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艷麗
病蟲害是制約辣椒豐產(chǎn)的一大障礙。辣椒主要病蟲害有:青枯病、瘡痂病、病毒病、黃萎病、疫病、炭疽病、軟腐病、菌核病、灰霉病、綿疫病等10種。
一、病毒病
1.癥狀。植株矮化、葉片深綠、皺縮、蕨葉狀;或呈葉脈失綠變黃的花葉;果實有凹陷褐色條斑。
2.防治。清除辣椒地周圍雜草。全生育期都要重視防蚜蟲。發(fā)病前要用20%病毒A500~700倍液,或1.5%植病靈1000倍液噴苗,秋茬辣椒還要特別注意遮陰防雨及前期灌水降溫。
二、黃萎病
1.癥狀。是危害棚室較嚴(yán)重的病害。病菌在土壤里從根部傷口侵入。植株半邊葉片中午天熱時萎蔫,逐漸變黃。也有整株萎蔫枯黃而死,維管束褐色的。
2.防治。每667平方米用50%多菌靈1.5千克,定植時按1:50配成藥土穴施。緩苗后用50%托布津500倍液,加50%多菌靈800倍液混合灌根。
三、疫病
1.癥狀。幼苗發(fā)病時,在莖基部出現(xiàn)水浸狀暗綠色軟腐、苗倒伏。葉片病斑暗綠色、病健分界明顯,擴展快。
2.防治。種植適宜的抗病品種。實行3年以上的液,每次打藥除噴葉正背面和莖稈外,還要使藥流入根部,并噴霧所有裸露的株間地面。
四、炭疽病
1.癥狀。果實表面初生水浸狀黃褐色病斑,擴大成長園形或不規(guī)則形,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輪紋,病斑邊緣紅褐色。潮濕時,病斑上產(chǎn)生淺紅色粘稠物質(zhì)。
五、灰霉病
1.癥狀。幼苗初期子葉先端變黃后擴展到幼莖,縊縮變細(xì)、折倒。莖初期水漬狀不規(guī)則病斑,后變褐色至灰白色,病斑擴展到繞莖一周時,其上端枝葉萎蔫枯死,潮濕時病部表面長有灰色霉?fàn)钗铩?/p>
2.防治。加強田間管理,通風(fēng)降濕,防凍保溫。春茬辣椒用生長素抹花或噴花時,在每千克生長素藥液中加1克速克靈或農(nóng)利靈。
六、綿疫病
1.癥狀。主要危害果實。發(fā)病初期果面出現(xiàn)水漬狀園斑,以后逐漸擴大,最后遍及整個果實。病部稍凹陷,呈黃褐色到暗褐色。
2.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避免連作。防止秋后積雨,及時除病果。
七、菌核病
1.癥狀。在苗期莖基部出現(xiàn)水漬狀病斑后變?yōu)樽睾稚?。潮濕時長出白棉絮狀菌絲,軟腐,若干燥莖部收縮呈立枯狀而死。
2.防治。噴灑殺菌劑: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棘劑1500~20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10天噴藥一次,共2~3次。
八、青枯病
1.癥狀。青枯病又稱細(xì)菌性枯萎病。從株高30厘米開始葉片萎蔫下垂,夜間暫時恢復(fù),以后全株枯死。近地面莖內(nèi)(維管束)變?yōu)楹稚檬謹(jǐn)D壓有污白色粘液溢出。
2.防治。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制度。發(fā)病嚴(yán)重地,結(jié)合整地,增施消石灰調(diào)整土壤酸堿度呈微堿性。
九、瘡痂病
1.癥狀。又稱細(xì)菌性斑點病。葉上初呈水浸狀黃綠色小斑點后為不規(guī)則形,邊緣隆起暗褐色,中間凹下淡褐色,表面粗糙,葉緣、葉尖變黃、干枯脫落。
2.防治。播種前對種子進(jìn)行消毒處理。發(fā)病初期可用1∶1∶200倍波爾多液。或農(nóng)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用50%琥膠肥酸銅4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十、軟腐病
1.癥狀。主要危害果實。初在果實上產(chǎn)生水浸狀暗綠色病斑,逐漸變褐色,隨后果實腐爛發(fā)臭。
2.防治。藥防同瘡痂病,重點噴果實臍部。還要和消滅煙青蟲、棉鈴蟲相結(jié)合,防止果實出現(xiàn)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