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群關系理論涉及到“什么是黨群關系,怎樣建設黨群關系”的問題。列寧一直十分重視通過維護良好的黨群關系來鞏固共產黨的領導,保障國家建設的順利推進。列寧認為,所謂黨群關系有兩層含義:一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二是共產黨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必須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同時,他還對怎樣建設黨群關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提出了建設黨群關系的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列寧;黨群關系;共產黨;人民群眾
中圖分類號:B0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3)07-0015-04
2013年6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要求扎實開展和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突顯了黨群關系這一歷史性課題在我黨黨建理論工作中顯著而重要的位置。
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是黨群關系理論發(fā)展的基礎。作為第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成功地完成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領袖,列寧曾緊密結合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實踐,對“什么是黨群關系,怎樣建設黨群關系”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他科學地闡釋了黨群關系的內涵,指出了建設和諧黨群關系的途徑和措施,為黨群關系的良性發(fā)展指出了方向,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黨群關系理論。
一、列寧黨群關系理論的科學內涵
列寧黨群關系理論有兩層內涵:人民群眾必須接受共產黨的領導,沒有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管理國家的目標就不能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就得不到維護和發(fā)展;共產黨必須聯系人民群眾,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出發(fā)的服務宗旨,這是黨的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
1.人民群眾必須接受共產黨的領導
第一,現代社會國家大體上都是由政黨領導的。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本質上是特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政黨圍繞國家政權展開政治活動。“在通常情況下,在多數場合,至少在現代的文明國家內,階級是由政黨來領導的?!奔词故窃谏鐣髁x國家里,“階級還存在,而且在任何地方,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都還要存在好多年”。因此,政黨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就俄國而言,當時正處在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初級階段過渡的最初階段。在這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否定政黨“就等于完全解除無產階級的武裝而有利于資產階級”,同時還要戰(zhàn)勝“舊社會的勢力和傳統(tǒng)”,這比要戰(zhàn)勝集中的大資產階級要困難得多。如果“沒有鐵一般的在斗爭中鍛煉出來的黨,沒有為本階級一切正直的人們所信賴的黨,沒有善于考察群眾情緒和影響群眾情緒的黨,要順利地進行這種斗爭是不可能的”。
第二,俄國的歷史文化條件決定了要實行政黨代表制,而不是人民直接管理制。列寧認為“布爾什維主義的實質,蘇維埃政權的實質”,就在于“把全部國家政權集中在被剝削勞動群眾的手里。由這些群眾自己來掌管政治即建設新社會的事業(yè)”。但是,“由于文化水平這樣低,蘇維埃雖然按黨綱規(guī)定是通過勞動者來實行管理的機關,而實際上卻是通過無產階級先進階層來為勞動者實行管理而不是通過勞動群眾來實行管理的機關”。因此,對于工會在國家權力體系中的作用,列寧指出:“如果我們說,不是黨而是工會自己來提人選和進行管理,這聽起來很民主,可能也會爭取到一些選票,但是不會長久。這只會葬送無產階級專政?!彼诙砉玻ú迹┑谑未泶髸线M一步強調:“不通過共產黨就不可能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只有工人階級的政黨,即共產黨,才能團結、教育和組織無產階級和全體勞動群眾的先鋒隊,而只有這個先鋒隊才能抵制這些群眾中不可避免的小資產階級動搖性,抵制無產階級中不可避免的種種行業(yè)狹隘性或行業(yè)偏見的傳統(tǒng)和惡習的復發(fā),并領導全體無產階級的一切聯合行動,也就是說在政治上領導無產階級,并且通過無產階級領導全體勞動群眾。不這樣,便不能實現無產階級專政。”
2.共產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
第一,人民群眾是共產黨執(zhí)政的基礎,是共產黨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列寧認為,無產階級是全體人民群眾中的一小部分,而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又只是無產階級中的一小部分,單靠無產階級先鋒隊的力量和智慧是無法完成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的。因此,必須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的唯物史觀,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和首創(chuàng)精神。
列寧認為“具有優(yōu)秀精神品質的是少數人,而決定歷史結局的卻是廣大群眾”。在他看來,“生氣勃勃的創(chuàng)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chuàng)立的”。沒有億萬群眾的高昂的勞動熱忱,沒有成千上萬個生產單位的首創(chuàng)精神,沒有各地方、各部門的積極奮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列寧指出,“現在最主要的任務之一,也許就是最主要的任務,是盡量廣泛地發(fā)揚工人以及一切被剝削勞動者在創(chuàng)造性的組織工作中所表現的這種獨創(chuàng)精神”。
在實行新經濟政策的過程中列寧堅持認為,只有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黨才能完成既定的國家建設目標?!皠趧尤罕姄碜o我們。我們的力量就在這里。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不可戰(zhàn)勝的根源就在這里?!彼€說:“無產階級的先進部隊,有組織的先鋒隊,一經同千百萬人聯系起來,就比它原來的人數強大幾十萬倍?!比绻伯a黨不能發(fā)動和帶領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那么黨的歷史使命就不可能完成。所以,“先鋒隊只有當它不脫離自己領導的群眾并真正引導全體群眾前進時,才能完成其先鋒隊的任務”。
第二,政權的建立和鞏固都要依靠人民群眾。只有獲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共產黨才能奪取和鞏固政權。布爾什維克黨從孱弱走向強大,最后奪取政權,無不是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取得的。列寧指出:“沒有絕大多數勞動者對自己的先鋒隊即無產階級的同情和支持,無產階級革命是不可能實現的?!绷袑幵诠伯a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前夕撰文指出:“如果我們黨沒有得到整個工人階級全心全意的擁護,就是說,沒有得到工人階級中所有一切善于思考、正直、有自我犧牲精神、有威信并且能帶領或吸引落后階層的人的全心全意的擁護,那么布爾什維克別說把政權保持兩年半,就是兩個半月也保持不住?!?920年10月,列寧在《關于專政問題的歷史》一文中指出:蘇維埃政權“依靠的是人民群眾。這就是這個新政權同過去一切舊政權的舊機關的基本區(qū)別……新政權是大多數人的專政,它完全是靠廣大群眾的信任,完全是靠不加任何限制、最廣泛、最有力地吸引全體群眾參加政權來維持的”。
只有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才能消滅官僚主義,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面對國內外復雜的形勢和艱巨的建設任務,當時的蘇維埃政權是一個“絕對強硬的政權,主張在一定的工作過程中,在履行純粹執(zhí)行的職能的一定時期實行個人獨裁”。所以,列寧對“現在有一種使蘇維埃成員變?yōu)椤h會議員或變?yōu)楣倭诺男≠Y產階級趨勢”深表憂慮。他提出,“必須吸引全體蘇維埃成員實際參加管理來防止這種趨勢?!敝挥屑訌娞K維埃和人民群眾之間“聯系的牢固性,以及這種聯系的靈活性和伸縮性”,才能“消除蘇維埃組織的官僚主義弊病”。
為此,列寧主張工作重心要下移,要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中去,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他指出:“在人民群眾中,我們畢竟是滄海一粟,只有我們正確地表達人民的想法,我們才能管理。否則共產黨就不能率領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就不能率領群眾,整個機器就要散架。”因此,共產黨只有通過深入到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深入到工作一線才能積累經驗和接受教育,只有了解人民群眾的想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黨才能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到那個時候,社會主義革命才可能鞏固,也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它才不可能不鞏固?!?/p>
一、維護黨群關系的途徑和措施
黨群關系的維系和發(fā)展在于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提高共產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構建黨群關系的雙向交流通道,促進黨群關系互動發(fā)展。
1.加強黨的建設,完善黨的領導
第一,要圍繞政治的中心任務開展黨建工作。在任何社會主義革命中,奪取政權之前最大的政治是無產階級領導人民群眾獲得政治自由和國家政權。而在奪取政權的任務解決之后,列寧強調必須“把創(chuàng)造高于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的根本任務提到首要地位,這個根本任務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了保證完成黨的根本任務,他主張對機關進行徹底清理,“盡量削減機關非絕對必要的一切”,“毫不留情地趕走多余的官員,壓縮編制,撤換不認真學習管理工作的共產黨員”,吸收社會精華進入黨政機關等。
第二,要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一是嚴把入口關,堅持黨員標準,嚴格入黨程序和條件。列寧對入黨介紹人的黨齡、黨員預備期都做了嚴格的限制和規(guī)定。二是加強對黨員的教育,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列寧號召全黨掀起學習熱潮,通過學習掌握經濟管理知識和科學技術知識。三是開展清黨工作。他說:“以健康的強有力的先進階級作為依靠的執(zhí)政黨,要善于清洗自己的隊伍”,“黨員數量上的這種減少意味著黨的力量和作用的大大增加?!?/p>
第三,發(fā)揚黨內民主,提高黨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提高黨員的執(zhí)行自覺性。列寧認為對于涉及重大問題的決策必須經全黨討論和爭論,“最好把一些不需要以秘密會議進行討論的問題向全體黨員公開,必須進一步采取適當的措施,使普通黨員能夠參加代表會議和全體會議旁聽”。這既能保證黨的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又能提高黨員執(zhí)行黨的決策的自覺性,從而提高黨的決策的執(zhí)行力。列寧說:“要真正民主地決定問題,必須讓該組織的全體黨員在選舉代表的同時就整個組織所關心的有爭議的問題都能人人獨立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只有在到會的全體黨員公開討論了這個問題以后,才有可能使每個黨員作出自覺而果斷的決定。”
2.黨必須制定符合人民群眾利益和要求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第一,不墨守馬克思主義的條條框框,大膽創(chuàng)新。既然社會主義不可能完全脫開資本主義的影響,那就要大膽地借鑒和引用資本主義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來創(chuàng)造更高的生產率。1918年,列寧在談到要借助外國資本時說,“如果我們不能實行租讓政策,不把外國資本吸收到租讓企業(yè)中來,那就根本談不上采取重大的、實際的措施來改善我們的經濟狀況”。“如果我們由于偏見而不能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那我們就會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困難,從而使蘇維埃政權的信譽掃地。你們知道,我們一定要實現這種改善”。
第二,要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提高黨的自我修正能力。從拒絕參加第一屆杜馬到所謂“被迫妥協”地參加第二、第三和第四屆杜馬的革命歷程,充分說明共產黨采取政策的靈活性以及很高的自我修正能力。列寧在總結軍事共產主義政策教訓時說:“這次失敗表現在:我們上層制定的經濟政策同下層脫節(jié),它沒有促成生產力的提高”,這是1921年春天遭受到的“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主要原因”。在嚴峻的形勢下,列寧堅決果斷地以新經濟政策代替余糧收集制,從而既維護了群眾的利益,又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
第三,切實維護廣大工農大眾的利益。一是盡可能地從大多數人的意愿和利益出發(fā)。在根據242份地方農民的委托書擬定并頒布《土地法令》一事上,黨內有同志提出反對意見,但列寧說:“我們既是民主政府,就不能漠視下層人民群眾的決定,即使我們并不同意”,“這個委托書的全部內容表達了全俄絕大多數覺悟農民的絕對意志,應立即宣布為臨時法律?!?918年,列寧在慶祝十月革命一周年講話中說:“這個委托書并不符合我們的觀點,這并不是共產主義。但我們并沒有強迫農民接受不符合他們的觀點而只符合我們的綱領的東西?!蓖?,列寧再次強調:“大多數人的意志永遠是必須執(zhí)行的,違背這種意志就等于叛變革命?!?/p>
二是要堅持“個人利益原則”,國家利益必須和個人利益相結合。列寧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總結指出:我們曾經以為靠激情和下命令的方式就能實現共產主義,但實踐結果證明我們錯了。實現共產主義要“靠同個人利益的結合,靠經濟核算”。在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必須改變“按共產主義的命令進行生產和分配”的辦法,“必須把國民經濟的一切大部門建立在同個人利益的結合上面”,“必須以同農民個人利益的結合為基礎”。為此,在新經濟政策中,政府“向作為商人的農民做了讓步,即向私人買賣的原則做了讓步”,并對蘇維埃機關各類部門的各類職員和企業(yè)及其工作人員實行獎金制度。列寧認為,進行“實物獎勵”是社會主義建設中“一項有極重要意義的制度”,它能夠“吸引人們參加勞動”,提高生產。
第四,反對黨員干部貪污受賄、以權謀利,與民爭利。列寧對黨員干部腐化墮落深惡痛絕,他把貪污受賄列為共產黨員面臨的三大敵人之一。1918年5月,當列寧得知莫斯科偵查委員會4名工作人員受賄案件中貪污腐敗分子最后僅獲刑半年,他十分生氣地說:“不槍斃這樣的受賄者,而判以輕得令人發(fā)笑的刑法,這對共產黨員和革命者來說是可恥的行為。”
列寧還認為,共產黨員必須有自我犧牲的精神,不能與民爭利。在《人民委員會關于高級職員和官員的薪金額的決定草案》中規(guī)定:“毫無例外地降低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私人機構和企業(yè)中的高級職員和官員的薪金”,“請各地方工農兵代表蘇維埃制定并實行革命措施對高級職員征收特別稅”,“委托財政部和各人民委員立即研究各部預算并削減一切過高的薪金和退休金”。
3.構筑黨聯系人民群眾的通道
列寧提出,“我們需要的是能夠經常同群眾保持真正的聯系的黨,善于領導這些群眾的黨”。如何構筑黨聯系群眾的通道?列寧提出以三個機構和一系列制度作為保障。
三個機構就是工會、非黨代表會議和蘇維埃。工會是黨和國家政權之間齒輪體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黨就是通過這個機構同本階級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非黨工農代表會議則可以“考察群眾的情緒,接近群眾,答復群眾的要求,從群眾當中提拔優(yōu)秀的人才來擔任公職等等”,以此“廣泛地吸引非黨人員參加工作”,并“真正使廣大的非黨群眾關心工作”;蘇維埃政權是根據人民的革命經驗建立的,是人民群眾“自己管理自己”的政權,“是群眾立即開始學習管理國家和組織全國范圍的生產的機構”。
密切黨群關系的制度主要包括:(1)工作報告制度。列寧要求:“不僅定期召開工農群眾的全體會議,而且定期收集所有負責的公職人員向工農群眾所做的切實的工作報告。這樣的工作報告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使廣大非黨工人和農民有機會對蘇維埃機關及其工作提出批評?!保?)信訪制度。列寧提出:“每個蘇維埃機關,都要張貼接待群眾來訪日期和時間的告示……,接待室必須設在可以自由出入、根本不需要什么出入證的地方。”“勞動、國家監(jiān)察、司法等人民委員部必須在各地設立星期日也保證接待的問事處……,這些問事處不僅必須吸收一切加入蘇維埃的黨派的代表以及沒有加入政府的黨派來參加,而且必須吸收非黨的工會和非黨的知識分子聯合會的代表參加?!保?)領導視察制度。列寧在《關于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和主席的工作制度的建議》一文中說:“每位副主席每周‘下底層時間不得少于兩小時,親自對機關上層和基層五花八門的各個部分,而且是最意想不到的部分進行考察?!彼€要求瞿魯巴和李可夫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下到基層親自檢查,要“尋根究底,誘導他們,教導他們,狠狠剋他們”。
列寧黨群關系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黨群關系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無論國際國內形勢如何復雜多變,只要充分發(fā)揮好密切聯系群眾的這個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我們黨就能夠克難攻堅、永葆生命活力。
作者簡介:黃勇,男,1971年生,湖南永順人,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責任編輯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