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小說讀來愉悅有序,細膩的場景描寫,隱秘的情感潮潤,結(jié)成了一張溫情脈脈的網(wǎng),漸開漸合之際,許多絢麗的故事與人物被編織進來。
焦朝發(fā)在創(chuàng)作中,賦予了小說較為深刻的時代底紋。通過時間處理的變構(gòu)、倒置、組合,個體與時代背景有了復(fù)雜的交互。小說的線頭在時間裂隙里得以游刃有余,并合理交叉穿引,最終將小說引向成篇。
作為都市小說,《柔情的紅杏》顯然具備了都市生活的各色構(gòu)圖特征,以及主人公對都市生活的敏銳認知等諸多要素。只是區(qū)別類似小說處在于,《柔情的紅杏》并沒有粘滯華麗的激情敘寫,偶爾寥寥數(shù)筆如風中枯葉,失了漫天之勢。這種故意為之的無視與“小”化,反而多了幾分現(xiàn)實況味的厚重感,也恰到好處清晰地突顯了現(xiàn)代年輕人群的倫理審視。
很多時候,焦朝發(fā)是以傳統(tǒng)倫理的基調(diào)來營構(gòu)小說情感的。如主人公鄺少云的性格明顯帶有深宅大院富商家族子弟的烙印,穩(wěn)重知性,激情內(nèi)斂。在處理男女關(guān)系時,憨厚斯文,沒有太多輕浮做作或促狹,毫無富二代的優(yōu)越,抑或紈绔公子的幽默,甚至有些癡情。比如他一直游離在秋云與鄭亞玲兩位女性中問,真正保持相愛與共融的卻是初戀秋云。他的搖擺是感性的,卻并非毫無向度。當他發(fā)覺與鄭亞玲的情感更多似紅顏知己,彼此依存卻不能背靠現(xiàn)實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放手。文中其他主要人物,如秋云、肖海、鄭亞玲則在倫理行為上各有參差,在情感的接力碰撞下,依然保持了其可貴的理性秩序和嚴肅訴求。通篇感情沒有壓迫,卻皆水到渠成。
沒有壓迫并非意味著沖突的缺席。小說由鄺少云與鄭亞玲的生活描摹起筆,將雙方的性情做了結(jié)實的勾勒,與俄國19世紀后期中短篇小說寫實的起手式?jīng)r味相仿。鄺少云在商場上如何如魚得水,鄭亞玲的戶外驢行便有多旖旎勤密。兩人原本是平行的生活軌跡,卻在情感上添枝加蔓斜伸出了交集,成為坦誠相待難舍難分的紅顏知己。而與鄺少云一直暗地里交歡的秋云,以及與鄭亞玲在西藏艷遇的肖海,本是一對夫妻,在都市生活的催化下,愛情早已渡至親情。雖不常有濃情耳語,不常有驚喜相伴,卻共同堅守在一方屋檐下。主人公之間的情感沖突與多方角力,像一枚多棱鏡,以不同的視角彼此燭照輝映,極大程度上豐富了小說的畫面與容量。
值得一提的是,焦朝發(fā)的小說雖兼顧了都市題材情感小說的各類元素,類如婚外戀、艷遇、一夜情等,卻并未落入常規(guī)書寫套路與窠臼里。小說傳遞的情感不是陰暗萎靡,消極遁世的,而是滿懷愛心,積極正面的。當鄭亞玲熱騰騰的青春遭遇流產(chǎn),往日所有的瀟灑不羈和喧囂在真愛面前立刻蒙塵,沉淀下來,仿佛一夜間覺醒,她在與肖海的相戀里日漸一日地塌陷,如同鮮花般凋謝零落。
肖海的去世亦使鄭亞玲第一次得以思索和審度自己的愛情。浮云蔽日只能是暫時,長期的漂泊流離終究難以孕育一顆安定的世俗之心。明白了這一點,也就能理解此后她在友人資助下去山村支教播撒愛心了。這種皈依心態(tài)有些鳳凰浴火重生之殤,讀來讓人不免低回感嘆。
除了在敘寫中編織沖突,升華情感外,焦朝發(fā)在小說的角色塑造上也較為傳神。鄺少云與鄭亞玲性格的正與邪,秋云與肖海情感的放與收,恰成互補關(guān)系。正不離紅塵,邪亦不墜風塵;放不至于蕩,收亦不成束縛。及至最后性情各有變異,皆修正果??傮w而言,小說的基調(diào)是縝密平衡的,角色上沒有離經(jīng)叛道或故弄乖離,是人物自個在行走和推演。這使焦朝發(fā)的小說有了區(qū)別于其他都市小說意義層面上的“新”——即利用小說量身定做的那些人物,通過對他(她)們性情基于平衡、互補、對稱關(guān)系的導(dǎo)引,促成文本的某種圓滿和成功。
因為著墨較多的緣故,鄺少云與鄭亞玲在小說形象里是相對較為豐滿的。鄺少云的父親鄺明曾是小城富人代表,資本轉(zhuǎn)型期前,他是支撐小城經(jīng)濟的一張名片。他遺傳給鄺少云的除了隱秘的財富和商人的精明干練外,還有一個破碎重組的家庭。當一個嬌滴滴的后媽出現(xiàn)在他的家庭體系內(nèi)時,姐姐鄺少琴不滿,他亦不滿,不滿而且無奈,這些煩雜對峙的情緒伴隨了他的整個青少年成長期,并植根于他的血液里。在對所有女人設(shè)防時,那些打開他身體的女人無疑讓他感到彌足珍貴。相比鄺少云,鄭亞玲的身份顯得模糊許多。小說中,只在鄺少云的陸續(xù)惦記里,我們才得以知曉鄭亞玲的每一段行蹤。她似乎永遠在不停地跋涉和飛翔。當大家都以為她會這樣跋涉或飛翔下去的時候,她落回了地面,戀愛了,并有了疼痛。正是疼痛,一下子賦予了小說人物可以被觸摸的品質(zhì)。
于是我們知道,在人倫刻寫方面,人物的豐滿首先基于他(她)有了血肉的依附,靈魂的寄寓,還需有恰當?shù)脑趫龈?、疼痛感。因他(她)的每一個步伐都聯(lián)動一幀瞬間的畫面,像翻閱畫冊一樣能讓小說有立體的呈現(xiàn)。作者在創(chuàng)作中無疑認識并踐行了這一點,所以小說《柔情的紅杏》讀來既真實可感,又兼各色滋味。
(責任編輯徐文)
作者簡介:王摩,亦用名胡帝。畢業(yè)于長沙中南大學(xué)。深圳作家協(xié)會報告文學(xué)委員會副主任。有作品發(fā)表于《美文》《芳草》《歲月》《百花園》《遼河》《打工文學(xué)》《東莞文藝》《瀟湘》等刊或年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