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紅波
近年來,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得到了大家的高度關注。能否有效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關系到是否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不斷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實踐能力。但是,首要的問題是要準確理解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本旨所在,才能真正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過程有機轉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以任務為載體的良性互動過程,以教促學,以學助教,教學相長。這里就涉及三個問題:
1.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定位。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唐代韓愈在《師說》中對“師者”的界定就是“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梢姡皞鞯?、授業(yè)、解惑”,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教師在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角色定位就是:引導,但決不抹殺學生的個性和主動性。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實現(xiàn)對知識的追求,既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予以把握,更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富有針對性的引導,不斷培養(yǎng)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的教學理念,突出強調(diào)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設計不同的任務活動,通過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完成任務,從而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提高其學習和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同時,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努力處理好個體學習與整體學習的關系。既要以整體進步促進個體進步,更要將個體進步融入整體進步。另外,高度尊重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定位,還必須改變以往對學生以成績優(yōu)劣為單一量化指標的學生評價體系,逐步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良好心態(tài),讓學生徹底擺脫“分數(shù)至上”的自我評價誤區(qū)。
2.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必須準確把握教師的職責定位。
學生對于語言的認知多數(shù)來自于教師的引導。教師只有將自身的職責始終定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引導,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對語言的興趣,提高學生接受能力,保證學生學習效果。任務型教學模式,其根本出發(fā)點即在于通過教師引導,利用所設計的任務來調(diào)動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感知能力。當然,如何通過任務型教學模式來引導、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一方面,教師要具備良好的知識素養(yǎng)。任務型教學是一種開放型教學模式,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充實自身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才能將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應有效果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備課內(nèi)容和分析講解必須充分、細致。否則,學生對于教學內(nèi)容只能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無法理解。相反,還可能對這種教學模式產(chǎn)生壓力感和反感,進而形成厭學情緒。同時,要及時捕捉學生對教學過程的情緒反應并及時進行適當調(diào)整,以保證教師的引導職責落實到位。當然,學習語言的根本目的在于運用。任何形式的英語教學,都必須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用性。教師通過將生活中的問題引入英語教學中,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進步,真正促進學生靈活掌握語言技巧。
3.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必須加強教學過程的雙向互動。
初中英語教學是將學生引入英語學習的基礎一環(huán),在此階段培養(yǎng)學生認知學習的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對于以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至關重要。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一改過去單純強調(diào)教師講解的“填鴨式”教學,目的在于找出適合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雙向互動的最佳路徑,把師生互動產(chǎn)生的積極效果最大化,實現(xiàn)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和教師傳授知識能力的雙重提高。把握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應有定位的關鍵就是要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畢竟,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這一有機整體的兩面,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是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且,教學過程不可能一成不變。從理論上深入研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既能保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又能調(diào)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實現(xiàn)知識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傳輸與接受的良性互動。把英語教學過程轉變?yōu)榻處熍c學生之間交流的過程,是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強調(diào)任務型教學模式中的師生互動,同時兼顧教師職責發(fā)揮與學生能動性培養(yǎng)這兩方面內(nèi)容,能夠在準確把握任務型教學模式實質內(nèi)涵的情況下,真正將這種教學模式切實運用到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認知能力,將成績和能力的雙重提高協(xié)調(diào)到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上來。
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把握好學生、教師和教學過程三者之間的關系,設計好、運用好、發(fā)展好任務型教學模式,需要不斷的探索。但無論如何,只有把學生、教師和教學過程的應有定位在教學實踐中落到實處,才能通過不斷改進的教學方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并最終形成教學相長的長效教學機制。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