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宏亮
摘 要: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的產生,我們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尤為突出,并且需要我們創(chuàng)造有效的教學,使得課堂教學發(fā)生本質變化。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式對于現(xiàn)行的教學來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方式。要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式對學生進行基礎訓練,以此提高訓練質量。
關鍵詞: 高中體育教學 體育特長生 訓練方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高考所選擇的考核方式不斷發(fā)生變化。除了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數(shù)理化外,體育也被我們作為考核的內容。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體育是一門相對容易提分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對高考生進行體質訓練,以確保學生得到好的成績,本文對提高高考體育的訓練方式進行闡述。
一、教師要尊重學生,增強學生的信心
高中生思想比較簡單,不明白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但是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成人對學生的日常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老師總是批評學生,并且運用一些不夠恰當?shù)慕虒W方式,將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所以教師應該用自己真摯的愛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學生偶爾犯錯誤,有點小問題,老師應該耐心地教,告訴學生做錯了,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找出自己的錯誤,并且加以改正。尊重學生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而且能夠讓學生保持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更應該尊重他人,正確引導學生。教師對學生如果足夠尊重的話,就能夠讓學生更從容自定,培養(yǎng)學生自身對于體育課堂學習的興趣。
二、教師要提高教學的質量,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體育教育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無聊的教育,甚至被學校的一些學生說成是無聊的課堂,一般老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并且沒有先進的設備讓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不夠濃厚,這就阻礙了體育課堂的進一步發(fā)展。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不斷地創(chuàng)設足夠的空間,運用一些新穎的教具,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的環(huán)境。學生對所有事物都充滿好奇和新鮮感,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的設備,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更好地鍛煉。
三、三教師應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這一現(xiàn)象使得家長對孩子們抱有各種各樣的希望,導致學生壓力相當大。體育教學是一種很有趣的過程,學生可以釋放自己心中的壓力,可以盡情地玩。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強化教學方式,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且讓體育教學事業(yè)不斷完善。
四、整體性地提高我們的教學實力
要全方位、多層次地構建一系列的內部通信系統(tǒng),并且加強內部通信系統(tǒng)的建立、溝通和合作,為體育的教學和體育教師的研究活動提供平臺。目前,高中體育教學與研究的幾個方面大多是不斷規(guī)范和完善的內部通信系統(tǒng),例如:集體教學系統(tǒng)、集體備課系統(tǒng)、顯示系統(tǒng)、開放的課堂講座、課程評價體系、教師幫帶制度。通過一系列標準化的內部溝通活動的實施,為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展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讓高中體育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發(fā)展自己,不斷地促進自身能力的提高,進一步加強教學能力的提升,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
五、端正學生的思想,加強學生的紀律
對于高中生來說,如果要有效地提高體育成績,那么必須對體育生進行系統(tǒng)性、全面性的專業(yè)化訓練,確保學生有充足的訓練時間,所以體育課必須抓緊和抓早。
在高中新學期到來之際,每個學生基本上都已經確定了自己所要報考的方向,因此,在第一個學期就應該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訓練,端正學生吃苦耐勞的思想,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在鍛煉中將面臨的一系列困難,明確自己在訓練中要有什么樣的成就,在高考的時候需要考取什么樣的分數(shù)。要把體育和健康的思想逐步引入訓練中,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讓學生為自己制定一個短期目標,作為備考生,只有不斷實現(xiàn)目標才能夠飛速提升訓練效率,同時解決學生在紀律上的問題,讓學生嚴格地控制自己,要求自己,把握自己。對于學生來說,訓練程度直接影響成績,所以,我們必須正視這一問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強化自身,從而提高自身的體育成績,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調整與保持,促進訓練質量的提高。
六、結語
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課堂的實質是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得當,如果教師能夠掌握體育教學中的規(guī)律,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開展教學,那么學生的收獲將超出預期。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已經成了我們不能忽視的教學方式,我們要運用多樣性教學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方式,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高榮.中國哲學式教育.滁州學院學,2006.9.
[2]鐘祖榮.教育觀之我見[J].中小學管理,1998.02(21).
[3]陳奇娟.梁漱溟教育觀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教育評論,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