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超
爸爸、媽媽上班時,老人就成了孩子貼身的守護者,帶孩子外出玩耍或者做家務,難免會遇到孩子受到小傷的一些緊急情況。如果沒有及時、正確地處理,孩子會很痛苦,也許還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因此,我們梳理了一些家庭急救小常識,告訴老人第一時間該怎么做,建議他們在做好簡單、有效的處理后再給孩子的爸爸、媽媽打求助電話,或帶孩子就醫(yī),這樣對孩子來說也許更好。
燒傷、燙傷
馬上用冷水(不是冰水)沖洗燒傷部位,持續(xù)至少10 分鐘,以減輕疼痛,防止水腫。如果燒傷不嚴重,只是皮膚發(fā)紅沒有水皰形成,患處冷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鎮(zhèn)痛效果。如果燒傷嚴重,應該在患處覆蓋上一層干凈的紗布,然后盡快就醫(yī)。
更多提醒
涂香油、牙膏、敷土豆片等“偏方”,一旦使用不當,可能會引起傷口感染,造成更嚴重的問題。因此,選擇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才不至于讓急救越忙越亂。
為了防止孩子被燙傷,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預防:讓孩子遠離熱源,如家中的熱水壺、電磁爐、烤箱甚至熱茶,外出時注意讓孩子避開手里拿著煙的人。
普通劃傷、摔傷
用絡合碘(碘伏)消毒,貼上創(chuàng)可貼即可。貼上創(chuàng)可貼之前,要確保傷口處沒有土、沙和其他臟的物質(zhì)。如果傷口繼續(xù)出血,可用無菌的紗布加壓包裹止血,再去就醫(yī)。
曬傷
當孩子感到皮膚灼痛,或者皮膚發(fā)紅時,應立即敷上濕潤的紗布,且時常用噴霧器往紗布上噴些水。之后最好在寶寶皮膚上涂一層曬后修復霜,找不到的話也可以用熟透的生西紅柿或黃瓜切成薄片狀敷在皮膚上,或涂些冰牛奶或一層酸奶,也可以起到鎮(zhèn)痛和減緩曬傷的效果。
更多提醒
如果孩子曬傷后出現(xiàn)起水皰,臉或手浮腫,頭痛、惡心、頭暈等癥狀,應馬上就醫(yī),因為這樣的情況需要更專業(yè)的診治。
炎熱夏季日光強烈的時段如10 ~ 16 點,應盡量讓寶寶待在室內(nèi),避免陽光直射。不到半歲的寶寶,外出應戴上棉質(zhì)輕盈的寬檐帽,穿白色或明亮顏色的棉質(zhì)T 恤衫;6 個月以上的寶寶應涂抹嬰兒專用防曬霜,還可佩戴兒童UV 防護太陽鏡保護眼睛。
被蜂蟄傷
馬上查看傷口處是否殘留著毒刺,如果有,借助工具如小鑷子把它夾出來,然后在傷口處涂一些稀釋過后的碳酸氫鹽,疼痛會很快消退。手邊找不到碳酸氫鹽時也可以用棉簽蘸檸檬汁后涂抹患處,疼痛也會緩解。韭蔥(又稱扁葉蔥)也可以派上用場,可以將韭蔥下的蔥頭切成兩瓣,然后輕輕擦拭起包處。如果蜇傷嚴重,簡單處理之后應盡快就醫(yī)。
水皰
有時候夏天的涼鞋會把寶寶的腳磨出水皰,回到家才被老人發(fā)現(xiàn)。不用慌張,如果水皰沒有破,就用繃帶包好保護創(chuàng)面,水皰大多會自然干燥消退。如果水皰破了,用絡合碘(碘伏)消毒,保持創(chuàng)面干結(jié)即可。
突然流鼻血
不要讓孩子把頭向后仰,應讓他立即低下頭,用拇指和食指持續(xù)壓住孩子的兩側(cè)鼻
翼,壓向鼻中隔部。一般情況下,只要壓迫5 ~ 10分鐘以上,大多數(shù)孩子的鼻出血都能止住。在壓迫鼻翼止血的同時,也可以在孩子的前額部敷一塊冷水毛巾。冷敷會使血管收縮,從而起到止血的作用。還可以用棉花蘸上檸檬汁,之后擰成螺旋狀塞進鼻孔里,停留10 分鐘左右。
眼睛進沙子
不要讓孩子揉搓眼睛,馬上用礦泉水或者生理鹽水沖洗孩子的眼睛,直到孩子感覺舒適。如果孩子的眼睛持續(xù)發(fā)紅不適,應咨詢醫(yī)生采取進一步治療,以防感染。
更多提醒
在沙灘玩耍,是很多孩子喜歡的活動,但是,要當心沙子的潛在威脅。即使是在以干凈著稱的沙灘,沒有防范措施時,沙子也會導致孩子嬌嫩的皮膚過敏和瘙癢,尤其對生殖器黏膜有傷害。因此,不要讓孩子赤身裸體地在沙灘上玩,從沙灘回來后要及時洗澡,尤其注意清洗皮膚的褶皺處。
蚊蟲叮咬
有些蚊子的叮咬還是很嚴重的,寶寶難以忍受那種又痛又癢的感覺,一時找不到藥膏的話,可用白醋或者檸檬醋擦拭被蚊子叮過的部位,或用浸過醋的紗布敷患部,持續(xù)幾分鐘,即可盡快止癢。如果被叮咬處有些腫,可將香芹(歐芹)洗凈切碎,用碎末按摩寶寶的患處,持續(xù)幾秒鐘就能緩解。
這些小意外都是老人的無心之失,即使是爸爸、媽媽自己帶寶寶,也可能會出現(xiàn)。因此,不要責怪老人,多告訴他們一些處理緊急事件的方法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