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丹
一、對比記憶法
人的內(nèi)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yǎng)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xiàn)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對比記憶法是學生把學過的某些單詞進行比較,從中發(fā)現(xiàn)并找出其同義詞、反義詞、同音異義詞或形、音相似詞等,然后獨立研究并探索出記憶單詞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記憶單詞的方法的同時,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如:ship—sheep,here—there,I—eye,sea—see。還有在學習but 時,在此之前學生已學過bus,通過對比,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But how?”的句型。
二、歸類記憶法
Tell 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understand.”歸類記憶就是利用頭腦風暴的形式(brainstorming),讓學生主動把所學的單詞按其類別進行歸類記憶。如,文具類:pen,pencil,ruler …交通工具類:bus, car, taxi…家庭成員類: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son,daughter…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對所學內(nèi)容要主動復習,記下要點,注意發(fā)現(xiàn)語言的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舉一反三,充分利用推理、歸納等邏輯手段來分析和記憶單詞,必要時,有效地借助母語知識來理解英語,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所謂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生學會自己主動地有效地學習,形成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成為一個懂得如何學習的終生學習者,才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
三、情景記憶法
情景記憶法就是DIY,也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把學過的單詞與平日見到的情景或?qū)嵨镞M行聯(lián)想記憶,如見到“鋼筆”,聯(lián)想到英語單詞pen的讀音和拼寫;看見有人在唱歌就回憶一下單詞sing。另外,還要在常用物品上貼有關的單詞卡片,每次看到時都能很自然地想起這個單詞,久而久之,也就會用了。
四、分解記憶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使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使得人們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分解記憶法就是這樣一種趣味性極強的記憶單詞的方法。它可以使我們輕而易舉地學會一個,甚至是多個英語單詞。繁瑣的單詞變得形象、生動、直觀,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兒歌記憶法
中國是詩歌的王國。中國人天生有著對詩歌瑯瑯上口的節(jié)奏感。PEP小學英語非常注重知識的板塊性,每一單元的單詞都屬于同一系列。這種編排對老師滲透新的語言知識點很有好處。在接觸動物名詞時,教一首既生動又形象的兒歌,有助于加深記憶:
小貓cat,喵喵喵。
小狗dog,汪汪汪。
蹦蹦跳跳rabbit。
長長鼻子elephant。
monkey,monkey最頑皮。
panda,panda多可愛。
懶惰的pig呼嚕嚕。
兇惡的lion多可怕。
沙漠之舟是camel。
跳躍能手kangaroo。
百獸之王是tiger。
動物王國來聚會。
和平共處齊高歌。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心理研究表明,眼、耳、口、手多種感官并用遠比用單一的感官獲取知識的能力要強。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努力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水平達到最高。在運動中說兒歌記單詞是單詞學習一種很好的調(diào)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