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永向
摘 要:曾國藩是晚清史上叱咤風云、炙手可熱的人物,他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他以書生帶兵,平定了太平天國起義,延續(xù)了清王朝的生命,捍衛(wèi)了中華道統(tǒng)。本文試圖從探究曾國藩外交思想的起源入手,結合他參與的具體外交事件及其采取的對外政策措施,對曾國藩的外交思想及對外政策有個新認識,進而研究其外交思想和政策的實質、影響及現(xiàn)代啟示。
關鍵詞:曾國藩;外交思想;對外政策;再認識
一、人們心目中的曾國藩
曾國藩(1811-1872),字滌生,湖南湘鄉(xiāng)人。清道光年間進士,官至兩江總督。他以書生帶湘兵,平定了太平天國起義,維護了清朝統(tǒng)治;他開啟洋務運動,揭開了中國近代化的序幕;他治軍嚴整,治家有方,曾氏家訓廣為傳頌。
亦有人說他是漢奸、賣國賊、劊子手,也使他成為近代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對于上述評價,史學界爭鳴已久,研究成果宏富。而本文擬從他的外交思想及政策角度闡述其外交思想的起源,結合他參與的外交事件和對外政策,探究他外交思想及政策的實質,進一步了解其對晚清政治的影響及現(xiàn)代啟示。
二、曾國藩外交思想的起源
他27歲中進士,可謂少年得志。后適逢太平天國起義,書生有了用武之地,又屢立戰(zhàn)功,因此一路青云直上。但提到曾外交思想的起源,就不得不從道光18年他中進士時說起,也就不免談到時任首席軍機大臣的穆彰阿(曾的主考官)。
后世評價他“在位20年,亦愛才,亦不大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為務?!兵f片戰(zhàn)爭前夕,以他為首的弛禁派排擠以林則徐為代表的嚴禁派,主張妥協(xié),蠱惑道光帝,因此他對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應付一定責任。
而他作為曾的恩師,幫助他打通關節(jié),順利進入翰林院。更重要的是教給了曾“為官之道”:“打掉牙,和血吞”,“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老師的教導對曾影響很大,但歷經(jīng)宦海沉浮之后,他對老師的話有了新的、正確的理解。沒有像老師一樣一味阿諛奉承,妥協(xié)退讓。帶著這樣的新理解,曾開始了在外交舞臺上的表演。
三、曾國藩參與的外交事件及對外政策
發(fā)生于1870年6月間的天津教案是由他親自查辦的。他很清楚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而為了保全他“忠臣”之名,他還是接手了,但最后仍以清王朝的妥協(xié)而告終。
在對外政策方面,曾是洋務運動的開啟者,他興辦洋務的初衷便是求強,他繼承了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開辦了第一個近代軍工企業(yè)-安慶內軍械所,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軍備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強對中國的瓜分。
晚年又授意容閎,派遣多名留學生赴美留學??梢娝趯Υ餮笪拿鞣矫娴拈_放態(tài)度和遠見卓識。
四、曾國藩外交思想的影響、實質及現(xiàn)代啟示
(一)對晚清中國政治的影響
真正繼承曾氏衣缽的是李鴻章,李與曾共事多年,李以其過人的才華贏得了曾的賞識和重用。在對外政策方面,李將曾的思想發(fā)揚光大了,江南制造總局的設立,北洋水師的建成,留學生派遣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抵御外侮的能力進一步加強,中國向現(xiàn)代化又邁進了一大步。
在外交方面影響李最深的便是曾的誠字訣。曾教導李曰:“我今國勢削弱,外人方協(xié)以謀我,小有錯誤,即貽害大局…對洋人依我看來,還是用一誠字,誠能動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我現(xiàn)在既沒有實在力量,盡你如何虛強造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的,都是不中用的”。
曾的這段話耐人尋味,應做積極的解讀。首先,這段話是符合現(xiàn)代外交禮儀的:各國之間就應該以誠相待,保持彼此間的平等往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在舊中國那個積貧積弱的時代,我們對自身要“誠”,即要對自身的情況有個客觀冷靜的認識。西洋各國過于強大時我們惹不起,就不要去惹他們,必要時候做一些妥協(xié)和周旋也不失為一種藝術。但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一味妥協(xié),搞民族投降主義。面對外敵入侵,當自身實力可與外敵抗衡時要堅決地抵抗,做到不保守,不退卻,捍衛(wèi)國家尊嚴。
李鴻章聽了曾的這番話,仿佛有所領悟了,但實際上他的理解出現(xiàn)了嚴重偏差,在錯誤理解誠字訣和自身“痞子腔”的指導下,開始了甲午戰(zhàn)爭前后的一系列外交實踐。甲午戰(zhàn)前,在不了解日方和國際真實情況的前提下,一味妥協(xié)的思想左右著他,盲目尋求列國調停,消極避戰(zhàn),貽誤戰(zhàn)機,致使戰(zhàn)場失利;戰(zhàn)爭開始后,北洋水師與日本聯(lián)合艦隊相比雖無明顯優(yōu)勢但也旗鼓相當,而李后來卻避戰(zhàn)保船,不準水師出港迎敵,致使坐以待斃,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種妥協(xié)投降情緒蔓延到了前線作戰(zhàn)的陸軍將士中,導致士氣低落,陸戰(zhàn)打的也是一塌糊涂。
至此,洋務運動嚴重受挫,《馬關條約》的簽訂,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到了1900年,慈禧太后利欲熏心,為了握緊手中的權力,不自量力地和11國宣戰(zhàn),導致八國亂華。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如果慈禧能夠認真研讀一下曾的誠字訣,事情應該不會如此糟糕。
(二)曾國藩外交思想實質及現(xiàn)代啟示
縱觀曾國藩一生的外交思想及實踐,實質上都是源于清朝最高統(tǒng)治集團的意志,在實踐上只不過是清王朝對外政策的執(zhí)行者,以朝廷是非為是非,壯志難酬,身為人臣,身不由己。就拿天津教案來說,不管他如何做,都不可能有一個圓滿的解決方案,他只能得罪一方,最后還得服從朝廷的大外交政策,他也只有替朝廷背黑鍋。
但總體而言,曾國藩的外交思想及政策還是值得稱道的,他的誠字訣實際上是一種比較務實的外交策略,對今天的外交事務仍有借鑒意義;他開啟洋務運動,派遣留學生等實踐使中國向包容開放的新時代邁出了重要一步。
對于他處理的天津教案來說,史學界本身就有爭議,他的處理無可厚非。他的外交思想在近代中國外交上雖然沒有發(fā)揮積極作用,但是責任并不在他,而在于他的后繼者沒能很好的領悟他思想的真諦;在于腐朽的封建專制體制本身,在于清王朝最高統(tǒng)治者們的迂腐和貪婪。
因此,我們應該重新客觀地認識其思想實質,客觀地評價曾本人,在此基礎上,取其精華,使我們的現(xiàn)代化之路走的更遠更好!
參考文獻:
[1]《曾文正公全集》.
[2]《李鴻章全集》.
[3]《清史稿.穆彰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