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宇
摘 要: 《外婆的日用家當》是當代美國黑人女作家艾麗斯·沃克的短篇小說精品。小說講述了一個黑人家庭母女三人間因兩床被子引起的沖突。主人公迪伊形象鮮明,代表著上世紀60年代積極投身于民權運動的黑人。黑人民權運動內容廣泛,影響深遠,其中一項則是提倡非洲文化的復興。民權運動雖引起空前反響,但這一群體對自身文化遺產的認識仍不夠全面深刻。本文從對迪伊的形象的解讀,分析民權運動中黑人對自身文化認識方面的不足。
關鍵詞: 民權運動 非洲文化 認識缺陷
艾麗斯·沃克,普利策獎得主、小說家、詩人和社會運動人士。她熱愛黑人文化,并為捍衛(wèi)黑人婦女的合法權利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锻馄诺娜沼眉耶敗分械牡弦潦欠e極參與民權運動的新時代黑人女性,但讀者從她身上看到的多為她的自負、冷漠和其對本民族文化遺產的膚淺認識,并非是民權運動倡導者一貫給人的良好印象。
一、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
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是美國民權運動的一部分,興起于上世紀50年代,直至上世紀70年代基本結束,是美國黑人為爭取與白人同等地位而發(fā)起的群眾性斗爭運動。非洲黑人最初被引進美國,主要是在南方農場當農奴,彌補當地勞動力短缺。理論上,林肯總統(tǒng)在1863年的解放宣言中,已經讓他們獲得了自由。但美國黑人境遇依然悲慘。1954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員會種族隔離的學校違法,1955年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黑人以全面罷乘來反對公交車上的黑白隔離措施,1963年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廣場聚集二十五萬群眾以反對種族隔離,美國民權運動馬丁·路德·金發(fā)表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將整個運動推向高潮。民權運動的領袖,如A.菲利普·倫道夫、馬爾科姆和斯托克利卡邁克爾都表示反對美國種族隔離的社會現狀,并呼吁種族平等。“黑即是美”是由非裔美國人于上世紀60年代發(fā)起的一場文化運動。這場運動后來擴展到大部分黑人世界里,最突出的當屬史蒂夫·比科在南非創(chuàng)立的黑人覺醒運動。這項運動也鼓舞了一部分黑人,他們不再拉直頭發(fā)或試圖漂白膚色以減少自身的黑人特征。迪伊回到家中呈現在母親和妹妹麥琪眼前的種種改變正是這一社會風氣的具體體現。
二、迪伊形象分析
小說通過母親的視角,為讀者呈現了外貌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姐妹。大女兒迪伊聰明自信、伶牙俐齒、美艷照人,遠離家鄉(xiāng)接受高等教育;小女兒麥琪卑微怯懦、相貌平庸、曾被大火燒傷,對姐姐又羨慕又敬畏。
對于迪伊的穿著,作者這樣描寫:“A dress down to the ground, in this hot weather.Earrings gold,too,and hanging down to her shoulders.Bracelets dangling and making noises when she moves her arm up to shake the folds of the dress out of her armpits.”至于迪伊的發(fā)型,“像綿羊身上的毛一樣豎立著,烏黑的頭發(fā)兩邊各扎了一個長辮子,就像兩條小蜥蜴一般,盤繞攏在耳后”。迪伊的這一身裝束富有非洲傳統(tǒng)特色。黑人民權運動除了要求黑人權利外,還提出了“黑人覺醒”、“黑就是美”、“文化民族主義”等口號,黑人的穿著打扮也在那一時期發(fā)生了改變,開始回歸傳統(tǒng),迪伊就是一個縮影。迪伊是一個重外表而不重實質的女孩,為了表明對非洲文化的推崇和追隨,就像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黑奴運動”中的許多人那樣,她把自己刻意打扮成非洲人的模樣:拖地的長裙、直垂到肩頭的金耳環(huán)和叮當作響的手鐲。造型上的改變過于膚淺,依舊無法掩蓋迪伊對本民族文化認識的缺失,這一點將在第三部分講到。
迪伊性格堅毅、自信,積極爭取一切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麥琪眼中,姐姐才是一個能主宰自己命運的人,無論想要什么都能得到,世界從來沒對她說過半個“不”字。然而這種過度的自信和驕傲,表現出來的就是迪伊對自己家庭出身低微的極度厭惡和極力掩飾。當以前的房子著火的時候,迪伊沒有表現出一絲不舍,相反她態(tài)度異常冷漠。迪伊的過度驕傲和自信還表現在她對家人朋友的挑剔。前文提及的迪伊給母親和妹妹讀書時的表現,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嚴格意義上講,迪伊沒有真正的朋友,這也是因她性格所致。她身邊圍繞的不是一些鬼鬼祟祟的男生,就是有些神經質、從來不笑的女生。他們欣賞迪伊巧妙的措辭、優(yōu)雅的身姿和像堿水中氣泡一樣尖酸的幽默。迪伊對男友的苛刻終于使男友無法忍受,心愛的男人最后娶了個平庸的女子,這使她久久難以平復心情。
迪伊代表著眾多投身于民權運動的非裔美國人。一方面,他們中的許多人不再像自己的祖先一樣甘受凌辱與奴役。他們接受教育,思想獨立,向往平等自由。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在思想和行為上過于激進,對平等地位的極度渴望使他們極力回避自己的過去,將以前充滿痛苦的生活視為奇恥大辱。迪伊的祖先是作為黑奴被販賣到北美來的,而母親和妹妹麥琪的生存現狀就是這樣一種身份的延續(xù)。迪伊看不起母親和妹妹,實則也是對自己民族遭受壓迫和奴役的屈辱歷史的蔑視和忽視。無法正視歷史,也就無法探尋遭受壓迫的根源,民權運動在這些人的領導下雖影響廣泛,卻無法徹底扭轉黑人受歧視的局面。
三、迪伊對非洲文化的認識
總體來說,迪伊對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她的認識也是淺薄的。
迪伊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長而拗口的、帶有非洲特點的名字,拋棄了家族世代相傳的“Dee”。 她羞于使用這個名字,然而她并沒有仔細考證過名字的由來,就將“迪伊”視作是壓迫者強加給她的。她對母親講述的這一名字的歷史而感到厭煩,實則迪伊這個名字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北戰(zhàn)爭以前。名字世代相傳,是維系家族的一條重要紐帶。迪伊改了名字,象征著她與家族的決裂,對祖先的背叛與不敬,由此對文化的追隨和保護就無從談起。
迪伊認識的淺薄突出表現在對兩床百納被的熱衷上。迪伊開口向母親索要那兩床百納被,但母親已經答應給麥琪當嫁妝。自私虛榮的迪伊卻指責麥琪不懂得欣賞被子,迪伊以前對這兩床被子是不屑一顧的,認為它們老土過時,現在卻將它們視為珍寶。百納被是非洲文化的一大象征,縫制百納被的手藝世代相傳,然而迪伊根本不會縫被,對它們的歷史更是一無所知。她只知道把被掛起來當裝飾,只想占有它們,她對非洲文化遺產只是一種盲目的崇拜。真正不懂得欣賞的恰恰是迪伊,而真正的文化傳承者應該是麥琪。不理解文化遺產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只是盲目跟從民權運動中提出的種種口號,很難使文化傳承下去,民權運動在這一方面是不成功的。
四、結語
我們不難看出,迪伊抗拒黑人曾經遭受的苦難歷史是發(fā)自內心的,對非洲文化遺產的崇拜追隨卻是流于表面的。迪伊代表了許多接受過白人文化教育的黑人,他們思想先進,追求平等,但同時又無法正視歷史,這一點是黑人自身的缺陷,也是民權運動的缺陷。
參考文獻:
[1]Alice Walker,Everyday Use for Grama[A]. 張漢熙.高級英語(第一冊)[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52-54.
[2]韓艷萍,裴志權,孫金蓮.論《外婆的日用家當》中迪依的象征意蘊[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