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倩倩
千萬不要嚇唬孩子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開始琢磨:是不是在家里也“下個毒”,好讓孩子提高警惕?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先來聽聽小編的血淚史:
剛結(jié)婚那會兒,跟別人合租的房子。老公看我神經(jīng)大條,整天不知危險是啥,決定給我生動地上一課。某日出差回來,人家不打電話不開燈,把行李悄悄藏起來,自己貓到廚房,就等我回家,開門……燈還沒來得及打開,頓見一黑影“嗖”地從黑暗當中竄出來,將我撲倒在床。剎那間,我的心跳和血壓竄了過房頂。等緩過神來,老公解釋說這是在對我進行“安全教育“,我哪還聽進去?整個人早癱了。至此以后,我對這個“家”充滿了恐懼。好長一段時間,一到門口心就開始狂跳不止。進門第一件事,要把所有房間檢查一遍,衛(wèi)生間、廚房、床底、衣柜……即便確認安全,心依舊不敢完全放下。我那強大的安全感,在這一次驚嚇后,消失了。
所以,小編奉勸各位家長,千萬別干傻事。家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地方,如果把對家的安全感給破壞了,基本上,孩子的心就無處安放了。
如何跟孩子描繪將來的宿舍?
宿舍對孩子來說,是“家”,也是社會。既有著家的安全,又有著社會的危險。如何跟孩子描繪宿舍,需要把握好“度”。
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宿舍是一個新的“家”, 舍友親如兄弟姐妹,可即使這樣,也保不齊會有跟一些人合不來、會發(fā)生一些沖突、會有一些傷害,所以,也要學會保護自己。當然自我保護并不是把自己閉鎖起來,不跟人交流,或者整天帶著警惕的眼光審視周圍的人,學會愛自己,關(guān)心別人,才是保護自己的最好屏障。
愛自己、愛別人,是保護自己的最好屏障
學會了解并尊重彼此的邊界:每個人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邊界,比如在性別、飲食禁忌、身體接觸、情感空間、物品的使用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邊界設(shè)定。學會設(shè)定自己的邊界,同時尊重他人的邊界,可以更好的融洽生活。確定邊界的簡便方面:直接問對方“我這樣做,你有沒有感覺不舒服”?當然,平常的觀察也很重要。保持好奇心,就能對別人的邊界和喜好多一份了解。
尋找朋友,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tǒng):教孩子學會人際溝通,在新的環(huán)境里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能在需要時,互相幫助,這樣的支持系統(tǒng),會讓孩子受益無窮。但建立支持系統(tǒng)并非搞“小幫派”,尤其在宿舍當中,不能跟這個好不跟那個好,這可能會引起受排擠之人的“嫉妒之心”。平等待人最重要。
幫助他人,給予愛:努力讓孩子明白,幫助他人,有時看似好像多了麻煩、耽誤了時間,但能增強友誼,提高自己的價值感,更是在為自己儲存愛。
學會合理宣泄情緒:如果跟舍友鬧別扭了,想辦法盡快解決,不要讓情緒累積。多和對方說自己的感受,加強理解,而不要相互埋怨、指責。
學會求助:家長如果能讓孩子覺得:不管我說什么,家長都能理解,孩子才會愿意什么都和家長說,所以這個功課家長要做好。另外,要教會孩子跟老師求助,求助時不要抱怨、指責別人,說出自己的困惑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才會獲得更多的幫助。
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信息社會很發(fā)達,也不免部分違法分子利用隱私進行違法活動。所以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很重要,包括財物、銀行卡密碼、家庭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