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關鍵詞】 藿香正氣水;微生物限度檢查
【中圖分類號】R28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3)18—0010—02
藿香正氣水是由蒼術、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等十味組成,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用于外感風寒、內(nèi)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證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在藥品檢驗中,為保證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的科學性及準確性,根據(jù)《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XⅢC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的驗證,以保證所采用的檢驗方法適合于該藥品的細菌、霉菌及酵母菌計數(shù)的測定和控制菌檢查。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的規(guī)定對3批藿香正氣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試驗進行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
1.1 培養(yǎng)基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膽鹽乳糖培養(yǎng)基、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玫瑰紅鈉瓊脂培養(yǎng)基、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MUG培養(yǎng)基、EMB培養(yǎng)基。
1.2 供試品 藿香正氣水(批號:20110601、20110602、20110603)。
1.3 菌種大腸埃希菌〔CMCC(B)44102〕、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孢桿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均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
2 方法與結果
2.1 菌液制備將上述5株菌的新鮮培養(yǎng)物分別接種至規(guī)定培養(yǎng)基中,細菌培養(yǎng)2天,酵母菌培養(yǎng)24h,霉菌培養(yǎng)5天,制備成菌(孢子)懸液,備用。
2.2 供試液制備按規(guī)定量取供試品10ml,置無菌錐形瓶中,加入pH7.0無菌氯化鈉一蛋白胨緩沖液至100ml,充分振蕩使供試品分散均勻,即為1:10供試液,備用。
2.3 細菌計數(shù)、霉菌及酵母菌計數(shù)方法的驗證
2.3.1 試驗組取供試液(1:10)1ml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一蛋白胨緩沖液沖洗濾膜,每次沖洗量為100ml,沖洗三次,在最后一次沖洗液中加入50~100cfu各試驗菌,過濾,將濾膜取出,菌面朝上,分別貼于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玫瑰紅鈉瓊脂培養(yǎng)基上,每株試驗品平行制備2個平皿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ⅩⅢC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進行培養(yǎng)、計數(shù)。
2.3.2 菌液組取菌液50~100cfu過濾,將濾膜取出,菌面朝上,分別貼于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和玫瑰紅鈉瓊脂培養(yǎng)基上,每株試驗菌平行制備2個平皿,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XⅢC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進行培養(yǎng)、計數(shù)。
2.3.3 供試品對照組取供試液(1:10)1ml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一蛋白胨緩沖液沖洗濾膜,每次沖洗量為100ml,沖洗三次,過濾,將濾膜取出,菌面朝上,分別貼于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和玫瑰紅鈉瓊脂培養(yǎng)基上,每株試驗品平行制備2個平皿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ⅩⅢC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進行培養(yǎng)、計數(shù)。
2.3.4 稀釋劑對照組用pH7.0無菌氯化鈉一蛋白胨緩沖液1ml代替供試液,其它方法同試驗驗組操作、培養(yǎng),計數(shù),即得。
2.5 回收率回收率%=(試驗組平均菌落數(shù)一供試品對照組平均菌落數(shù))/菌液組平均菌落數(shù)×100%。
2.6 結果判斷在3次平行試驗中,試驗組的菌回收率均應在70%以上,該驗證方法可用于試驗;若低70%,應采用適宜的方法消除供試品的抑菌活性,重新進行驗證試驗。
2.7 預試驗取1:10供試液1ml/mL、0.5ml/皿、0.33ml/皿、0.2ml/Jg、O.1ml/皿分別注1皿為一組,每組加入1種試驗菌菌液,共5組。大腸埃希菌白色念珠菌1ml/皿、O.5ml/皿、O.33ml/皿、0.2ml/皿、0.1ml/皿的回收率分別為0、2、16、2l、35%,金黃色葡萄球菌1ml/皿、0.5ml/皿、0.33ml/皿、0.2ml/皿、O.1ml/皿的回收率分別為3、5、10、12、20%,枯草芽孢桿菌的回收率分別為0、3、15、23、27%,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分別為13、10、19、29、34%,黑曲霉的回收率分別為4、11、16、22、35%.根據(jù)以上預試驗結果來看,回收率低于70%,證明該品種具有較強的抑菌活性能力,應重新采用適宜的方法除菌處理后,進行驗證。根據(jù)上述結果來看,該品種驗證方法推向薄膜過濾法試驗,試驗結果見表1。
2.8 控制菌檢查法的驗證
2.8.1 大腸埃希菌檢查試驗組取1:10供試液10ml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一蛋白胨緩沖液沖洗濾膜,每次沖洗量為100ml,沖洗二次,過濾,將濾膜取放入裝有100ml膽鹽乳糖培養(yǎng)基中,再加入10~100cfu大腸埃希菌,搖勻,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XIIIC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進行培養(yǎng)、觀察,即得。陰性菌對照組方法同試驗組,以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為陰性對照菌。供試品1:10供試液10ml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一蛋白胨緩沖液沖洗濾膜,每次沖洗量為100ml,沖洗三次,過濾,將濾膜取放入裝有100ml膽鹽乳糖培養(yǎng)基中,搖勻,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ⅩⅢC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進行培養(yǎng)、觀察,即得。
2.8.2 結果判斷陰性菌對照組不得檢出陰性對照菌;試驗組應檢出試驗菌,該試驗方法成立。
2.8.3 控制菌檢查方法驗證大腸埃希菌采用培養(yǎng)基稀釋法驗證,試驗組檢出試驗菌,陰性菌對照組未檢出陰性菌對照菌。
2.9 結果采用經(jīng)驗證的方法檢查3批藿香正氣水,細菌數(shù)均小于10cfu/g,霉菌及酵母菌均小于10cfu/g,未檢出大腸埃希菌。
3 討論
根據(jù)預試驗結果,采用常規(guī)法1ml/皿、0.5ml/皿、0.33ml/皿、0.2ml/皿、0.1皿/供試液量進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的計數(shù)驗證,3個批號試驗組的數(shù)據(jù)中,均出現(xiàn)個別平皿回收菌數(shù)與同組數(shù)據(jù)相差太大,甚至有0回收的現(xiàn)象;將供試液的量制備成1:20供試液0.5ml/皿、0.2ml/皿/以降低供試液的抑菌活性,上述現(xiàn)象未能完全消除;最終將細菌檢查采用1:10供試液薄膜過濾法,該方法對細菌、霉菌及酵母菌進行計數(shù)驗證,同組之間各皿數(shù)值趨于一致。
藿香正氣水處方中的部分原輔料及乙醇具有較強的抑菌活性成分。供試品為口服劑,檢驗取樣時難以保證同一試驗組各個平皿中絕對均勻,對試驗菌的回收造成直接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驗證試驗方法的選擇——預試驗,可以在較小工作量的前提下,為正式試驗提供一個合理、可行的試驗方法。但藿香正氣水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預試驗,對同一試驗組中可能出現(xiàn)個別平皿回收菌數(shù)大大低于同組其它平皿回收菌數(shù)的異常現(xiàn)象是不能估計與預計的。
經(jīng)驗證確認,生產(chǎn)企業(yè)在原輔料、生產(chǎn)工藝、檢驗及處方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藿香正氣水的微生物限度檢查可按以下方法進行檢驗。細菌、霉菌及酵母菌計數(shù)方法驗證計數(shù)采用1:10供試液1ml薄膜過濾法,沖洗總量為300ml;控制菌大腸埃希菌采用1:10供試液10ml薄膜過濾法,沖洗總量為200ml驗證,其它按照《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ⅩⅢC微生物限度檢查法。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
(收稿日期:201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