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定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筆者認為這實際上是一種倡導“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轉變”的新理念。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只要愿意做有心人,歷史教學處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yǎng)。
韓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句話是許多教育工作者的至理名言。在我國傳統教育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是師本教育。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教師左右著學習者的思維和教學活動的始終,學習者課堂跟著教師轉,課后圍著教材跑,完全處于被動地位。學生只相當于知識信息的“接受器”,“學問”在老師那里,學生只能在被動和閉塞的環(huán)境里應付式地跟學。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師本教育逐漸向生本教育轉變。所謂生本教育,實質上是一種尊重生命,尊重自然,順應兒童的天性,提升生命質量且具有科學意義與價值的嶄新的教育體系。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huán)境”四個要素構成的。在這四個要素中,最近的傾向可以說都集中在“學生”這一要素上。
一、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瑞士兒童心理學、發(fā)生認識論的開創(chuàng)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樂趣”。因此要提高教學的效果,必須在學習時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激發(fā)學生思維,調動其學習熱情和責任感,從而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片斷教學一:
老師在組織學習七年級上冊第17課《先進的科學技術》時,由于教材內容較簡單,而且課標要求掌握幾個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屬于識記層次)就可以了,所以老師放棄了自己主講的設想,把課堂大膽放手給學生,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然后上講臺講述自己學習的知識與體會。沒想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效非常好,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而且登臺講述時可以用爭先恐后來形容。有的學生課前預習做得較好,收集了不少資料,講述了教材相關人物的一些典型歷史故事,不但使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而且拓寬了其他同學的知識面,激起了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原來歷史并不單調、枯燥,它充滿著無窮的魅力與趣味。
老師教學方式的變革,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體還給學生,既解放了學生,也解放了自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和升華。
二、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在歷史教學必須滲透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學習,通過與他人交流合作,加強與他人的聯系與合作,從而提高團隊協作的能力?!河囊令D公學的學生不希望老師引導,而是與老師討論、爭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學到東西。伊頓公學不是在培養(yǎng)孩子們的領導能力,而是培養(yǎng)善于合作的能力。他們認為,對于學生的未來,合作能力是最重要的。
片斷教學二:
某老師在講授《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戰(zhàn)火》一課,當學習到“一戰(zhàn)”的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時,有個學生突然說:“普林西普為什么要這樣做?真是太傻了”。這實際上就涉及到《初中歷史課程標準》中本課的一個重點知識:講述薩拉熱窩事件的主要過程,認識突發(fā)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由于學生對這個問題普遍產生極大的興趣,老師趁機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思考討論如何評價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這時,同學們根據以前分組情況進行熱烈地討論。有的同學說:“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不僅使自己被捕入獄,而且引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真是太愚蠢了?!庇械耐瑢W激動地說:“普林西普是愛國的,愛國不分年齡大小,像王二小、劉胡蘭他們的愛國行為難道錯了嗎?”有的同學又說:“愛國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不一定非得采用極端的方式,像基地組織的恐怖行為、伊拉克的人體炸彈,不但無濟于事,而且還使許多無辜者的生命財產遭到損失?!弊詈?,老師引導同學結合評價歷史事件的標準,對這個問題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使問題得到較為圓滿的解決。
意大利歷史學家貝內德托·克羅齊說過:“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歷史都自由的歷史?!崩蠋煂@一問題的處理,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掌握了歷史知識,把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發(fā)揮了以史為鑒的功能,而且鍛煉了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三、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倡導注重探究式學習,勇于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學習解決歷史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宋代理學家程頤曰:“學者要先會疑”;北宋哲學家張載曰:“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兩位理學大師都強調做學問要善于提出問題。因此,在歷史學習中,老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的探究精神。
片斷教學三:
某老師在講授《維新變法運動》一課,當學習到“百日維新”失敗,康有為、梁啟超逃往上海,譚嗣同卻拒絕逃跑,最后被捕犧牲時,原本有些沉悶的教室頓時像沸騰的水一樣,同學們開始嘰嘰喳喳爭吵不停。老師一看這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順勢對學生說,“請同學們圍繞老師課前布置的問題(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結合自己的探究進行回答?!?/p>
甲同學:譚嗣同真是傻瓜,等著白白送死,如果是我,我會先跑,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老師肯定學生能夠換位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能換個位置或角度思考問題。)
乙同學:我認為譚嗣同精神可嘉!他在緊急關頭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著國家的改革與復興,用自己的鮮血喚起了無數的民眾投入到未來的革命斗爭中。
老師對本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掌握了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華南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曾引用了奧修一句偉大禱文:“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蹦_就被忘記了,可以說腳處于忘我的狀態(tài)。忘我地工作,工作就會有效率,就是愉快的。如同給腳提供適合的鞋,我們需要給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學生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學生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就會提高。其實,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不是一句空話、一句套話,而是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進行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靜悄悄的革命》佐藤學著,長春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次印刷P14.
[2]摘自《中國教育報》2010年11月4日.
[3]《歷史學的理論和歷史》克羅齊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4]初中語文第四冊第十九課《懷疑與學問》顧頡剛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5]《教育走向生本》郭思樂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第13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