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峰
做好棉花播后及苗期管理技術(shù)工作,是實現(xiàn)棉花保全苗,育壯苗,促早發(fā),多結(jié)桃,實現(xiàn)帶桃入伏,獲得棉花高產(chǎn)的關(guān)鍵技術(shù)措施。
一、播種后出苗前的田間管理
1.搞好播后“四查” 棉花播種后,要及時檢查有無漏播、漏蓋、風干、爛種的現(xiàn)象,如有漏播的及時補種;有漏蓋的及時蓋濕土,有爛種爛芽的,輕者及時催芽補種,重者及時重播。
2. 使用化學除草劑除草 棉田化學除草,可節(jié)省用工,降低成本,效果不錯??筛鶕?jù)雜草的種類、大小、數(shù)量、土壤類型及氣候等情況,嚴格按照各種除草劑說明書上的用量、要求使用。
3.松土破板結(jié) 播種后出苗前如遇大雨容易造成土壤板結(jié),每逢雨后都要松土破板,增溫保墑,促使種子快發(fā)芽出苗。方法:播后遇雨,地面形成板結(jié)層,可用耙橫耙破板,助苗出土。
二、棉花苗期田間管理
1.棉花苗期生長特點
棉花從出苗到現(xiàn)蕾約需40~45天,這段時間稱為苗期。河南省直播棉花多在4月中旬播種,6月上中旬現(xiàn)蕾。這段時期是長根、長莖、長葉為主的營養(yǎng)生長階段,并開始花芽分化。根系生長最快,根深可達苗高的3~4倍。地上部莖葉生長緩慢,苗小,易遭受低溫冷害或感染病害。
2.棉花苗期管理重點
一般棉田要抓好四早:即早松土除草,早間定苗,早施提苗肥、早防治病蟲害;兩熟制棉田要抓好五快:即快收前作,快滅茬、快追肥、快澆水、快防治病蟲害。
3.苗期田間管理措施
棉花苗期常遇低溫、干旱、多風、病蟲害等不利因素影響,容易造成死苗、病苗,弱苗遲發(fā),因此,苗期要以促為主,狠抓早管,實現(xiàn)苗全、苗齊,壯苗早發(fā),為棉花豐產(chǎn)打好基礎(chǔ)。
3.1早中耕 中耕主要作用是:增溫、保墑、除草、通氣,促進根系發(fā)育,減輕苗病,以利壯苗早發(fā)。苗期中耕一般進行3~4次。
3.2早查苗補種 為了保證全苗,當棉苗出8成左右時,應抓緊查苗補種。缺苗多時,采取催芽補種。缺苗少時,可采取芽苗移栽或大苗帶土移栽。
3.3早間苗、適時定苗 早間苗可避免棉苗互相擁擠,減少肥水消耗,促進壯苗早發(fā)。在氣溫穩(wěn)定,病蟲害輕的情況下,齊苗后就開始間苗。正常情況下,2~3片真葉時定苗。地下害蟲嚴重時還應適當推遲定苗。間定苗要嚴格選留壯苗、大苗。
3.4早施提苗肥、遇旱澆水 苗肥以早施、輕施速效性氮肥為主。棉花苗期生長緩慢,營養(yǎng)體小,消耗養(yǎng)分少,如土壤肥沃,基肥充足,棉苗生長健壯的棉田,苗期不再施氮肥。對旱薄地、鹽堿地和未施基肥的棉田,均應早施苗肥。如基肥未施磷肥的棉田,還應適當增施磷肥。一般棉田可在定苗后追施尿素2.5千克/每667平方米左右,過磷酸鈣10~15千克/每667平方米,氮磷配合,促使棉苗健壯生長。
追肥最好采用穴施或條施,以充分發(fā)揮肥效。棉花苗期需水較少,一般在播前灌溉過的棉田或墑情好的棉田,苗期在中耕保墑的基礎(chǔ)上,可不澆水或推遲澆水。
少數(shù)年份,如苗期出現(xiàn)干旱,影響棉苗正常生長,就應及時澆水。苗期澆水應掌握小水輕澆或隔行開溝澆水,澆后及時中耕保墑,提高地溫,促苗生長。
麥棉套種棉田,苗期正是麥子灌漿成熟期,耗水量大,易造成棉苗缺水受旱,應注意及時澆水,尤其是在麥收后搶澆,促使棉苗轉(zhuǎn)弱為壯。
3.5及早防治病蟲害 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紅腐病、葉斑病等,多雨年份猝倒病、角斑病會突然發(fā)生。苗期蟲害有:棉蚜、地老虎、薊馬、盲椿象等。病蟲的危害輕者影響棉苗正常生長,重者導致大量死苗,應及早防治。
苗期病害防治:最好用種衣劑包衣的棉種,即防病又治蟲?;蛟邶R苗后用0.5∶1∶100的波爾多液,或用70%百菌清500倍液,或用多菌靈800倍液噴霧保護。
苗期蟲害防治:可用吡蟲啉1500倍液,或久效磷1500~2000倍液,或甲胺磷1500倍液噴防。用毒土防治地老虎;用毒餌防治螻蛄。(每667平米房用麥麩3千克,美曲膦酯50克,加水濕潤,于傍晚撒于田間誘殺)。?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