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余亮:1967年3月生于江蘇興化。著有長篇小說《薄荷》、《丑孩》,詩集《開始》、《比目魚》等?,F(xiàn)居江蘇靖江。
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過海陵,在鳳城河邊住過一陣子,他最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睔q月的洪水悄悄漫過了鳳城河,在老街上,我想見到的卻是柳敬亭。老街,肯定記得柳敬亭醉了酒的說書聲。柳老說書的聲音,報平安的更聲,在一個忙碌的時代,只有靜靜的鳳城河在默默收藏。
中國古代叫“陵”的地方很多。陵,意思是大土堆,是從天上往下看,平面為四邊形的土堆。這些土堆應(yīng)該和治水有關(guān),是人工與自然二合一的土堆,在土堆上安全,有防洪的功能、生活的功能,有土與水的戰(zhàn)爭史,也有土與水的二重奏。
古代的江蘇有四陵。江南兩陵:金陵南京,蘭陵常州;江北兩陵:廣陵揚州,海陵泰州。有陵,就有水。除了長江,這四陵都有相當出名的水,比如穿越于廣陵揚州和蘭陵常州的大運河。
金陵南京最有名的水是秦淮河。1923年8月的一個夜晚,朱自清陪著第一次到南京的俞平伯游秦淮河。后來,兩人各寫下了一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成了中國現(xiàn)代散文名篇??蓵r間是個陰謀家,它總是讓你失望——如果現(xiàn)在按照朱先生和俞先生的文章去尋找秦淮河,已找不到90年前的感覺了。
而在離金陵南京165公里外的海陵泰州城,卻有一條活生生的“秦淮河”——鳳城河。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過海陵,在鳳城河邊住過一陣子,他最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
一個范仲淹和兩個滕子京
海陵泰州,是一個江、淮、海三水匯聚而成的城市,有清水、渾水、咸水,三味交融,別稱“三水”。有水就有船。“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萬甡園、頤和園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揚州瘦西湖的船也好?!爆F(xiàn)在,鳳城河邊的木船更好,它的造船工藝,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從鳳城河的三水灣出發(fā),登船搖櫓,木船沿鳳城河繞泰州一圈,這鳳城河邊,有橋,有樹,有河,有塘,岸上有喧囂的市聲,有熙熙攘攘的人群;而在船上,可以體會鳳城河的靜謐和清涼,還可以體會900 年前范仲淹與滕子京在泰州的友誼。
當年就在海陵鳳城河畔,范仲淹給滕子京寫過一首題為《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的詩。范、滕二人在泰期間,做了不少好事,比如修筑堤堰,防御水災(zāi)。這首友情詩中有一句很溫暖,那就是“君子不獨樂,我朋來遠方?!?/p>
23年后,命運弄人,喜歡交游又好面子的滕子京每到一處為官,都要為當?shù)嘏d建或重修樓堂。他喜歡動用公財來做建筑經(jīng)費(這與當下的風氣似乎相似)。后來他到?jīng)苤萑温殨r,動用國庫建樓堂館閣,被人彈劾,謫至岳州。所謂:“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p>
但《岳陽樓記》的光芒遮蔽了海陵泰州對它的貢獻。首先,《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中“君子不獨樂,我朋來遠方”就是《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種子;其次,在寫《岳陽樓記》時,范仲淹沒有去過岳陽,也沒有登過岳陽樓。關(guān)于洞庭湖,關(guān)于岳陽樓的描述,其實都是“移植”海陵泰州鳳城河邊的望海樓和海陵湖泊的風景?!对狸枠怯洝烦扇艘粋€范仲淹和兩個滕子京(文人滕子京與謫官滕子京)。
如今,望海樓還在。望海,是海陵人的感恩。在望海樓前,有一尊出自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之手的范仲淹雕塑——海陵泰州人讓為老百姓治水的好官范仲淹和鳳城河時刻在一起。而我總是覺得,范仲淹興致來了,會轉(zhuǎn)身登上望海樓,槳聲燈影里的鳳城河在他的目光中閃爍。
遠方,或者天下;憂,或者樂——全在范仲淹了不起的胸懷中。
鳳城河邊的三棵樹
槳聲燈影里的鳳城河,既有無數(shù)夜釣的市民,更有河邊蔥蘢的樹。而能把游船系住的,卻是這里的“三棵樹”。這三棵樹,都與“塵世的幸福”有關(guān)。
第一棵是梅園的梅。
梅園是為戲曲大師梅蘭芳而建。梅蘭芳是大師,卻不像很多成名者,隱瞞自己的祖籍為偏僻地,梅先生公開承認自己是海陵泰州人。1956年3月7日,鳳城河正是初春,河畔的人民劇場剛剛裝修好,梅蘭芳返鄉(xiāng)。可能是鳳城河的水太甜了,梅先生演畢《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鳳還巢》、《宇宙鋒》和《奇雙會》,又特地為鄉(xiāng)親們加演了一場《霸王別姬》。
第二棵樹是柳園的柳。
柳園是為紀念曲藝鼻祖柳敬亭而建?!傲赐ふ?,揚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獷悍無賴,犯法當死,變姓柳,之盱眙市中為人說書,已能傾動其市人……”這是黃宗羲《柳敬亭傳》中的文字。與梅蘭芳相比,柳敬亭是卑微者的神靈,從小生活貧苦,出過天花,被人稱為“柳麻子”,好在說書不需要選美,相貌丑陋反而使之堅強。柳敬亭一生坎坷,曾參軍,做幕僚,再失敗,又流落到市井,在命運的泥濘中成了一代大師。
第三棵樹是桃園的桃。
桃園是為了紀念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而建。從“十里秦淮”到海陵為官,在官場失意的孔尚任白天治河,晚上在陳庵寫作。到鳳城河之前,他已經(jīng)完成了《桃花扇》初稿,但他總是覺得沒寫盡,所以一邊寫,一邊到河邊俞氏的“漁壯園”偷偷試演?,F(xiàn)在,鳳城河邊的古戲臺還在,《桃花扇》還在鳳城河畔演出。
歷史是落下的樹葉,現(xiàn)實是正在枝頭的樹葉,在鳳城河面上,樹葉與樹影相互重疊,曖昧不清。
從鳳城河上岸:老街的溫暖
我去鳳城河的那天,是一個春天的黃昏。河岸邊都是小小的菖蒲,就像春天的小指甲。還有剛剛冒出來的菱蓬,像是水中的風車,在微波中慢慢旋轉(zhuǎn)著。菱花還沒開,它要開就開在月光下,月光下的鳳城河,菖蒲新鮮,菱花細心。
從鳳城河上岸,就到了泰州老街。像月亮一樣的銅鑼,就掛在鳳城河的老街上。老街上有魚湯面的芳香,芳香中有辛辣的胡椒粉的味道。水多的鳳城,需要驅(qū)濕祛寒的魚湯面,也需要溫老暖貧的泡炒米。在河中打撈生活的鄉(xiāng)親們,停了篙,系了纜,上了岸來,就到了600米長的老街——那熱鬧,簡直就是傳說中的京城。
下河的向南,上河的向北。青磚上的青苔,黛瓦上的麻雀,麻石街上的糖人,戲院里的草爐餅,書場里的熱手巾,說是鳳城的草根,已有兩千年。
歲月的洪水悄悄漫過了鳳城河,在老街上,我想見到的卻是柳敬亭。老街,肯定記得柳敬亭醉了酒的說書聲。柳老說書的聲音,報平安的更聲,在一個忙碌的時代,只有靜靜的鳳城河在默默收藏。那個能把一肚子的鳳城河的水化作一肚子故事的柳敬亭,如今在哪里呢?
陪我一起游鳳城河的范君是范仲淹的后裔。也許景色醉了人,他像一個頑童似的,竟然和我們一起對著望海樓喊渡。對岸,將過來什么樣的船娘?
此岸有鳳凰姑娘,還有來鳳樓的鐘聲,敲一下,會穿透所有的混沌,也會驚醒陳庵里那個戲癡孔尚任。陳庵邊的桃花已謝,小小的枝頭已有了青桃,但孔尚任心中的桃花永遠盛開。那個鳳城河上的小船娘,會不會就是孔先生下一部戲的女主角?
因此,我們也可以在槳聲燈影的鳳城河上,模仿馬可·波羅贊美一句:“這條河不是很有名,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