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
我讀研究生時,在紐黑文的房東是我的同齡人。她父親是消防隊員,收入相當好,除了自己的住房外,還有一些出租的房產,并在佛蒙特州有一棟大別墅。她的兄弟都很潦倒,甚至有進監(jiān)獄的。她則是全家唯一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高中畢業(yè)后,父親放手不管。她工作到了三十五六歲才開始讀夜校,圓了自己的大學夢。這大概就是十七八歲父母不管孩子的例子吧。中產階層基本都會供子女上大學,除非經濟上窘迫得支付不起。有研究表明,美國人的青春期到了28歲左右才結束。許多孩子大學畢業(yè)還住在家里。
美國家長在支持孩子的教育方面,熱情不下于中國家長。能支持多久,則要看家庭的能力。那些富裕家庭,自然給孩子的支持更多一些。
在美國,即使是很富的家庭,家長在支持孩子的同時,也讓孩子明白:這種支持是有限度的。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喬納森·克萊門茨,看起來就是個相當富裕的人。他育有一兒一女,一個15歲,一個19歲。他不僅支持孩子讀大學,甚至連孩子結婚、買房都要管。這是一般美國家庭力所不能及的。只是他要讓孩子們知道,他的支持是有底線的。
先說上學。他自己的大學就是靠父母供應的,他自然也這么對孩子。比一般美國人幸運,他的孩子大學畢業(yè)時沒有欠任何債務,一切都由父母付了。不過他也告訴兩個孩子:讀本科不用為經濟問題操心;但要是讀研究生,那就得自己貸款了。
這也是美國中產中很流行的做法。比如幾年前我們認識一位耶魯的本科生,家里也是很富。不過,他5月份畢業(yè)典禮,6月份父親就不再往他的賬號上匯款了,找不到工作就有生存危機,所以畢業(yè)的時候非常有壓力。
怎么幫孩子買房子呢?喬納森·克萊門茨的辦法是在孩子上中學時就給他們每個人一筆1. 5萬美元的房基金,讓這一基金在股市上升值。等10年20年孩子結婚時,有多少算多少,估計肯定不夠支付20%的首付金額,但這筆基金向孩子顯示了如何為自己的基本生活投資的道理,同時分擔了年輕人成家立業(yè)的一些財政壓力。不過,孩子必須懂得自己的責任,要自己承擔。
買房子僅有首付還不夠,還要有財政信譽,這樣才能拿到低息貸款、大大提高自己的支付能力。
喬納森·克萊門茨在孩子上大學前后,就幫孩子申請了信用卡,附屬在自己的名下。一年后,孩子使用信用卡負責,有了初級的信譽,就可以自己申請獨立的信用卡。
當父親的職責是教導孩子:每個月用信用卡消費時,一定要計算自己月底的支付能力。信用卡上借的錢,每月按期償還。長此以往,孩子就成了有借有還的模范公民,信譽歷史非常好。等到買房子時,靠這個信譽歷史申請到的貸款,利息可以比別人低很多;在30年的分期付款中,每月甚至能省幾百塊錢。
可見,信譽這種品性,在市場經濟中馬上能轉化成實打實的財富。這是富裕家庭留給孩子的重要“遺產”。
除了買房子外,就是結婚。豪華鋪張的婚禮,在美國也很流行。聯(lián)邦儲蓄銀行2004年曾做過一個調查,美國有96%戶主為65~74歲的人的家庭有儲蓄(這屬于功成名就、比較富裕的年齡層領導的家庭),不過其中等儲蓄水平(包括銀行存款、股票)才36100美元??墒?,許多家庭為了一個婚禮就花掉了兩三萬。
于是,喬納森·克萊門茨決定:每個孩子結婚,他給5000美元。孩子愛怎么花怎么花。其他就不是他的事情了。這樣,孩子就學會了為自己的生活計劃。
綜合起來算一下,這位富裕的父親給孩子的現金,不過是一人兩萬。其中1.5萬美元是房基金,另外5000美元是結婚費用。但是,他傳給孩子財富的要遠多于此:他給孩子提供了免費的大學教育,給孩子奠定了財政信譽,教給孩子怎么規(guī)劃未來、怎么投資。即使是那兩萬現金,也在他監(jiān)督經營下增長了許多。
老實說,兩萬美元的現金對中國家長來說也是小意思。有個朋友的獨女大學畢業(yè)剛剛交了男朋友,家長就把她叫來說:“我們家里存了50萬,40萬給你?!边@種慷慨,已經到了無私無條件的地步。
在我看來,這樣做其實給孩子并沒留不下什么。這40萬可能被揮霍,可能被男友騙走,當然也可能被她當作自己一輩子的依靠。但到頭來,她這輩子還是讓人擔心。
真正想不為孩子的未來擔心,還是值得體會一下華爾街教育孩子的道理,讓孩子有良好的做人品性、嚴格的行為規(guī)范,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