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一個誤殺了無賴前夫的女人,得到隔壁數(shù)學天才的幫助,順利制造出完美的不在場證明,避開了殺人嫌疑。由東野圭吾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是一部從開始就知道結果但猜不到過程的推理片,是一部講述極致愛情的愛情片,是一部天才之間惺惺相惜的劇情片,也是一部身為天才卻被現(xiàn)實所埋沒的現(xiàn)實主義影片。當然,我們還能從更多的角度把這部影片劃到不同的類型。
一、當理性遇到感性,當犯罪遇到“愛”
湯川教授是東野小說系列里的主要人物,是一個理性壓制感性壓制得十分出色的有天賦的物理學家。他用科學的手段幫助警方破獲了很多案件,但這一次他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的方程式里出現(xiàn)了“愛”這個元素,這就給解開這個方程式設置了前所未有的障礙。同樣身為天才數(shù)學家的石神,也是因為碰到了“愛”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倆是理性的代表,而打醬油的內(nèi)海刑警則是感性的象征。內(nèi)海這個原著中并不存在的角色的加入我估計部分是因為導演想告訴我們一個現(xiàn)象:在冷靜的理性推理過程中,還是需要一些感性的直覺的。
一開始是不太能理解石神的愛的,但是導演最后做了一個完整的交代,石神這樣一個視數(shù)學研究為最神圣事業(yè)的天才,卻又在現(xiàn)實中從事著并不太理想的工作:在烏煙瘴氣的中學課堂里對牛彈琴,教室里亂作一團,他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專心地在黑板上演算,這是現(xiàn)實生活給他這種天才最沉重的打擊吧。當他對現(xiàn)實感到絕望準備自殺的時候,美麗的花岡靖子和她清純的女兒美里成為了他的鄰居。她們初現(xiàn)時溫暖的微笑給了石神活下去的動力,她們生活中的點滴幸福,成了住在隔壁的石神在現(xiàn)實中開心欣賞的畫面。對于一個除了數(shù)學再無其它的人來說,她們是一個美好的存在。因此,為了這個美好的存在能繼續(xù)下去,石神愿意做一個獻身者。
二、一部把愛情描繪得很細致的懸疑片和一部充滿了種種意外的愛情片
作為一部成功的懸疑片,《嫌疑人X的獻身》很好地在整個影片里巧妙地布下了許多伏筆。比如,石神每天經(jīng)過的流浪漢聚居地,有一個鏡頭里特意留下的那個空著的長凳子,暗示了結尾交代的另一個無辜被殺的人。石神在地鐵站跟湯川分別時說的那句意味深長的話:“你看起來永遠都這么年輕,真羨慕你??!”一個從來都不修邊幅的人,居然在意起外貌了,于是讓湯川這個愛情絕緣體都察覺到石神戀愛了。湯川在石神家喝酒的時候,注意到石神舍不得拿花岡的小店用的一次性筷子待客,而是給了他別的筷子。石神暗戀花岡,一年了,只是每天早上去買一個便當,不曾多說一句話。他為了她殺人毀尸,布局周密。在公用電話那端給她打電話,竟然幸福得嘴唇顫抖。跟蹤她,只是為了告訴她:“工藤那個男人,我觀察過了,應該能給你們幸福?!币陨戏N種既是影片的精妙伏筆,又是對愛情的隱秘刻畫。
因此,很多人在這部影片里感受到的是石神對花岡的極致的愛。對愛情最好的描寫就是細節(jié)描寫,不管石神對花岡是一種什么樣的愛,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確實是愛她的,愛到可以為她去殺人,為她去自首。他殺人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為了迷惑警察,將兩個案件偽裝成一個案件,從而使警察的調(diào)查陷入僵局,而案件的巧妙組合又能讓花岡在面對警察的詢問時毫無心理負擔地陳述;另一方面是為了讓自己的自首更加理所當然,因為他確實殺了那個流浪漢。這真是一個天才的布局。但是這個完美的布局在最后還是被湯川理性地揭開了,湯川選擇了“讓任何人都得不到幸?!钡慕Y果。石神最后的那一串撕心裂肺的“為什么?”真讓人絕望。從女性的角度來理解,花岡真的是無法明白或者說接受石神的“愛”的,因為這種愛從始至終都是石神單方面的。而石神的愛,可以理解為對花岡的美好的一種愛,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對完美事物的愛,比如說完美的不在場證明,完美的數(shù)理論證,完美的四色理論。石神認為花岡跟老實本分的工藤在一起就能夠幸福,這是他設想的最完美的結果。但他似乎忘了,殺了人而逃避法律制裁其實是無法真正心安理得幸福生活的。
三、天才之間的較量,石神才是贏家
湯川和石神都是天才,又是大學時代的好朋友。但是他們中的一個順利從研究所畢業(yè),成為大學里風光無限的物理教授,有自己的實驗室,有一群共同致力于研究的同事和學生,更有一大群忠實的粉絲。而另一個卻因為家境貧困,沒能繼續(xù)上研究所,成為了中學老師,在吵鬧的課堂上對牛彈琴,在擁擠的小公寓里伏案演算。湯川是成功的,而石神則是落寞的,當他看到湯川在小公寓前等待自己回家的時候,他那猶豫著要不要打招呼的手,顯示了他內(nèi)心隱藏著的卑微感。所以,他的一步步設置和把警察玩弄于股掌之中的計劃,其實就是他和湯川之間無聲的較量。作為一個天才,他總會有一種企圖讓人明白自己或者是炫耀自己的嫌疑,所以他才會把 “表面看上去是幾何題,實際上卻是代數(shù)題”這樣重要的線索拋給警察。一方面他認為湯川肯定會理解到其中的玄妙;另一方面我們可不可以暗黑地揣度,這是他在內(nèi)心里低調(diào)的炫耀吧,那些真正天才的罪犯是喜歡嘲笑警察智商的。原作里這句話挑明了這一點:“……就算天才物理學家的推理再怎么神準,終究抵不過兇手的自白。是我贏了——石神想?!?/p>
天才與天才之間除了較量,更多的是對彼此的愛護和惺惺相惜。因此,石神才會給在自己家呼呼大睡的湯川蓋上被子,給他弄得暖暖的。也會在暴風雪中拉湯川一把,導演之所以花一定篇幅描繪登山的場景,估計是為了渲染兩人的友誼。在帝都大學的石凳上,17年前那個天才之間關于四色原理的討論,奠定了兩人之間的友誼。當湯川理解了石神的整個計劃之后,那句反問:“你這么幫她們,到底為什么?”最后,理性的湯川在聽到石神的哀嚎時留下痛苦的眼淚,都是兩個天才之間友誼的無聲渲染。
四、是不是可以有更多層面的思考?
也許我們會第一時間想到,一個女人受到無賴前夫的騷擾,她為什么不選擇報警?而是跟女兒一起把他給殺了?我覺得可以這么理解,這樣的情況應該不止一次了,報警幾乎沒用。在社會新聞里,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報道:XXX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誤殺丈夫。而花岡前夫丟下的那句話:“再過兩年,就可以把她(指女兒美里)送到酒店賺錢了。”就是誘發(fā)本片誤殺的導火索。殺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往往在不經(jīng)意間就發(fā)生了。石神殺了一個無辜的流浪漢,如果這個案件以石神的設想作為結尾,那么這個無端逝去的生命就這樣生生被忽略了。石神選擇幫花岡母女掩蓋殺人罪行,而不是讓她們自首是不是意味著,石神對法律的不信任,或者說法律在解決某些問題的時候確實顯得力不從心?這些生活中的弱者,能保護他們的往往不是法律,而是由強者充當?shù)摹暗鬲z判官”?可以說,這部電影給人留下的思考空間真的很多。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堤真一對石神這個角色的演繹真是恰到好處,那種遺世獨立的孤僻的天才感、那種陷入愛情時嘴角不經(jīng)意間上揚時的微笑,那種對完美的近乎瘋狂的癡迷,尤其是最后絕望的嘶嚎,真真演出了原著里形容的“仿佛正嘔出靈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