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其林
有時候,人們用正向思維解答不了的問題,用逆向思維往往可以迎刃而解.數(shù)學證明也有相同的情形,靠一般方法難以奏效時,反證法會助人一臂之力.
反證法是數(shù)學證明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從否定命題的結論出發(fā),通過正確的邏輯導出矛盾,從而證明了原命題的正確性的一種重要方法.反證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對結論的否定實際上增加了論證的條件,這對發(fā)現(xiàn)正確的解題思路是有幫助的.在現(xiàn)代數(shù)學中,反證法已成為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一、知識歸納
1. 用反證法證明命題的一般步驟如下:
①反設:假設命題的結論不成立,即假設結論的反面成立;
②歸謬:從假設出發(fā),經(jīng)過推理論證,得出矛盾;
③結論:由矛盾判定假設不正確,從而肯定命題的結論正確.
2. 反證法一般常用于有下述特點的命題的證明:
①結論本身以否定形式出現(xiàn);
②結論是“至少”“至多”“唯一”“都是”等形式;
③結論涉及“存在或不存在”,“有限或無限”等形式;
④結論的反面比原結論更具體或更易于證明.
二、學習要點
1. 用反證法證題的關鍵是“反設”,對一些特殊結論的反設見下表:
2. 反證法證題的難點是如何引出“矛盾”,用反證法證明命題“若p則q”時,引出矛盾的形式有下面三個方面:
①由假設結論q不成立,經(jīng)過推理論證得到條件p不成立,即與原命題的條件矛盾,這種情況實際上是證明了命題的“逆否命題”正確;
②由假設結論q不成立,經(jīng)過推理論證得到結論q成立,即由“非q為真”推出了“q為真”,形成了自相矛盾;
③由假設結論q不成立,經(jīng)過推理論證得到一個恒假命題,即與某個“公理、定義、定理、性質(zhì)”矛盾,或與某個顯然的概念、結論矛盾.
但在實際應用時,究竟如何引出矛盾必須根據(jù)命題本身的數(shù)學內(nèi)容進行探索,有時很難事先估計如何引出矛盾或是否能用反證法證明成功,正是由于這些難點,所以在高考中反證法出現(xiàn)得較少.
3. 反證法的邏輯依據(jù).
反證法所依據(jù)的是邏輯思維規(guī)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時都為真,至少有一個是假的,這就是邏輯思維中的“矛盾律”;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時都假,簡單地說“A或者非A”,這就是邏輯思維中的“排中律”.反證法在其證明過程中,得到矛盾的判斷,根據(jù)“矛盾律”,這些矛盾的判斷不能同時為真,必有一假,而已知條件、已知公理、定理、法則或者已經(jīng)證明為正確的命題都是真的,所以“否定的結論”必為假.再根據(jù)“排中律”,結論與“否定的結論”這一對立的互相否定的判斷不能同時為假,必有一真,于是我們得到原結論必為真.所以反證法是以邏輯思維的基本規(guī)律和理論為依據(jù)的,反證法是可信的.
本文就反證法思想在解題中的應用加以分類解析,旨在探索題型規(guī)律,揭示解題方法.
三、應用
1. 在簡易邏輯中的應用.
例1設x,y∈R ,P:x+y≠8,q:x≠2或 y≠6,則p是q的( )
A. 充分不必要條件 B. 必要不充分條件
C. 充要條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分析:直接判斷總感覺模凌兩可,若從反證法的思想考慮逆否命題,簡潔清晰.
解析:因為“?劭q∶x=2 且y=6”是“?劭p∶x+y=8 ”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所以p是q充分不必要條件.
點評:在簡易邏輯中,當原問題是否定形式的命題,且直接證明或求解較為困難時,考慮逆否命題可化難為易,簡潔清晰.
2. 在平面向量中的應用.
例2. 設A1,A2,A3,A4,A5是空間中給定的5個不同的點,則使 + + + + = 成立的點M的個數(shù)為( )
A. 0 B. 1 C. 5 D. 10
分析:先用向量加法意義說明這樣的點是存在的,再用反證法證明這樣的點是唯一的.
解析:由 + + + + = ,得 = ( + + + + ),由向量加法法則知存在這樣的點M;下面用反證法證明點M的個數(shù)是唯一的,假設滿足條件的點除M外還有點N,那么 + + + + = ……①, + + + + = ……②,①-②得5 = ,則N點與M點重合,與假設矛盾.所以滿足條件的點M只有一個.
點評:涉及唯一性問題的證明時,利用反證法可以有效的突破解題困境,使問題處理的簡潔流暢.
3. 在數(shù)列中的應用.
例3. 已知數(shù)列{an}和{bn}滿足:a1= ,an+1= an+n-4,bn=(-1)n(an-3n+21),其中 為實數(shù),n為正整數(shù).
(1)對任意實數(shù) ,證明數(shù)列{an}不是等比數(shù)列;(2)略.
分析:先假設結論反面成立,再由前三項是等比數(shù)列推出矛盾.
證明:假設{an}是等比數(shù)列,則a22=a1a3又題知:a2= -3,a3= a2-2= -4,∴( -3)2= ( -4),∴9=0,矛盾,故假設不成立,即{an}不是等比數(shù)列.
點評:數(shù)列中涉及到證明“不是等比數(shù)列,不是等差數(shù)列”這類題型時,利用反證法證明可直搗黃龍.
例4. 已知數(shù)列{an}滿足:a1= , = ,anan+1<0(n≥1);數(shù)列{bn}滿足:bn= (n≥1)(1)求數(shù)列{an},{bn}的通項公式;(2)證明:數(shù)列{bn}中的任意三項不可能成等差數(shù)列.
分析:先假設存在三項是等差數(shù)列,化為整式后利用數(shù)論知識推導矛盾.
解析:(1)an=(-1)n-1 ,bn= ·( )n-1;(2)假設數(shù)列{bn}中存在三項br,bs,bt(rbs>bt,∴2bs=br+bt, ∴2· ( )s-1= ( )r-1+ ( )t-1,兩邊同乘3t-121-r,化簡得3t-r+2t-r=2·2s-r3t-s,∵r
點評:借助反證法思想,乍看繁難的問題,利用反證法有效的突破了解題困境,一氣呵成.
4. 在函數(shù)中的應用.
例5. 設f(x)=x|x+m|+n,m,n為常數(shù),討論f(x)的奇偶性并說明理由.
分析:容易觀察m, n都是0時,f(x)是奇函數(shù),利用定義容易證明; m,n至少有一個不為0時,f(x)是非奇非偶函數(shù),利用反證法分兩類情況證明.
解析: ①若m=n=0,則f(-x)=-x│x│=-f(x),故f(x)為奇函數(shù);②若m2+n2≠0,則f(x)是非奇非偶函數(shù),下用反證法證明:假設f(x)是奇函數(shù),則f(0)=n=0,∴ f(-1)=-│m-1│=-f(1)=│m+1│,∴ (m-1)2=(m+1)2,∴m=0,這與m2+n2≠0矛盾,故f(x)不是奇函數(shù);假設f(x)是偶函數(shù),則f(-1)=-|m-1|+n=|m+1|+n,∴|m+1|+|m-1|=0,這與|m+1|+|m-1|≥2矛盾,故f(x)不是偶函數(shù). 綜合上述,f(x)是非奇非偶函數(shù).
點評:函數(shù)中涉及到“不是奇(偶)函數(shù),不是單調(diào)函數(shù)”這類問題的證明時,往往可用反證法將問題解決得干凈徹底.
例6. 給定實數(shù)a,a≠0且a≠1,設函數(shù)y= (其中x∈R且x≠ ),證明:經(jīng)過這個函數(shù)圖像上任意兩個不同點的直線不平行于x軸.
分析:“不平行”的否定是“平行”,假設“平行”后得出矛盾從而推翻假設.
證明:設M1(x1,y1)、M2(x2,y2)是函數(shù)圖像上任意兩個不同的點,則x1≠x2,假設直線M1M2平行于x軸,則必有y1=y2,即 = ,整理得a(x1-x2)=x1-x2. ∵ x1≠x2, ∴ a=1, 這與已知“a≠1”矛盾, 因此假設不對,即直線M1M2不平行于x軸.
5. 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例7. 如圖,設SA、SB是圓錐SO的兩條母線,O是底面圓心,C是SB上一點.求證:AC與平面SOB不垂直.
分析:結論是“不垂直”,呈“否定性”,考慮使用反證法,即假設“垂直”后再導出矛盾后,再肯定“不垂直”.
證明: 假設AC⊥平面SOB,
∵ 直線SO在平面SOB內(nèi),∴ AC⊥SO.
∵ SO⊥底面圓O,∴ SO⊥AB,
∴ SO⊥平面SAB,∴平面SAB∥底面圓O,
這顯然出現(xiàn)矛盾,所以假設不成立.
即AC與平面SOB不垂直.
點評:否定性的問題常用反證法.例如證明異面直線,可以假設共面,再把假設作為已知條件推導出矛盾.
6. 在不等式中的應用.
例8. 已知a1,a2,a3,…,a10為大于0的正實數(shù),且a1+a2+a3+…+a10=30,a1a2a3…a10<21. 求證:a1,a2,a3,…,a10這10個數(shù)中必有一個數(shù)在(0,1)之間.
分析:先假設這10個數(shù)都大于1,再利用換元法和不等式的性質(zhì)推導出與已知條件矛盾.
證明:假設ai≥1(1≤i≤10,i∈N?鄢),令bi=ai-1≥0,則由a1+a2+…+a10=30得b1+b2+…+b10=20,又a1a2…a10=(b1+1)(b2+1)…(b10+1)=1+(b1+b2+…+b10)+…+(b1b2…b10)≥1+(b1+b2+…+b10)=21,這與條件a1a2…a10<21矛盾,故a1,a2,…,a10這10個數(shù)必有一個數(shù)在(0, 1)之間.
點評:不等式中涉及到“必有一個,至少一個,至多一個”等命題的證明時,采用反證法可以使問題解決的十分干脆徹底.
例9. 設a>0,b>0,( )
A. 若2a+2a=2b+3b,則a>b
B. 若2a+2a=2b+3b,則a
C. 若2a-2a=2b-3b,則a>b
D. 若2a-2a=2b-3b,則a
分析:本題將常見不等式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進行了交換,直接證明感覺無從下手,采用反證法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解析:對于A選項,利用反證法,假設a≤b,則2a≤2b,2a≤2b<3b,故2a+2a<2b+3b,即2a+2a≠2b+3b這與條件矛盾,故假設不成立,即選項A正確.
點評:對于常見不等式問題的逆命題,利用反證法可以化難為易.
例10. 設 a,b為正實數(shù).現(xiàn)有下列命題:①若a2-b2=1,則a-b<1;②若 - =1,則a-b<1;③若 | - |=1,則|a-b|<1;④若|a3-b3|=1,則|a-b|<1其中的真命題有( )
分析:對假命題②③,可用特值法判斷;對真命題①④,可利用反證法證明.
解析:對于②,令a=2,b= ,顯然滿足條件,但a-b= >1故②錯誤;對于③,令a=4,b=1,顯然滿足條件,但│a-b│=3>1故③錯誤;對于①,假設a-b≥1,∵a,b>0,∴a+b>a-b≥1,∴a2-b2=(a+b)(a-b)>1,即a2-b2≠1,與條件矛盾,假設不成立,故a-b<1,即①正確;對于④,假設│a-b│≥1,∵a,b>0,∴a2+ab+b2>(a-b)2= |a-b|2≥1,∴|a3-b3|=|a-b||a2+ab+b2|>1,與條件矛盾,假設不成立,故|a-b|<1即④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反證法在不等式中的應用,利用反證法可以扭轉不利的局面,從而使問題快速獲解.
7. 在三角函數(shù)中的應用.
例11. 存不存在0 解析:不存在.否則有cosx-sinx= -tanx= ,
則cosx-sinx=0或者1= .
若cosx-sinx=0,有x= .而此時 , ,1,1不成等差數(shù)列;
若1= ,有(sinxcosx)2=1+2sinxcosx.解得有sinxcosx=1± .
而sinxcosx= sin2x∈(0, ],矛盾!所以滿足題設的x不存在.
8. 在解析幾何中的應用.
例12. 求證拋物線y= x2-1上不存在關于直線l:y=x對稱的方程.
證明: 假設所給拋物線上存在關于直線l:y=x對稱的兩點A(x1, x12-1), B(x2, x22-1). 由于拋物線y= x2-1上任意兩點的橫坐標不同, 故x1≠x2, 由l⊥AB, 且AB的中點在l上, 得:
=-1, [( x12-1)+ (x22-1)]= ,解得x1=x2=0, 這與x1≠x2矛盾, 故假設不真, 原命題成立.
點評:反證法具有試探性, 有時直接證明難以入手, 可嘗試用反證法, 若能推出矛盾則可證命題為真; 若無法推出矛盾, 往往也可從中分析出解題的途徑與方法.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善于抓住題型結構,恰當應用反證法,即通過否定初始之否定而達到肯定原結論的目的,可以使一些難解的問題得到解決.為了這種否定,必須在推理中有意識地制造矛盾并及時發(fā)現(xiàn)矛盾.反證法也可以加強學生逆向思維的訓練,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題:
1. 已知函數(shù)f(x)在其定義域內(nèi)是減函數(shù),則方程f(x)=0 ( )
A. 至多一個實根 B. 至少一個實根
C. 一個實根 D. 無實根
2.(2013·山西師大附中模擬)用反證法證明某命題時,對結論:“自然數(shù)a,b,c中恰有一個偶數(shù)”正確的反設為( )
A. a,b,c中至少有兩個偶數(shù)
B. a,b,c中至少有兩個偶數(shù)或都是奇數(shù)
C. a,b,c都是奇數(shù)
D. a,b,c都是偶數(shù)
3. 用反證法證明命題“若sin θ +cos θ· =1,則sin θ≥0且cos θ≥0”時,應假設________.
4.(2013·邯鄲模擬)設a,b是兩個實數(shù),給出下列條件:
①a+b>1;②a+b=2;③a+b>2;④a2+b2>2;⑤ab>1.
其中能推出:“a,b中至少有一個大于1”的條件是________.(填序號)
5. 求證:a,b,c為正實數(shù)的充要條件是a+b+c>0,且ab+bc+ca>0和abc>0.
練習題參考答案
1. A; 2. B;3. sinθ<0或cosθ<0;
4. 解析:若a= ,b= ,則a+b>1,但a<1,b<1,故①推不出;若a=b=1,則a+b=2,故②推不出;若a=-2,b=-3,則a2+b2>2,故④推不出;若a=-2,b=-3,則ab>1,故⑤推不出;對于③,即a+b>2,則a,b中至少有一個大于1,反證法:假設a≤1且b≤1,則a+b≤2與a+b>2矛盾,因此假設不成立,故a,b中至少有一個大于1.答案為③.
5. 證明:必要性(直接證法):∵a,b,c為正實數(shù),∴a+b+c>0,ab+bc+ca>0,abc>0,因此必要性成立.
充分性(反證法):假設a,b,c是不全為正的實數(shù),由于abc>0,則它們只能是兩負一正,不妨設a<0,b<0,c>0.又∵ab+bc+ca>0,∴a(b+c)+bc>0,且bc<0,∴ a(b+c)>0. 又∵ a<0,∴ b+c<0,∴ a+b+c<0,這與a+b+c>0相矛盾.故假設不成立,原結論成立,即a,b,c均為正實數(shù).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定縣城關中學)
責任編校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