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擁有創(chuàng)造力的寶寶,在面對問題時,更容易找到突破口,他們的心思敏銳和獨創(chuàng)精進總是讓我們嘆為觀止。其實,生活中充滿了培養(yǎng)寶寶創(chuàng)造力的機會,爸爸媽媽有意識地巧妙利用這些機會,寶寶就會感受到自我的價值,體驗到創(chuàng)造活動的樂趣。
7把密鑰讓每個寶寶對創(chuàng)造力說:“芝麻,開門!”
密鑰1 常常異想天開
寶寶有話說
我畫了一個方西瓜,媽媽很奇怪,問我:“你的西瓜為什么是方形的呢?”這有什么好奇怪的,西瓜圓圓的不好放,總是滾來滾去的。上次爸爸買了個大西瓜放在桌子上,結(jié)果掉在地上摔壞了。要是西瓜是方形的,就不會到處亂滾了。
原來是這樣
3~6歲的寶寶只還處于直觀、形象化的思維活動階段,創(chuàng)造活動缺乏嚴密性和邏輯性,還會表現(xiàn)出很大的夸張成分。在這個階段,對寶寶來說,重要的不是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而在于創(chuàng)造過程本身。寶寶的異想天開中有很多是美好想象力的表現(xiàn),會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想法和舉動,這塊方西瓜里其實蘊含了寶寶天真美好的想象。在平日的生活中,要給寶寶充分想象的空間,哪怕寶寶提出了不符合實際的古怪想法,仍應給予他適當鼓勵,以此充分保護寶寶想象力的發(fā)展。
密鑰2 自由自在地探索
寶寶有話說
自從和爸爸媽媽去參觀了沙雕展之后,我就愛上了玩沙子?,F(xiàn)在去公園或到小區(qū)散步,我總是沖到有沙子的地方,玩?zhèn)€不亦樂乎。在我眼里沙子堆就像一個寶藏,可以堆出很多東西,怎么玩也不夠。
原來是這樣
寶寶玩土、玩水、玩沙時,媽媽都會說:“小心點兒,別弄臟了衣服?!焙芏鄷r候,這樣的口頭禪會阻礙孩子的探索行為。這些小小的口頭禪日積月累下來作用可不小,會讓孩子形成一些固定的認識,漸漸變得退縮。而在寬松自由的探索空間里,孩子有機會按自己的意愿進行活動,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以傾聽到他人的想法,通過努力獲得成功和喜悅,或者學習到一些新的東西。在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新奇有趣的,周圍都是等著他去探索開發(fā)的未知世界,家長要做的是放手,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給他提供自由活動的空間。
密鑰3 想嘗試很多
寶寶有話說
每天都能發(fā)現(xiàn)好多新鮮事,奶奶嘴巴一動一動,是有什么好吃的呢 ?可 不 可以 給 小寶吃 吃 ?門上 的 鑰 匙 為什么能 開 鎖 呢 ?可 不 可以給小寶試試?媽媽洗衣服很好玩,可不可以讓小寶洗一下?
原來是這樣
由于經(jīng)驗所限,在成人眼里理所當然、平淡無奇的事務,寶寶都會感到好奇,感到不可思議。他們通過看看、聞聞、摸摸來感知這個世界。父母可以耐心地聽聽寶寶的想法,了解寶寶要做這件事的原因和理由,允許接納孩子的好奇心,對他們的興趣進行正確引導,給孩子提供實踐和嘗試的機會,對孩子“我要試一試”“讓我自己來”的行為予以鼓勵和幫助。比如,寶寶摸了菠蘿,大聲喊:“好痛啊!”你可以鼓勵他:“哦,真的是很痛,但是你發(fā)現(xiàn)了菠蘿有刺,會刺手,下次摸有刺的東西就會小心一些了?!焙⒆釉诩议L的鼓勵和幫助下,大膽地嘗試、創(chuàng)新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密鑰4 偶爾搞點“破壞”
寶寶有話說
媽媽給我買了一支電動手槍,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樣的,哈哈,三下兩下,手槍就被拆掉了。媽媽問我手槍壞了怎么辦?我想修好它,可是不知道怎么修。媽媽說可以幫忙一起修呢!這下可有意思了!
原來是這樣
原諒寶寶適當?shù)摹捌茐摹?,就是在鼓勵寶寶的?chuàng)造力,以及對更多事物的探索興趣。所以,當家長看見寶寶把機器人拆了,可以蹲下來參與到寶寶的活動中,“機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會動的啦?”……引導、幫助他們一起尋找結(jié)果,然后再跟寶寶一起把拆開的玩具恢復原樣。這樣才能讓寶寶在“破壞→探究→重建”中獲得心理的滿足。另外,平時父母可將寶寶感到好奇的事物收錄下來,然后和寶寶一起討論、探索;經(jīng)常為寶寶設置一些小實驗,使寶寶在操作中認識一些道理;家中可建立“拆裝角”,擺放可拆、可裝的玩具,滿足寶寶拼拆、探究的愿望。
密鑰5 交換角色問與答
寶寶有話說
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出來發(fā)現(xiàn)下雨了,我著急地問媽媽:“媽媽,下雨了,沒帶雨傘怎么辦呀?”媽媽想了想,沒有回答我,反問我:“我們出門忘了帶雨傘,你也幫媽媽想一想,什么東西可以代替它?”
原來是這樣
發(fā)問不是寶寶的特權,媽媽也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孩子更深入、全面的思考問題。如:
密鑰6在收藏小物件中煉就觀察的眼睛
寶寶有話說
我收藏了很多石頭,它們形狀不一樣,有的像媽媽做的圓餅干,有的像小魚,有的像小動物,可好玩了。
原來是這樣
觀察是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父母真正需要做的只是保護并且引導他更好地觀察,幫助他保持觀察的習慣。像小石子、枯樹枝、沙粒、小線頭一類的小東西都是吸引寶寶眼球的絕佳鍛煉用品。寶寶可以觀察石子不同側(cè)面的形狀,石頭的顏色、質(zhì)地、粗糙度,在不同光線背景下的反光,它掉落時在地面滾動的情形,掂在手里的重量等等。因此,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發(fā)現(xiàn)、收集、把玩這些小東西的癖好,滿足他的心理需求,甚至還可以引導他更為細致地去觀察一些事物。
密鑰7隨時隨地玩游戲
寶寶有話說
我喜歡跟爸爸媽媽玩各種游戲,我特別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蛋殼變變變,我有好多自己的蛋殼呢,每個蛋殼都不一樣。我還喜歡在爸爸身上滾啊、騎啊、飛啊,一會兒讓爸爸做飛機,一會兒讓爸爸做大山,一會兒讓爸爸做滑梯,可好玩呢!
原來是這樣
瓶瓶罐罐、牛奶盒、紙箱、報紙、碎布頭、舊牙刷……生活中,隨處都是道具。給寶寶一點面粉和水,給他系上小圍裙,讓他跟著媽媽來和面吧。再用面團捏出各種形狀的小物品,哪怕是用小手揉個球,既有利于寶寶精細動作發(fā)展,又促進大腦神經(jīng)細胞的發(fā)育。再比如,講故事的時候,可以重復講給寶寶聽,并鼓勵寶寶自己想象出結(jié)尾,鼓勵寶寶每次編出不一樣的結(jié)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