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平
關于修道的頓漸之爭是由來已久,特別是到南北朝時達摩西來創(chuàng)禪宗,倡導“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直指人心以頓悟成佛為宗旨,分歧則更為激烈。頓悟,追究歷史當起于釋迦摩尼佛在一次靈山法會上的“拈花微笑”。眾弟子皆不解其意,唯迦葉破顏一笑。釋迦摩尼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今付于汝?!边@便是以心傳心,頓悟之公案。佛祖講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修道中的綱領,也便是速成之道頓悟法門的依據(jù)。
達摩大師在要回國之前問弟子們對他的佛法有何體悟時,獨有其徒弟慧可,只是跪拜而不語。達摩便對他說:“你得了我佛法的真髓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
為什么迦葉和慧可對老師的提問都默然不語,卻都得到了肯定和表揚,并授以接班人之榮譽,這讓外行人都頗為驚詫不解。而下邊的二位禪師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黃柏禪師說佛及達摩大師“唯說一心,唯傳一法,以佛傳佛,不說余佛,以法傳法,不說余法。法即不可說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凈心也,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即心即佛”,“若直下見此意,即頓超三乘一切諸法”。
贊寧禪師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也,此乃乘方便波羅蜜,徑直而度,免無量之迂回焉”,“若頓悟自心本來清凈,原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也。”
佛祖也好,達摩也罷,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萬卷佛法其精髓就是首先要直接證悟自己的“妙明真心”便可事半功倍。明心而見性,見性即見道,得道則法力無邊,而修成正果?!叭舸诵耐?,別有一法,便是魔說”,故“佛佛祖祖,不立文字,以心傳心”而妙明真心的實相則是不可言說的“空寂圓明”,對這個心物一元,絕對的本體是無法用相對的語言來闡述的。故迦葉只微笑不語,慧可只跪拜而不言,便是最好的回答。老師對接班人的考試合格了,以心傳心,徒弟們也頓悟了。
對佛法實質的體悟在六祖慧能與神秀的詩詞中也較出了高下。神秀認為對本心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而六祖則明確地指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對妙明本心,神秀還停留在“有”上,而六祖慧能已認識妙明本心是“空明寂靜”,是“無”。神秀對見到本心要通過有為的手段,而慧能則認為只須無為,當下便是,故五祖偷傳衣缽予慧能。修佛的初級階段是需要有為,無論性功還是命功,所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對的,神秀沒有錯。沒有氣的開發(fā)與積累,要想得禪定,那是白日做夢;但到了偶見心性,神氣已能合一了,則必須通過無為才能證悟本心。這個階段慧能是對的。這就像一個人想要入睡,如果通過有為的方法去排除雜念,即“時時勤拂拭”,那么肯定適得其反,你今晚非得失眠不可,進入禪定也是同樣的道理?!氨緛頍o一物”,什么妄念也留不住,何苦“勤拂拭呢”?
特別要指出的是,禪宗之所以被稱作頓悟法門,在佛門中獨立一派,就在于他不講佛法中“四禪八定”的漸次修為程序,而直接深入到第八識的本性處去修。故稱為“頓”。要注意的是,在這里“漸次”與“漸修”不完全是一回事。很多學禪宗的人誤把“直指人心,不論漸次”當作了不需漸修,這就大錯特錯了?!安徽摑u次”是指不需要考慮什么四禪八定,一層層逐次前進,可以直至空性,只要似照非照這種狀態(tài)入定就可以了。但要知道,要使這種空定境界成為自然,是需要很長時日的,否則就談不上“明心見性”。也就是說頓悟也需要漸修的量變過程,并非一蹴而就,這是其一。
其二,佛教內部其它門派認為,見性很難,只有成功得道后才可以,而禪宗則認為“念頭斷處,當下即是”,“一念不生,靈明一覺”則是自性,這也便是禪宗的“直指人心”之意。既然見性如此容易,為什么不能立即得道成功呢?這是因為在“當下即是”之際,也是“當下即逝”之時,猶如浪中石,時隱時現(xiàn)。故有的人只當了1秒鐘、或1分鐘的佛。所以,這就需要由這個“空性”的境界,自然地入于定中,久而久之根塵頓斷,徹見本性,真正的證道得道。
其三,禪宗書籍上的通過“參話頭”、“打機鋒”、“參公案”而稱之的開悟,并非是真正的頓悟,而只是明白了自己的本性是什么而已,并沒有真正把握住自己的本性。很多不明究理的人誤把“參話頭”偶然見性的一霎那當作了真正頓悟,如果耍耍嘴皮子,就能得道這么簡單,那么這滿大街都是佛了。正如南懷瑾所言:“如果單純講頓悟,不講禪定就會把‘禪悟變成了‘禪誤”。禪宗就會變成“口頭禪”、“狂禪”了。所以頓悟離不開漸修的禪定,但漸修也必須盡快地、不失時機地,早一步進入頓悟,少在第六識和第七識上做文章,多在第八識上下功夫。明朝的憨山大師云:“禪為頓中之漸”,“知此不可執(zhí)一而論,雖頓悟,而不廢漸修,佛祖之心,本無二也”。
即使頓悟明心見性了,也僅是得到一個法身而已,因為這只是狹義上的頓悟。相對大道來說,僅是一半功夫,而“報身”、“化身”還有待于去努力證得。也就是說,頓悟后也仍需漸修,性功頓悟了,命功還必須得補課。所以宋朝僧人薛道光在大徹大悟后,又改為修道,去了命功。而道家則是了命后再接著去了性,即“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是也。雖說修道是性命雙修,但不同階段仍是有一個側重面。故達摩大師在遺言中說:“吾滅后……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备驹蚓褪菍嵭拚呱倭恕?/p>
禪宗原本是講給上根之人聽的快速法門,結果很多人理解錯誤,致使禪宗從唐宋后便走向衰敗,實是可嘆之極。審視整個禪宗,實際上提出并解決了三個問題——一是抓住修道中“心”的主要矛盾,可以事半功倍;二是要認清自己的真心本性;三是如何證悟到你的本心而得道。那么如何才能通過頓悟去加快自己的修道步伐呢?“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而真正有效的是必須得通過息道的鍛煉,進入到不呼不吸的“真息”中去,才會一念不生,本心自見,頓悟才有了實實在在的可切入的落腳點。從禪宗來說,既是“念頭斷處,當下即是”狀態(tài);從密宗來講則是“徹卻”狀態(tài),即妄念立斷之意;從凈土宗來講,是念佛念到“念而無念”的三昧狀態(tài);從道家來說,則是“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的空明狀態(tài);從儒家來說,則是“喜怒哀樂未發(fā)”念頭前的無念狀態(tài),從數(shù)學上說,則是數(shù)軸上正負數(shù)的中間“零”狀態(tài);從哲學上說,則是“陰陽的交合狀態(tài)”,“矛盾的統(tǒng)一對立狀態(tài)?!惫玛帯⒐玛栒叨疾粫嬖谂c得道。
這便是佛祖所說的“正法眼藏”。當你抓住了這個“正法眼”,空有不住,任運自然于這個妙心的空靈上進入甚深禪定而達到“能所雙亡,根塵脫落”,身心皆忘,虛空粉碎,頓悟則成矣。
當佛涅槃后,眾弟子們?yōu)榱撕霌P佛法便集結在一起,想把佛生前所說的大法予以整理,以備流傳于后世。但因佛的弟弟阿難諸漏未盡,功力欠佳,所以佛的接班人迦葉便攆了他出去,認為他沒有資格參加這一項重大的活動。當時阿難覺得萬分恥辱和慚愧,并痛哭哀求,但迦葉堅決不允,并說除非你得道成功便可參加。這一激,阿難便下決心抓緊練功,進入禪定。一天當后半夜,疲憊不堪時,在這恍恍惚惚之中,便豁然開悟了,進入了甚深金剛定,破一切煩惱,證得大阿羅漢果。為什么他七天前還未得道,現(xiàn)在卻頓悟成佛了呢?這就證明了我前邊所講的,他進入了佛所說的正法眼中,在“妙明真心”中與道合一,開悟了。當然七天也是一個生命的周期。我們下面可來分析—下阿難開悟的原因:
1.阿難有多年的禪定基礎,也就是漸修的功力,精氣充足?!靶臍獠欢闭侵复硕?。
2.關鍵一點是,當他在“似睡非睡”若有若無之際,這正是陰陽交合之時,他切入走進大道之門,在“零”的狀態(tài)中見性了,由此而入禪定,然后又達到了“能所雙亡”,證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頓悟了。
3.他的內心深處被迦葉擊中痛處,即第八識被觸動,知恥而后勇,他才真的發(fā)心練功了。一坐數(shù)日,不開悟便不起身,心不真動,他不會得道。所以佛學中有“真信”才能得救,“真信”才能長功的說法。如若是半信半疑,他絕不會頓悟而得道的。人間很多奇跡都是在真情激發(fā)后產(chǎn)生的,所以當深層意識真動起來,其威力是無比的,不可思議的。
阿難得道的例子告訴我們,有了漸修禪定的基礎后,就不要再在身體中的氣、脈、光上過多地做文章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心性的修為上,回光返照就可以事半功倍,頓超直入而悟道得道。這是禪宗的精髓,而道家更是這樣的見地,黃帝的老師廣成子早就明確地說過:“至道之精窈窕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保持寧寂清靜”,后世丹經(jīng)也說道:“人心若干天心合,顛倒陰陽只片時”,“金丹之功成于片時,不可執(zhí)九載三年之日程”,“不識神仙術,金丹頃刻功”。
道家認為,上品丹法從心性上著眼,“以神入于虛無中,不著色,不著空,空色兩忘,久之渾然融化,連虛無二字亦用不著”,“直悟先天,乃由中道入手,舍棄陰陽動靜之執(zhí)著,頓超直超”。七日之內便可得道,這便是中黃直透的道家頓悟法門。如果漸修則需十幾年的功夫,即“百日筑基”、“十月懷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儒家也是如此講頓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兑捉?jīng)》曰:“退藏于密”,密在何處,不是身上某些穴竅,而是密到空無所有,“一念不生”之處。朱熹曾寫過一首詩:“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蔽艺J為這正是對頓悟的最好注解。平時里沒有“見性”,故辦任何事,單用六根中任何一根都很費力,故“向來枉費推移力”,但一旦明心見性了,見性即見道,各種神通橫生了,便會心想事成,“此日中流自在行”。也正如六組所言,人心便可“自足一切”,“能生萬法”。辦任何事都變得那么輕松,就像是很多科學家、軍事家及藝術家,一瞬間便會暴發(fā)出很多奇跡。很多人不解,便稱之為靈感,在佛學來說這便是頓悟的效果。因為肉團心與本心是體用一源的,所以只要機緣巧合,“念頭斷處”頓悟,奇跡就可能發(fā)生。為什么人之心性會“自足一切”呢?原因就是通了道,這就仿佛當鑿通了泉眼后,甘甜的清水便會自動從地下噴涌而出。無奈“業(yè)障眾生,玄關緊閉,識鎖難開”,與道隔絕,所以人的能力極其有限。
儒家、佛家、道家把主要精力和主攻方向都放到了“心性深處”上,舍此一律都稱之為旁門左道或外道。清朝朱云陽在《參同契闡幽》云:“三教根源,同一金性,外此即墮旁蹊曲徑矣。”所以,三家本一家,何必分彼此。在三教中競高論低者,唯庸人自鬧而已。
有的人說佛祖在《楞嚴經(jīng)》中批判了十種神仙,這不是在批判道家嗎?這又作何解釋?我想引用南懷瑾的一段話便可明了一一“對于十種仙,只說不得正覺,所以就走入仙道。我常說佛只講了一半,假定十種仙又得正覺,那是否會成佛呢?后半截佛沒有說的話,就等你自己去研究”,所以“依文解義,三世佛冤”。我們后世學者,不能被文字所束縛,要學習佛學的精神要旨,這才叫做善于學習,否則就是咬文嚼字讀死書,自誤而誤人。因此,有些人持道不如佛之觀點,可以休矣。佛講的“正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就是道家所說的“無極”態(tài),儒家所講的“中庸”態(tài),三教一如。進入這種狀態(tài)都可以達到頓悟。性命雙修,以心性為主,頓漸相依,以頓悟為要,這才是頓悟法門的真正主旨。
修道應分三個過程:第一,必須得“見道”。這是修道之“入處”,即念頭斷處,悟見本性,陰陽交合的“正法眼”。正如五祖所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乃第六識“所念”的各種妄念一定要通過“心一境性”的手段空掉;第二,見道后必須“修道”。此乃修道之“煉處”,即甚深禪定,在空性中,空有不住,迥脫塵根,真正忘我。即第七識“能念”之心也徹底地空掉了;第三,是證道。此乃修道之“了處”。大地平沉,虛空粉碎,禪宗稱之為“啐地絕”,“爆地斷”,洞明自己,了然宇宙。即“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明心見性,頓悟了。上根之人完全可以直接進入“念頭斷處,當下即是”直奔八識以此而修。這三個過程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中下根之人,相對時間要長。憨山禪師云:“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單單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與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將去。若功夫到處,自然得見本來面目,何須早計?”這是狹義上的頓悟,如果從廣義上來講,真正意義上的頓悟應是性命功夫全部成功,大徹大悟。所以頓悟后還要時時刻刻韜晦修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磨練自己。正如懶融禪師所言:“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圓覺經(jīng)》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華嚴經(jīng)》云:“事事無礙法界”,即一切時,一切事,無不處于定中,在定中去應對日常紛亂的生活與工作。這也正是道家魏伯陽說的“常應常靜,不出規(guī)中”,也是呂洞賓所言“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之意,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成熟地處于自性中。
由于禪宗講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所以后世很多人是無法了解禪宗全貌的,于是,就難免造成誤解,認為頓悟修道可以不經(jīng)艱苦修行,就可以一舉而得道。其實不然,如:雪峰、玄沙二位禪師修定二十年,坐破了七個蒲團;志勤禪師是用了三十年。他們都是經(jīng)過長期艱苦的修煉才最后頓悟大道。就拿禪宗四祖道信來說吧,他曾六十年長坐不臥修習禪定,這是為什么呢?而達摩一百二十歲西來,一百五十歲回歸,其中也曾面壁九年,這又何為呢?所以修道無論是從心入手,還是從氣入手,都逃不過性命雙修的過程?!靶臍獠欢边@是真理,單純地講心,單純地講氣,都不符合辨證法。但身心相比,心是主宰者,神氣相比神乃是主導;性命相較,性是根本。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頓悟,否則藏密不會稱禪宗為“大密宗”,無音老人講“最高深的密宗就是禪,禪是無上密,是最高層次的秘法,禪與密沒有兩樣”,“大手印”與禪宗是如出一轍,主攻心性,以求頓悟。故有人講,達摩離開少林寺后便到西藏傳法去了。此事的真?zhèn)尾粚儆谖覀兛疾熘孛艿淖罡叱删汀按笫钟 迸c禪宗無異,這確是事實。在這里我想借用文學語言來概括一下整個頓悟的修道過程:“若有若無云霧中,飛波涌足下平,峽谷虛空留不住,直濟滄海皓月明?!?/p>
“人心自足一切”,普通人可以有精神上的強大反作用力,用佛學語言講即第六識的反作用力,所以,可以產(chǎn)生以弱勝強,以小勝大的效果。但修道者則可以利用第七識和第八識更強大的反作用力,因此,可以產(chǎn)生許多人類無法理解的奇跡。這一切便是佛學、道學、儒學所要研究的終極目標與真正意義,為的是讓人們從愚昧平庸中走出來,成為自己的真正主人,把握自己的生命,變成大智大慧、德才兼?zhèn)涞氖ト耍瑥亩ピ旄S谌祟?,而絕不是讓你去搞封建迷信。正如禪宗所云:“有佛處急走過,無佛處莫停留”,“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沒有宗教的形式”。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心即佛”,你本身就是佛,只是未被開發(fā),未見本性而已。所以,一定要在自己的心靈深處狠下功夫,才能盡快得道。(《楞嚴經(jīng)》云:“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虛空大地,成是妙明真心中物”,這便是“海湛空碧”、“雪月交輝”,頓悟自性后“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之境界。不用一絲妄念思慮,整個宇宙,遍周法界便歷歷在目,了然于心。這也正是佛所說的“般若正智”,“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