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紅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教師壟斷整體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的發(fā)揮,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在學習中,小組成員的組合要怎樣才能達到有凝聚力、共同促進呢?長期以來關于同伴互教活動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學業(yè)成績方面,教者與被教者都能從中受益。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愿的原則下,根據(jù)成員在性別、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每個小組一般由4人組成,每個小組都有優(yōu)等生1名、中等生2名和學困生1名,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nèi)還設有不同的角色,不定期地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并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nèi)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班上的一位“學困生”在小組長的幫助下,一步步的努力跟著大家在前進,學習的積極性也高了許多。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引導學生預習課本內(nèi)容提出問題,因為疑是學習的第一步,俗語有:學貴有疑。尤其是在學生不能提出問題時教師要設置問題幫助學生思考。如,在教學《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一課時,我設置了三個大問題:“呼吸道僅僅是呼吸的通道保證氣流的通暢嗎?還有哪些作用?這些作用是如何實現(xiàn)的?”“有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人體就能完全避免空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危害嗎?為什么?誰來談談你所查閱到的有關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由細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是怎樣傳播的?敘述這些致病的微生物從外界到達發(fā)病部位的‘旅程?!比缓笳埿〗M討論問題并自由選擇展示討論最成熟的答案。這樣,既給了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又給了他們自由選擇內(nèi)容和活動的空間,使學生明白怎樣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可以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價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評價的內(nèi)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xiàn)、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tài)度、能力的變化。在觀看完《溺水急救》的動畫后有學生提出疑問:“為什么要及時地排除胃內(nèi)的積水?”及時肯定學生的仔細,并提出針對性的問題。然后把問題拋給學生,這時,有幾個學生早已按捺不住回答道:“當然是因為積水有細菌會發(fā)生腸道感染”。通過學生互評給予肯定。通過多種評價使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fā)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fā)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對于小組合作在課堂活動中的有效性,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量與分析:(1)小組成員的組合。(2)小組成員應答的積極性。(3)小組成員能否提出自己的問題。(4)教師設置問題的難易程度。比如,在問題的設置上,有些題目可以由學生自主通過閱讀課本自行解決,比如,“痰是怎樣產(chǎn)生的?為什么不要隨地吐痰?”有難度的問題如“由細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是怎樣傳播的?敘述這些致病的微生物從外界到達發(fā)病部位的‘旅程。”可以設計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分析。這樣小組合作的目的性更明確,效果也更顯著。在這節(jié)課上小組合作明顯興致更高,有的小組參與度非常高,小組成員發(fā)言達四次之多,而且出現(xiàn)了兩次小組提問的情況。但是我們也看到有一兩個小組的同學并不積極,仍然需要不斷地探討小組合作成員組合的合理性以及教師問題設置與引導興趣激發(fā)等多方面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能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氛圍,為每個學生個體提供更多的機遇。但是在討論時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疑難點,同時還需要對個別小組進行簡要的點撥,這就需要教師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很快地處理各種信息并作出及時的應對。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需要預設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加強自身的文化積淀,提高自身的專業(yè)修養(yǎng)。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中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