畫境統(tǒng)一在一起的。王維的山水畫在審美意趣上與禪境相通,他在畫面的布局上喜留空白,加大了畫面的空間與虛實對比,從而實現(xiàn)了對形的超越,給人以更大的遐想空間,能耐人尋味,表達出一種深邃的意境,有一種莫明的空曠感,整個畫面空白布局,能傳達出靈動幽渺的意蘊,給人以“其中有真味,欲辯幾忘言”的禪趣在其中。

王維在作畫工具與方式上也與禪意相契,他喜歡以水墨作畫。他在《山水訣》中言:“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蹦此茊紊?,但在水的作用下,能變幻出無盡的層次來,能給人以“干裂秋風、潤含春雨”的感覺,一色幻萬色,一心制萬動。水墨素色能體現(xiàn)禪的簡、凈的意味。董其昌評王維畫說:“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從王維始,一改過去鉤線填色的單一技法,而以寫意的方式,能以渲淡之法,盡筆墨之所能,勾皴點染,縱橫揮灑,從而達“心筆合一”“天人合一”之境。

在畫境上,王維以禪的理念,詩畫一體,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F(xiàn)雖已很難窺見王維畫作,然而從他的詩境中,即可觀其平淡清遠,寧靜隱逸的畫境,如其詩:“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描繪遙無人跡的深澗,辛夷花悄然開放,又悄然謝落。無喜無悲,自自然然,不為人知,亦勿須人知,這應是王維任運隨緣的寫照。在佛家眼里,花開花落,終究為空,亦是常寂之本性,正如古德云:“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又如其詩“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边@首詩描繪的是一幅絕靜的山水畫:遠景為一抹云霧飄邈的山峰,中景為山中的水潭及香積寺,近景為古木、石徑、山泉、青松,層次分明,意境清幽。詩人融入山境,身心愉悅,身靜如潭水般清澈無塵,心中原有的貪嗔癡三毒已不見蹤影,一派澄明見性的清幽禪境。我們從此詩中即可窺見王維畫境、禪境、詩境合而為一的境界。

從宗炳到王維,他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即是修心的過程,表現(xiàn)的畫境即是禪境。在他們的影響下,后世畫家均與王維的創(chuàng)作理念一脈相承,使中國山水畫深深烙上了禪的印跡,在明代畫家中,畫與禪結(jié)合最密切的應是董其昌了,《明史》記董其昌:“性和易,通禪理,蕭閑吐納,終日無俗語?!倍洳炎约旱臅S名為“畫禪室”“墨禪軒”,即可見其旨趣了。董的作品秀雅可人,筆墨潔凈清新,無一縱橫乖戾之氣,用筆時而潤,枯而秀。王時敏評其畫:“思翁筆無纖塵,墨具五色,別有一種逸韻,則自骨中帶。”他的繪畫,能透過繁雜的大自然中去發(fā)現(xiàn)深邃的潔凈空寂之禪機。在喧囂的世界中去體會隨緣自在的真如本性。他以畫體禪,在畫中領悟安閑自得、超然物外的禪境。董一生嗜禪,禪的精神深入其骨髓,并對他的藝術理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他與同時代的莫是龍、陳繼儒借禪家的頓悟與漸修提出畫壇“南北宗”理論,崇南宗,貶北派,把重筆墨、重心性的南宗畫派為中國畫正脈。后世的文人畫家在其影響下,自覺與不自覺中吸收了禪的理念,把繪畫作為安閑自娛、隨緣清凈的禪修心里體驗,他們的繪畫里均折射出一種寧靜、隱逸、與世無爭的琉璃世界。禪意的契入成了傳統(tǒng)山水畫蘊含的重要內(nèi)涵。

禪境,是通過禪修的方式,追求一種超經(jīng)驗的內(nèi)心覺悟,在空明、澄凈的氛圍下進行非理性的直覺,它消除了自心與外界的隔閡,并與之融為一體,而體悟自性。以畫參禪,是作者通過對筆墨的抒寫,以無礙的心境,濃淡適意的筆墨,舒密有致的點線,空靈的境象布局,而構成一幅清幽靜謐、含煙淡遠的禪境,從而獲得宇宙人生在瞬間達到天人合一、禪境與畫境合一的感悟。

禪的體驗沒有固定的形式,也沒有任何標準,是自然生命狀態(tài)的體現(xiàn)。一切自然的東西,都具有禪的意味,它無思慮、無造作、無分別。而這種意味,是很難用言語說出來的,古德云:“一落言詮,便成謬誤,若經(jīng)道破,已非真實?!彼囆g創(chuàng)作的本質(zhì)與禪相近,它排斥雕琢及刻意的修飾,禪悟在于把握當下,超越理性,訴于直覺,藝術與禪均追求這自然的狀態(tài)。因此,在繪畫中對禪境的追求,是直抒心性的,沒有樣本模式,沒有意識與機心,任由創(chuàng)作時的隨機而為,任筆生發(fā),物象的似與不似,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精神及生命狀態(tài)的自在表達,“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天公造化,隨感而發(fā),無樣可塑,無規(guī)律可尋。牛頭法融云: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創(chuàng)作時最佳狀態(tài)就是要“無心”,“無心”就是真的“用心”,而你真想用心時,機心一現(xiàn),禪意頓失。因此,好的作品便在于有意無意間,似與不似間,摒棄一切用心,以無掛礙之心,體現(xiàn)出自然的本性。

禪家的三境界,第一境是“落葉滿空山,山處尋行跡”,第二境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第三境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日”。李澤厚認為第三境就是描寫在瞬間得道,剎那間已成千古,在時間上瞬刻永恒,在空間則是萬物一體,這就是禪的最高境界了。畫境的表達,也得益于靈感的頓現(xiàn),在技法上表現(xiàn)為無法而法,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畫家以澄空觀道的心境隨筆而為,隨跡而現(xiàn)。不求形式,自有形式,心境澄澈,畫面澄澈,心畫合一,禪境與畫境合一。然而澄空的心境,還須禪修得來。大抵高僧大德,莫不精研、參修佛理,而得闊然而澄空的心境。青源唯信禪師曾言:“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边@是參禪開悟的過程,因此,能得畫之禪境者,均重人品的修為、學問的講求。而終得參悟人生,得澄凈心懷。

一切重復制作,或以程序化創(chuàng)作的作品,均無心性可言,感人畫境均為禪境的投影。“技有高下,畫無古今”,古今之畫,只有內(nèi)含禪的意味,方能動人心魄,感人至深,而無古今之別。好的畫境,均是作者心性純凈的直抒體驗,它擺脫了外在名利、機心等束縛。石濤云:“無法之法而為至法?!睙o法之法,即破除了法執(zhí),我執(zhí),而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狀態(tài),超越了單純的主觀與客觀,理性與非理性,是自然本性的顯現(xiàn)?!盁o法”是不拘定法,有法而無法,用法而藏法,順任天然,隨性而為,這樣的作品便能渾然天成,沒有造作。因此,我們觀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畫的境相,而是作者智慧的頓現(xiàn),是禪境。

在畫境中禪境的顯現(xiàn)不是刻意能制作出來,它們一體的,沒有先后,沒有模式,均為畫家內(nèi)心現(xiàn)照的結(jié)果,是畫家心性的自然印跡。只有畫家澄懷觀道,靜以調(diào)心,便能心與境為一,手心一致,便能呈現(xiàn)出有意味的禪境來。

猜你喜歡
宗炳禪境畫境
宗炳與郭熙“臥游”思想的對比
國畫家(2022年1期)2022-03-29 01:20:26
宗炳故里 黃桃之鄉(xiāng) 秀美三湖 “三湖杯”建場六十周年 全國詩詞楹聯(lián)散文新詩大賽征稿啟事
中華詩詞(2019年9期)2019-11-15 03:53:48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畫境
丹青少年(2018年1期)2018-05-09 03:10:23
再談“畫境之制”
炎黃地理(2018年12期)2018-03-16 02:12:36
禪境與禪思
北方文學(2017年33期)2017-11-30 22:13:42
讀《廓如明圣應相讓,心寄空澄天地寬》悟禪學
仙鄉(xiāng)畫境桂花香
紅土地(2017年1期)2017-06-05 09:37:29
宗炳山水畫論及影響
宗炳《畫山水序》研究比較
藝術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 20:13:12
游于閩西山水間,居于咫尺畫卷中
藝苑(2014年6期)2015-02-06 10:01:01
东乌珠穆沁旗| 成武县| 彭泽县| 临武县| 化德县| 美姑县| 翼城县| 阳东县| 康乐县| 和龙市| 日照市| 成安县| 安远县| 万盛区| 定西市| 石台县| 桃园市| 甘谷县| 万山特区| 天长市| 义乌市| 临安市| 西华县| 射阳县| 赤城县| 汉中市| 鹤峰县| 吉木乃县| 新野县| 江山市| 财经| 郎溪县| 承德县| 济宁市| 玛曲县| 凤阳县| 桃源县| 金堂县| 望城县| 田阳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