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先就安全教育培訓對于煤炭企業(yè)生產管理的重要意義展開討論,分析煤炭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為煤炭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煤炭企業(yè) 安全培訓 問題 解決途徑
煤炭產業(yè)是我國的傳統(tǒng)產業(yè),其資源賦存依賴性強,分布不均衡。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工業(yè)經濟發(fā)展理念的制約,煤炭產業(yè)發(fā)展水平不高,加之“有水快流”、急功近利的掠奪式開采,采富棄貧、采主棄副,導致資源極大浪費。據統(tǒng)計,我國煤炭資源回收率平均不到40%,遠低于世界發(fā)達國家50%的水平。因而要很好地利用開發(fā)煤炭資源,發(fā)展煤炭產業(yè),就要有一大批有知識有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而煤炭企業(yè)又是高危行業(yè),對現場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專業(yè)操作技能要求較高,尤其對一線技工的操作規(guī)范以及安全防范知識的掌握要求更加嚴格。一項關于國內煤炭安全事故調查表明,由于人為誤操作或違規(guī)操作引發(fā)的安全事故超過90%。因此,針對廣大干部員工堅持強化安全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其安全操作技能,督促其樹立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對于改善當前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1 煤炭企業(yè)安全培訓的重要性
采煤業(yè)的生產發(fā)展一直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很多采煤企業(yè)對生產管理質量的控制較為松懈,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要取得實效,不斷縮小與大型采煤企業(yè)之間的差距,就應該完善裝備,科學管理,定期舉辦安全技術培訓活動,因為裝備是前提,管理是基礎,培訓最重要。
1.1 先進的裝備、科學地管理和高素質的從業(yè)人員是保證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三者缺一不可。對于采礦企業(yè)而言,技術、裝備的推陳出新,都是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綜合作用的結果,缺少高素質生產管理人員的規(guī)范操作,新的技術和裝備也如廢品一般失去利用價值,就無法轉換成先進的生產力,更新技術裝備后,煤企只需投入一定的時間和資金對工程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確保其熟練掌握設備的操作規(guī)范和安全技能知識,妥善處理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關系,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偠灾袑嵶龅揭?guī)范生產,提高煤炭生產的安全系數,不僅要確保資金到位,及時更新技術設備,而且要堅持強化生產人員特別是一線技工的安全教育培訓,糾正“三違”行為,確保每一位技術人員充分理解安全生產的必要性,熟悉安全操作規(guī)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思想覺悟,自覺遵守安全生產規(guī)程,杜絕違章作業(yè),從而嚴格控制煤炭生產安全管理質量,規(guī)避安全事故,從而提高安全技術培訓工作的實效性。
1.2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生產對于采礦生產管理而言意義重大,員工的安全技術培訓更是重中之重。它有助于增強員工的安全防范意識,規(guī)范其操作流程,是企業(yè)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
1.3 安全教育培訓是強化員工安全生產意識及其法制觀念的主要途徑。近年來采礦業(yè)發(fā)生的大多數安全事故,皆因技術工人不規(guī)范的操作行為所致,究其根源,首先是因為大多數一線員工專業(yè)水平較差,普遍缺乏安全防范意識,思想麻痹,甚至存在僥幸心理;其次由于受到專業(yè)水平的限制,大多數技術工人無法透徹理解安全操作規(guī)程,在生產過程中違章蠻干,加之煤礦企業(yè)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做得不到位,致使安全事故多發(fā)。
2 煤炭企業(yè)安全培訓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長期系統(tǒng)的工作計劃
在采煤企業(yè)中,雖然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都已明確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但在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具體執(zhí)行階段行動力較差,企業(yè)缺乏一套安全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大多數培訓活動是短期性、階段性的,下屬員工盲目執(zhí)行,企業(yè)內部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訓體系。目前教育培訓的側重點通常隨著動態(tài)的采礦信息隨時變動,短期性、階段性的培訓并不能解決實時變化的實際問題,而且安全生產意識的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就要長期堅持,不可能一蹴而就,不通過系統(tǒng)長期的教育是不可能短時間改變的。
2.2 安全培訓工作有些流于形式
由于生產工作壓力大,更由于員工頭腦中安全思想意識不盡到位等各方面原因,導致培訓工作一直浮于形式,實效性差。有的生產班組只將上級下達的教育培訓材料簡單地通讀一遍,會后上報隨意編造的會議記錄就算完成安全教育培訓;有的班組未組織員工學習安全操作規(guī)程就直接讓員工簽字草草了事;有的班組為應付安全知識考試,提前透題,敷衍了事等等。這些現象在實際生產中屢見不鮮,安全教育培訓最終的成效可想而知。
2.3 培訓內容與生產實踐多有脫節(jié)
現階段,有多家采煤企業(yè)的安全技術培訓只限于對相關煤炭安全法律、法規(guī)、文件通報和安全知識技能的書面式培訓,培訓形式單一,內容空洞,很難聯系實際情況,員工也倍感枯燥,甚至提不起興趣,普遍缺乏能動性,安全教育起不到應有的警示作用,使培訓效果也大打折扣。
3 針對煤炭企業(yè)安全培訓存在問題的解決途徑
3.1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3.1.1 增加互動式教學
針對礦企員工,適宜采用互動式培訓模式。在培訓活動中,應通過恰當的方式充分激發(fā)員工的學習熱情,逐步引導其解放思想,暢談技術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或成功的經驗等,隨后組織各生產班組就解決對策進行深入探討,教師答疑,以消除其困惑,強化其思維模式訓練,提高其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要集面授、研討、答疑、交流為一體,這是解決成人繼續(xù)教育枯燥、單調以致提不起興趣較好的方法。
3.1.2 加強案例式教學
案例教學,是通過把以往發(fā)生的事故進行重現,給員工以身臨其境之感,既生動,又容易取得實效。員工的大部分時間都忙于工作,學習時間有限,因此沒有太多的精力參與培訓活動。而且,員工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受專業(yè)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員工要充分掌握安全操作規(guī)程存在一定困難。采用傳統(tǒng)的理論式教學模式開展教育培訓收效甚微。而案例教學法比較直觀,它能引導員工獨立思考,充分發(fā)揮其能動性,逐步增進員工對安全生產知識的認識,進而全面提升其認知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增強安全培訓知識的生動性和記憶性。
3.2 建立健全安全培訓教育反饋機制
通過對員工相同的集體培訓后,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建立教育反饋作用機制就是用于及時準確地掌握具體教育效果以及鞏固以往教學的成果;及時糾正教育培訓工作中的錯誤與偏差。同時,根據反饋的信息對整體教育計劃進行修補與完善;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應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教育主題和培訓形式,要因人施教。這樣既可提高培訓者的主動性,又可有效地遏制整體培訓中學而無實的形式主義。
3.3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為安全培訓服務
充分運用計算機事故預想與處理仿真系統(tǒng),組織技術人員參與事故演練和技術講解,在相對活躍的氛圍中強化安全技能,提高培訓活動的實效性。此外,教育培訓應貼合實際,典型案例最好是員工身邊的事件或任務,這樣才能督促員工樹立高度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其事故防范及處理能力。在員工的安全意識、技術與生產實踐之間架起一座理性的橋梁。
4 結束語
總之,安全培訓工作是煤炭企業(yè)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國安全培訓教育較基礎教育而言,起步較晚,因而加強培訓工作的管理、規(guī)范培訓市場、提高培訓質量、完善培訓體系對我國安全培訓教育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認真履行好培訓工作的各項職能,將為全國安全形勢的好轉和煤炭企業(yè)安全生產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秦慶雪.煤炭企業(yè)安全教育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2).
[2]丁魁武.對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的探討[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1).
[3]高志揚.煤礦企業(yè)安全文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1(02).
作者簡介:劉曉晨(1981-),女,河南焦作人,工作方向:煤礦安全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