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智濤,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對象,鹽城市名教師,東臺市實驗中學副校長。在省級以上報刊發(fā)表論文78篇,主編、參編語文教學輔導類書籍28本,主持或參與過多項國家級、省級教學研究課題。
霧,一直給人以夢幻的感覺。輕紗縹緲,云氣彌散,一切自然的景物在這朦朧的世界里若隱若現(xiàn),空靈唯美。
海邊的霧氣清新而潔凈,夾雜著東方的魚肚白逐漸消散;山間的霧氣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厚積,云霧相接處融為一體;城市的霧氣在樓宇間游走,隨著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慢慢掀起它的輕紗……于是,在文學的世界中,人們創(chuàng)造出騰云駕霧、吞云吐霧、云霧迷蒙等美妙的詞語,表現(xiàn)霧飄逸朦朧、撲朔迷離的特點,表達對霧的美麗遐想。不僅如此,文人墨客更賦予了它豐富的內(nèi)涵:將世界的變幻莫測比作霧,將人間的紛擾比作霧,將情感的虛幻比作霧……在霧里,我們看花聽海,辨識世界,尋找精神的家園。
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萬事萬物都在發(fā)展變化,那些曾經(jīng)的美好隨著環(huán)境的破壞已經(jīng)逐漸遠離了我們的生活。濃重的霧霾已使得霧——這個昔日充滿詩意的美好意象衍變成了可怕的妖魔,成為人們生活中迫切需要遏制的對象。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它的存在和變化,警醒自己應當保護環(huán)境,呵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本期特邀主持:樊智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