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冉
文學更多地供大眾消遣,而不是讓每個人的閱讀都上升到哲學高度。嚴肅的作品有人看,但人數(shù)不多,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個客觀表現(xiàn)。
近日,《收獲》雜志再度捧回“上海市著名商標”大匾,這已是該雜志連續(xù)四屆獲此殊榮。作為一本純文學雜志,《收獲》在市場上的求生可謂步步艱辛,它的發(fā)展軌跡折射了我國當前純文學期刊的艱難處境。
如今不是文學期刊的黃金年代。讀者越來越少,印數(shù)越來越少,市場越來越少,誰都看得出來,《收獲》的成功是孤立而執(zhí)拗的。“就像潮水退去,留在沙灘上擱淺在那里”,純文學期刊日漸式微,無論是社會影響還是經(jīng)濟效益都呈江河日下之勢。大部分文學期刊的編輯成了“沙灘上”孤獨的守望者。
有人將“文學期刊的沒落”簡單等同于“純文學的沒落”,造成這個誤區(qū)的主要原因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幾年里,文學承擔了很多社會功能,不少社會問題、大眾訴求都通過文學作品表達和體現(xiàn),從而出現(xiàn)了“傷痕文學”“改革文學”“尋根文學”。這些文學類型都從社會學角度推動了社會進步,同時營造出一種文學的“假性繁榮”。從某種意義上說,80年代的文學承擔著改革開放的啟蒙作用,雖然當時一本文學期刊的發(fā)行量可以達到200萬份,但這絕不只是文學藝術之功。
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有那么多文學期刊。每個省、每個地級市,甚至一些縣都有自己的純文學刊物。法國有400種文學刊物,最大的一家發(fā)行量才1500份;美國甚至沒有純文學雜志,都是在綜合性雜志上刊登文學作品,《紐約客》上通常是兩個短篇小說加上幾首詩歌;英國的純文學期刊《格蘭塔》,也不過5萬份的銷量。從這個角度看,擁有《收獲》《人民文學》《十月》《當代》等銷量過萬份期刊的我國的純文學,不但可以說沒有沒落,反而還很繁榮。
作家張煒認為,純文學作品的門檻很高,純文學閱讀是有條件的。高聳的閱讀門檻和快速豐富的文學消費、文化消費形成巨大的勢差。在眾多眼花繚亂的網(wǎng)絡、電子文化產(chǎn)品中,純文學刊物和圖書無疑都是處于弱勢的,這是文化氛圍改變的必然結果。文學更多地供大眾消遣,而不是讓每個人的閱讀都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從這個角度講,很多文學期刊被“大浪淘沙”,但我們并沒有失去純文學。
編輯/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