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雄
我國《教育法》中提到: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所謂全面發(fā)展,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就是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都健康和諧。要達到這一目標,作為教育部門,特別是學校很有必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我們農村中小學來說,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勢在必行。
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學生得以健康成長
1.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心理處于健康狀態(tài),是其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礎。這點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達到共識:首先,一個人的心理只有在正常健康的狀態(tài)下才最易與社會正面保持一致,接受社會的各種要求,形成良好品德。其次,只有注重人的心理教育,保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才會形成正常的心理素質,從而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最后,基于各種原因,一個人如果心理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就最容易形成不良的品德和發(fā)生不道德行為。因而要防止或消除這類不良品德和不道德行為,從根本上說,就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及時疏導,使學生的心理保持平衡狀態(tài),得以正常健康發(fā)展。
2.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正常地生活,健康地成長。要想讓學生過上正常的生活和得到健康的成長,就必須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只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適應社會,才能有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發(fā)展。
3.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學業(yè)有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從我個人十幾年的教育教學經歷來看,我所教的學生中智力差不多的人都有著不同的結果,有的成了名牌大學高材生,但有的只讀完高中后就已成了普通人。究其原因,這些人的智商雖然都較高,差異不大,但由于他們之間心理素質的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結果。因此,要想讓學生成才,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保證家庭幸福、保持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維護社會穩(wěn)定
學生存在心理障礙,也即是說如果學生的心理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或不健康狀態(tài),那么他們在平日的學習生活中就會有一些嚴重的異常行為,這就直接危及社會安定,擾亂學校秩序,造成家庭不得安寧。因而我們?yōu)榱吮苊膺@些情況的發(fā)生,就必須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正確指導學生行為,讓學生保持正常心理狀態(tài),避免做出偏激及變態(tài)的行為,從而更好地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保持學校的正常秩序,保證家庭的幸福。
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滿足學生的新需要,提高學生的心理成熟水平
隨著年齡的長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有所發(fā)展,獨立性意向很強烈,他們常拿自身與大人相比,認為大人能做的事自己也可以獨立完成,為此,既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又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但事實上他們并未完全成熟,很多方面仍然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幫助。這樣,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矛盾。因此,要解決這些矛盾,就必須提高學生的心理成熟水平,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讓他們能正確認識自己,正視自己,從而保持正常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四、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消除家庭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
一個完美的家庭,有利于學生較好地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而一些家庭狀況不夠正常的,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自卑孤僻、浮躁、焦慮、沉悶、抑郁的心理,這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他們往往帶著較大的心理壓力面對社會上的一切,心理難以平衡,矛盾重重。因此,要較好地解決學生的這一心理問題,就必須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消除一些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
現階段,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侵蝕,學生的健康成長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學生往往會拿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與社會現實相比較,由于存在一些不協(xié)調的地方,他們會產生迷惘、無所適從,從而影響了心理的和諧發(fā)展。為此,我們要不斷地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疏導他們,解開疑慮,讓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正確分析問題,正視現實。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