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龍
在截拳道訓練體系中本來沒有任何套路,李小龍在1966年4月寫給木村的一封信中曾經(jīng)提到過,一些武師的招式與技巧只是令人失望的條條框框,它們會誤導學生,都遠離了武術的真諦,這種訓練會固化和限制原本自由流暢的東西。拋開神秘性而言,練習那些招式真的沒有太大的用處,到真正比武時,一切都是不固定的,絕對是活的。李小龍早年的時候,練習過詠春拳的三個套路,分別是小念頭、尋橋、標指。這三個套路,每一個都是為訓練達到一種目的而練習,如小念頭是基本入門的東西,主要是要讓習練者可以靜下來找自己的中路,它多以攤手等手法找自己與對手的中線,就是守中用中的意思。幾節(jié)動作練習中,攤手圈手較多,而且沒有什么步法的移動,只是在原地練習手上動作,在練習的過程中通過很慢的節(jié)奏練習,又可以將馬步一并練習了,可謂是一舉兩得。詠春拳的這三個套路,都有訓練左右平衡性的目的在里面,左右手做同樣的動作,來訓練習練者左右配合的靈活性,就是攤打同時的效果,而不是像許多拳法那樣往一個方向猛劈猛砍。詠春拳的動作很小,步伐也是很小,沒有過多的大開大合。李小龍早期在美國大學教課的時候還多有詠春拳的影子,但是在后來漸漸的脫離了詠春拳,只保留了一些手法的訓練,如藕手的訓練。他在后期的截拳道體系訓練中只以一個目的為主,就是實戰(zhàn)性,沒有實戰(zhàn)的習練者,被他稱為“沒有下過水的游泳者”,所以在他的截拳道訓練體系中我們看不到任何多余的花哨動作。
筆者查閱了一些資料,沒有發(fā)現(xiàn)李小龍留下來什么套路。只是在一些資料中顯示他提出四門打擊原理,分別是在警戒式的基礎上將自己的身體分為上下兩個大區(qū)域,再在這兩個區(qū)域分為上下,就形成了“高外門、低外門、高內門、低內門”。這樣的四門防守與打擊原理,只是在依魯山度的徒弟中村和依魯山度的女婿那里見過動作的示范,他們那里有五門的打法。目前國內許多截拳道習練者,曾提及過五門,但也只是簡略幾句,沒有完整的全套教學。在筆者與國內著名截拳道研究者喬峰先生完成的《截拳道徒手博技及短刀》一書(將于近期由河北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中,首次將此一套打法及運用在國內公開。四門原理,加上中門的位置便是五門。五門就是在身體的中線位置加上去,中線只以直線為主沒有內外之分。在五門的練習中,許多動作與詠春拳極為相似,連開馬都是詠春拳的二字鉗羊馬,只是在中間的過程中,變化出了截拳道的右架警戒式。其一套動作中的打法,依然是與詠春拳的三套拳法相似,是左右平衡性同步練習,也就是說不管左架還是右架的東西都是相互一致,沒有一個多余的動作,而且動作都是在攻防合一中完成。
五門的訓練,需對詠春拳的一些動作有所了解,這樣習練者會更加直觀地了解每一個動作的作用及運用原理。比如要明白何為攤手,何為拉手,何為括手等等。如若不然,在練習的時候容易形成做廣播操的后果。筆者在教授學生時候已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所以希望習練者先了解一下詠春拳的一些基本手法,本文在這里就不做更多的介紹了。
習練者可以慢慢體會每一節(jié)的動作運用及練習。首先是開馬,就是詠春拳的開馬,但是開完馬即成警戒式右架,圖1為預備式。筆者已經(jīng)為五門套路的全套演示過程拍攝了圖片,今后將以文配圖的形式介紹給廣大讀者。以下僅對截拳道五門訓練的實戰(zhàn)運用做一介紹:
第一節(jié)六組動作,每組動作都是左右各一組。
動作的順序為攤手打、拉手打、括手打、耕手打、按手打、拍手標指在每個動作完成的時候習練者要有實戰(zhàn)時候的心態(tài),就是所謂的臨戰(zhàn)狀態(tài),如果沒有這些狀態(tài)就是在做廣播體操了。攤手打的運用,是在遇敵對峙的時候,雙手在迎接對手打來的任意一個高位直拳,而我需要做的動作就是攤開來拳從對手的高外門進行打擊,記得是攤打同時(如圖2-1~圖2-5)。
拉手打,是在對手打擊我方中線的時候,我方迎敵進行拉手,同時進行中位還擊(如圖3-1~圖3-4)。
括手打,是在對手打出下勾拳或中位的腿法時,我迎敵而上的還擊(圖略)。
耕手打,多用于我方直線切入對手,防止對手的腿法,我方的耕手需有絕對的殺傷力方可(如圖4-1~圖4-8)。
按手打,在實戰(zhàn)中以與對手近距離接觸,對對手的手進行的封手打法,要在掌握一定的封手基礎后運用起來相對效果更好(如圖5-1~圖5-3)。
拍手標指,在實戰(zhàn)中是因為對手的攻擊手已經(jīng)到了自己面前的那一瞬間,我方的前手進行拍手,將對手的來拳改變路線,同時自己的另一只手在身體的前下方往上進行標指,可以擊打對手的眼睛,要是你的手指力道及堅硬的程度夠,可以插擊對手的腋窩,使對手瞬間失去戰(zhàn)斗的能力(女口圖6-1~圖6-6)。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