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
常用的降糖藥物有三類,即磺脲類、雙胍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用法各有不同。有的患者使用后效果不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服用藥物的時間不正確。
磺酰脲類:飯前30分鐘服。其作用機制是直接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起到降糖作用,故這類藥物只對胰島功能尚未完全喪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由于它們進入人體后需要一定時間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因而服藥時間宜在餐前半小時左右。例如:格列吡嗪(美吡達)、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喹酮(糖適平)等。
雙胍類:在飯中或飯后服用。其作用機制是促進外周組織(如肌肉等)對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異生和腸道對葡萄糖的攝取,從而使血糖降低,故該類藥物對血糖正常者不起降糖作用,特別適宜于飲食控制效果不佳、體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例如苯乙雙胍(降糖靈)、二甲雙胍(甲福明)。此類藥物的降血糖作用與胰島素的分泌無關(guān),主要是通過促進機體組織對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減少葡萄糖在腸道內(nèi)的吸收,抑制肝糖原轉(zhuǎn)換成葡萄糖,對抗胰高血糖素等作用而降低血糖。由于此類藥物胃腸道反應明顯,所以應在吃飯時或飯后服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與第一口食物一起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延遲和減少腸道對淀粉的分解消化和吸收來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對糖耐量異常及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尤其有效,用法是嚼碎后與第一口飯同服,若在餐前或餐后服用則療效會大打折扣。例如:阿卡波糖(拜唐平)、伏格列波糖(倍欣)。
格列酮類:飯前15分鐘或飯中服用。例如:曲格列酮、羅格列酮。此類藥物又稱胰島素增敏劑,能增加骨骼肌、肝臟、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率而發(fā)揮降低血糖的療效。此類藥物服用后發(fā)揮作用較快,藥峰時間僅為1小時,所以飯前或飯中服用均可。
(摘自《大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