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露
新課程背景下,生活化教學已成了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面對科技迅猛發(fā)展、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xiàn)實,作為生物學教師的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教學僅僅以傳授知識為目的已然跟不上時代的需要。因此,我們應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和教學觀,積極拉近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距離,引導學生將理論、技巧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生物課程成為學生真實、生動的生活世界,在實施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教學情境生活化,拓展生物教學的環(huán)境
教室里的學生并非一張一無所知的白紙,他們在平時的生活、學習和交往活動中,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對各種現(xiàn)象的理解和看法。學習不再是簡單地由外向內的轉移和傳遞知識,而是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生活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將自己的知識經驗進行充實、豐富和改造。因此,我們應該拓展教學環(huán)境,不停將思維局限于小范圍,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物學的魅力。雖然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的整合方式在操作上會受到時間、工具等限制,但我可以通過合理的安排和對研究內容的選擇將這些限制突破,讓學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
學習“酶”時,我提出“小時候調皮的我們,吃飯的時候很不小心,經常會將油漬弄到衣服上,而被媽媽洗過之后,又恢復了以往的清潔,媽媽會用怎樣的洗衣粉呢?為什么會選擇這種洗衣粉?”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促進了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形成,也增強了他們學習的動力。
二、引用生活經驗﹐進行形象類比理解概念
從生活中來,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就是無形的課程資源,它是教學的潤滑劑。生物學中許多知識理論性強、抽象、枯燥,需要學生去識記,僅憑教師一味地用語言傳遞,學生要記牢并理解透徹難度是相當大的。而生活經驗具有直觀性,不要用理性去講解那些大道理,輕輕松松地進行形象類比,就可以使艱澀難懂的概念迎刃而解,可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很快地記憶和理解概念。
我在教學“ATP是直接能源物質”這一知識點時,先問學生:我們在農貿市場買菜時是用存折還是花現(xiàn)金的?學生都笑著答:當然是現(xiàn)金了。接著,我就進行了一番類比:糖類、脂肪、蛋白質三大能源物質只相當于存折,能量流通的現(xiàn)金是ATP。最后,在類比中得出生命活動必須花“現(xiàn)金”,所以ATP是直接能源物質的結論。
又如,在幫助學生理解“酶的作用機理就在于降低活化能”這一知識點時,問學生:司機駕車要將一座高山翻越肯定得加大油門,那么如果有一條穿山隧道呢?學生一致認為不需要加油門。類比:化學反應有了酶就相當于翻大山的車尋覓到了穿山隧道,催化效率提高了。最后得出結論:酶是通過大大降低活化來實現(xiàn)催化化學反應的。引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能扣住學生的心弦,促進他們自主參與,通過與伙伴分享生活經驗,展現(xiàn)自己知識的廣泛性,也在潤物無聲中將深奧難懂的概念一網打盡。
三、作業(yè)生活化,體驗學習生物學的價值
如果說學生獲取知識的主陣地是課堂,那么學生的作業(yè)應該就是課堂教學必要的補充和延續(xù),是學生學習有力的“助推器”,是學生成長的生長點。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終極目標還是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懂得,作業(yè)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為了考試而做題,而是為了用學到的知識點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學生的作業(yè)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的單一、專制,逐漸走向生本化、自主化,將作業(yè)與實際生活鏈接起來。
教學“三大營養(yǎng)代謝”之后,我布置學生回家將自己平時常用的食物進行歸類,并將有關食物營養(yǎng)成分的資料進行收集,細心地為自己和家人制訂一份健康合理的膳食計劃:家中如有肥胖者,平時的飲食要注意些什么?如果家中有患糖尿病的病人,他們的飲食有哪些注意點?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飲食你又有哪些方面的提醒等。像這樣,學生能感受到世界是生動的,作業(yè)源自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習就是為了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從而在學習生物學中體驗樂趣,感受其價值,增強學習生物學知識和技能的信心。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調整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有效鏈接高中生物教學與生活。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生物,體驗學生物學的價值所在,從而提高對生物學的應用意識,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生物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啟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