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琳
他在辛亥革命爆發(fā)的那一年出生,科學救國是他不變的理想。他在美國學習工作了20年,但他一生最重要的貢獻卻屬于中國的科學事業(yè)。他不僅是一位實驗室里的科學家,他的成就影響了中國乃至整個世界。
一九七九年, 就在中美雙方正式建立外交關(guān)系不久,一個美國政府代表團來華訪問。當他們抵達北京時,其中的一位國防部官員赫爾德·布朗先生,向中國政府有關(guān)部門詢問起他在麻省理工學院讀書時的同班同學錢學森的近況,他清楚地記得這位個子不高的中國同學是班里的優(yōu)等生,也是美國火箭研制的先驅(qū)人物,而1955年他回到了中國,此后,所有與他相識的人都沒有了他的消息。
而此次,赫爾德·布朗并沒有見到他的這位老同學,不過,他在參觀訪問中已經(jīng)獲得了他所期望得到的答案,那就是多年以來主持中國航天技術(shù)飛速進展的核心人物正是錢學森。
而赫爾德·布朗還有另一個身份,他此時還擔任著加州理工學院的校長,他回國后向?qū)W校提名,建議將1979年度加州理工學院杰出校友榮譽獎章授予錢學森。
1955年,當錢學森離開美國的時侯,他有15000多頁的研究手稿留在了他在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的辦公室里。這是他在美國從事學術(shù)研究20年記錄的一部分,后來正當這些手稿就要被當作廢紙?zhí)幚淼魰r,他當年的一位同事弗蘭克·馬伯博士發(fā)現(xiàn)了它們。他覺得很有價值,于是收集、整理,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部《錢學森手稿》。
但是錢學森當初放棄這些手稿似乎還有另外的原因。
從一離開美國開始,錢學森一直是世人關(guān)注的焦點。中外記者無不對這位火箭專家返回紅色中國后的生活充滿好奇。當年一位香港《大公報》的記者,正好拍下了錢學森一家從香港步入深圳羅湖橋的(瞬間)鏡頭。從照片上看這位火箭專家與人們想象中的不同,他一手領(lǐng)著自己6歲的兒子而另一只手卻提著一把吉它。
1955年10月8日。這天早晨,錢學森一家終于看到了祖國的地平線。中國外交部委托香港中國旅行社,安排他們一行三十多名留學生乘火車從香港九龍進入深圳。
國內(nèi)對于錢學森的回國非常重視,當時主管科學和外交工作的陳毅副總理,特別指示中國科學院要派專人前往羅湖口岸迎接。
從1956年開始,錢學森擔任了這樣一些職務:國防部導彈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也就是現(xiàn)在的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中國空間技術(shù)研究院第一任院長,以及從事相關(guān)基礎(chǔ)研究工作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由于這些機構(gòu)的建立,中國在1964年成功發(fā)射了一顆自行研制的射程為1200公里的中近程導彈,中國在1966年10月?lián)碛辛苏嬲饬x上的導彈核武器,1970年,中國將第一顆重量為173公斤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順利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1966年10月27日,中國試驗了一顆帶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導彈。兩彈結(jié)合試驗的成功對錢學森來說,意味著《1956年--1967年國家科學發(fā)展十二年規(guī)劃》中由他主持制定的導彈研制的預期目標,提前一年完成了。
中國導彈的發(fā)展,從現(xiàn)在看來并不稀奇,而在1955年,錢學森的這個建議是超前而大膽的。那時全世界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洲際導彈研制成功。不用說中國人對導彈沒概念,就連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普通人也對導彈沒有很清楚的認識。
我國向南太平洋發(fā)射洲際導彈的消息,在美國政府上下引起了極大的震動。1980年5月20日,美國合眾社向全世界提供了一篇專稿,標題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記者羅伯特·克萊伯寫到,“主持研制中國洲際導彈的智慧人物是這樣一個人:他在許多年以前曾經(jīng)是美國陸軍上校,美國政府因為害怕他回到中國,扣留了他五年之久。他的名字叫錢學森,今年69歲,在這個名字背后有著一段任何偵探小說和科學幻想小說的作者,都無法想像的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
上個世紀50年代,美國海軍次長在錢學森回國之前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寧可槍斃他,也不愿他回到中國?!八麩o論在什么地方都強過五個師。”這句著名的斷言,已經(jīng)被錢學森在1955年返回祖國之后的事實所證明。
從1970年開始,錢學森總是穿著一身軍裝、一雙步鞋,奔波于北京與各個試驗基地之間。而1980年5月18日這一天,錢學森卻平靜地坐在國防科委北京的指揮中心一個不太顯眼的座位里。此刻,在中國西北大漠深處的發(fā)射場里,東風五號洲際導彈正整裝待發(fā),這枚導彈將跨越萬里的,飛向太平洋,這是我國一代導彈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