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毓華
【摘要】本文針對中學生作文中缺少真情實感這一普遍現(xiàn)象,設計了一堂音樂與文學創(chuàng)作相結合的作文課。來激發(fā)同學們的創(chuàng)作沖動,為寫作提供典型、生動的素材。
【關鍵詞】作文指導;音樂;感動;共鳴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課堂實錄
星期五下午我像往常一樣走進初一語文課堂,唯一不同的是我的手中多了兩個音箱,這似乎頓時引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心。大部分同學都在座位上竊竊私語,在猜測我這節(jié)課的教學安排,更有一些同學直接奔向我,并詢問我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我笑了笑說:“上課后,我立即為你們揭曉答案。”
在幾位同學的一分鐘演講過后,我引導同學們回顧了第一單元的幾篇課文,并總結出作者之所以能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感而發(fā)。然后,我進一步指出: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必須有感而發(fā),這種感動來自于我們的生活……此時,同學們的目光大多數(shù)仍聚焦在音箱上。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不動聲色地說:“今天,我們的教學安排是,在動人的歌聲中,同學們盡情地聯(lián)想與想象,在腦中浮現(xiàn)各式各樣的畫面,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感動?!蓖瑢W們的表情頓時有疑惑變?yōu)榛腥淮笪?,并且露出了絲絲笑意。
“閉上你的雙眸,豎起你的雙耳,來欣賞第一首歌《蝸牛》,你會在腦中浮現(xiàn)怎樣的畫面呢?”我用舒緩的口吻說道。在欣賞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的表情是輕松。最后,我請了幾位同學來描繪他們腦中的畫面,有一位同學說道:“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釣魚,一開始魚兒老是不上鉤,我著急了。后來,爸爸告訴我釣魚要有耐心,我聽取了他的意見,重新來過,終于成功了?!甭犕晖瑢W們的發(fā)言,我進行總結:這首歌的意圖是感動自我,要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領會了歌曲的字面意思,但是在他們生活中,自己給自己帶來的感動實在少的可憐。
按照以上的教學方法我們一起欣賞了第二首歌《燭光里的媽媽》。同學們在欣賞的過程中,面部表情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一張張?zhí)煺鏌o邪的臉上增添了幾分凝重?!芭叮瑡寢?,燭光里的媽媽,你的眼睛為何失去了光華……”欣賞完這首歌曲后,教室里鴉雀無聲。我倒抽了一口氣(其實心中竊喜,有效果)說:“好,同學們收拾一下心情,有誰愿意來跟我們一起分享他的故事?!迸e手的是三位男生,其中一位同學說:“我的媽媽在我每次考試前都提醒我要細心點,可我都當耳旁風,現(xiàn)在我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媽媽,沒有聽她的話?!逼溆鄡晌煌瑢W也舉出了他們各自的不同事例,都真誠的對自己的母親說了一句:“媽媽,我對不起你?!本驮诖藭r,班里的兩位女同學眼眶紅了,流下了懂事的眼淚,她們用真實的淚水告訴媽媽:“媽媽,您辛苦了?!焙⒆訂渭兊那殂焊腥玖宋遥驹谥v臺上的我很想抱住她們,但是我不能,因為課堂還要繼續(xù)。我用哽咽的聲音說:“所以,這首歌讓我們感動的是親人?!?/p>
接著,我們又一起欣賞了《生死不離》、《我和你》。感動的主題在歌聲中一次又一次地升華:感動自我——感動親人——感動中國——感動世界。同學也在這節(jié)特別的語文作文課上接受了靈魂的洗禮。“原來,我的身邊有這么多讓人感動的事?!边@是同學們上完這節(jié)課后最大的心聲,也是我最初的教學目標。
最后,借著這節(jié)課的東風,我布置了一篇以“感動”為主題的記敘文,讓學生在接受完音樂的熏陶后,把自己的感動化為行動,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學思考
從課前學生好奇的表情可以看出:這節(jié)課的教學方式是比較新穎的。它將音樂學科有機地滲透到了語文學科之中,采用了一種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方式來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沖動,克服了學生一開始怕寫作文的心理。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還鍛煉了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形象思維。但是四首歌曲選擇了同樣的教學步驟,就略顯單調了。在以后類似的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穿插“現(xiàn)場作文”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當場練筆。然后,學生可以分小組進行作文的品評交流。
從這節(jié)作文課的教學內(nèi)容來看:逐層升華、感人至深。從欣賞《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時,學生的表情變化可以解讀到:父母給孩子帶來的感動是最真切和實在的。三位男生對母親的愧疚感和兩位女生發(fā)自肺腑的眼淚,都說明了孩子能夠清楚地感受到來自親人的關愛,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有感而發(fā)的前提,就是用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感人之處。但是,除了這五位同學之外,其他同學的反映又稍顯欠缺:大部分同學還是僅僅局限于歌曲的本身,并沒有在言語中或行動上向老師反饋他們的接受程度。正如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所說,這樣的教學難度比較適合初三的學生,初一的學生由于受到自身發(fā)展的限制,較難領會其深意。
從學生完成作文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同學已經(jīng)能在文章的某一個細節(jié)中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這也說明形式新穎的作文課對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是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的。例如:一部分同學寫到了四川大地震中典型的感人事跡,在對廢墟的描寫過程中,就透露出了其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心酸之感。當然,還是有少數(shù)幾個同學因為沒聽清楚寫作要求,而論述了“感動自我、感動親人、感動中國、感動世界”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導致了文體的雜糅。
通過這次的教學反思,我會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改正總結出來的不足之處,對每一節(jié)作文課的教學難度進行初步的評估,針對不同年級的特殊情況采用相應的方法,做到對癥下藥。在面對單調的教學形式時,我也會主動請教有經(jīng)驗的老師,想辦法讓自己的作文教學課堂氛圍更加活躍。
(責任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