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四平
(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安徽蕪湖241000)
盡管總是有不少埋怨和責難的意見,但是作為一個詩歌流派,“第三代詩歌”還是被各種類型的文學史和當代文學批評著作所敘述。這些論述又不約而同地把“第三代詩歌”僅僅作為一種反叛色彩濃烈的激進主義詩潮,并且認為它的消極影響巨大。
這幾年,以一向主要致力于當代新詩批評與研究工作而廣為人知的青年學者譚五昌在給研究生上新詩專業(yè)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研究生對“第三代詩歌”的認識大都局限于“教材”定論性的范疇內(nèi),且普遍對“第三代詩歌”的豐富性缺乏應有的了解。因此,幾年前,譚五昌就開始以“還原式”的研究方式,像??滤谕摹爸R考古學”那樣,力圖重新回到“第三代詩歌”的歷史現(xiàn)場,撥開那些已有的本質(zhì)性結論的迷障,還“第三代詩歌”以本來面目,并試圖對之進行新的闡釋與評價。譚五昌新近出版的詩學專著《詩意的放逐與重建——論第三代詩歌》(收入“中國新銳批評家”文叢,昆侖出版社2013年版)就對“第三代詩歌”進行了專門的、系統(tǒng)的探討,堪稱頗具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譚五昌以“詩意的放逐與重建”來整體概括“第三代詩歌”的價值取向,可謂眼光獨特。以往的大多數(shù)研究只注意到“第三代詩歌”對“詩意的放逐”,從解構的后現(xiàn)代主義角度來評說“第三代詩歌”。而譚五昌這項研究的價值總體來說在于,他既承認“第三代詩歌”對傳統(tǒng)詩意的放逐,同時還認識到“第三代詩歌”放逐傳統(tǒng)詩意的目的是為了重建新的詩意。如此一來,“第三代詩歌”放逐詩意就不僅僅是目的,而且還是手段,是達到新的詩意重建的途徑,這樣“第三代”詩人放逐詩意的意義就不完全只有消極性的影響了,其積極性價值也就極大地被呈現(xiàn)出來了。這樣的結論至少部分地刷新了人們固有的觀念,把“第三代詩歌”的研究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了一步。的確,我們必須拋開意氣用事,心平氣和地細致辨析“第三代詩歌”的是非功過。從通常的意義上講,“第三代詩歌”是從建國后“第一代詩歌”、朦朧詩“第二代詩歌”之后的“新一代”詩歌。這種籠統(tǒng)的劃分,或者說,當年這些北島之后的青年詩人的自我寫作的定位,就是在于把自己這一代的“代際”身份與前輩詩人們有意區(qū)別開來,以極端方式凸顯自己人為顯著的身份特色。因此,他們越反抗得徹底,就越能顯示自身的價值和標識。如此一來,我們就不難理解他們當年提出“打倒北島”的過激言辭了。他們急于出場,并急于表現(xiàn)自我,哪怕這種出場與表現(xiàn)顯得多么的另類與叛逆!當年,從詩評家徐敬亞主編的“紅皮書”入選的詩歌團體來看,共有60多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詩歌宣言,都有自己的詩歌作品,就像一場場詩歌的競技表演,每一家都把自己自認為最精彩的一面或多面展示出來,讓大家欣賞與把玩!由于大家爭先恐后地爭著出場,而且是以“民間”自在自為的方式,幾乎沒有什么國家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門檻,沒有“官刊”的審查限定,只要入了“紅皮書”主編的“法眼”,就可以以民間盛宴的方式登堂入室了。所以,難免魚目混珠,說得不好聽,難免泥沙俱下!當然,經(jīng)過為時不長的歷史“檢驗”和過濾,人們還是愿意從中指認出具有建設性價值的詩歌群體,尤其是其具有開拓性的詩歌寫作,比如,“他們”“非非”“莽漢”“撒嬌”等“第三代”詩歌群體。這些“第三代”詩歌群體的確與前面的幾代寫作明顯不同,比如,他們反對詩歌的宏大抒寫,反對詩歌的意象群聚集,反對刻板的書面語,等等。他們提出“詩到語言為止”,認為除此之外詩歌沒有什么,或者說,詩歌什么也不是。我本人就置身于這三代詩歌群體之中。他們有的是我的忘年交,有的是我素未謀面的朋友,有的是我同時代的好兄弟。比如,我與“莽漢”和“撒嬌”群體就有著比較密切的接觸,我與他們偶爾在一起聚集,我們喝酒談詩。有時我覺得我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最起碼,我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我們之間沒有距離。記得我與“莽漢”的代表性詩人之一馬松有一次在北京喝酒,他以四川的待友方式招待我,我們倆彼此忘情地敞開胸懷喝酒,結果是,他喝得認不得回家的路了,我只好陪他坐在馬路邊,望著天上暗淡的月色,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直到他漸漸緩過神來,我才給出租車講清楚他的住所,送他回北京那個暫時的家。還記得,有一次我去上海,抽空去找默默設在上海莘莊的“撒嬌詩院”,其規(guī)模、氛圍、情景讓我這個知識分子恍如隔世,仿佛時空穿越進入魏晉了。我在那里真真切切地做了一回文學史上才有的“竹林七賢”的雅士?;貋砗?,我意猶未盡地寫了一篇發(fā)自肺腑的文章,名叫《我也要撒嬌了》。也就是說,“第三代”詩人不僅把寫詩視為一種藝術操練,而且把寫詩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戴望舒當年遙想的那樣把人生與藝術融為一體了。他們把詩歌視為生命的一部分,不刻意為之,但又從來不離不棄,生死相依!譚五昌的這本詩學著作好就好在把握住了“第三代詩歌”這個“神”。作者把主干把握住了,其他零零散散的東西就一下子“拎”起來了。所以,譚五昌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礎上,善于分析問題,歸結問題,提煉出一些有本質(zhì)性的結論。這既與他平日里的學術訓練有關,也與他間或與第三代詩人有所接觸并對他們知根知底分不開。
本專著的第二個研究亮點是,譚五昌對“第三代詩歌”作了比較寬泛的理解。他不像以往學者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把“第三代詩歌”僅僅限制于“非非詩派”“他們”“莽漢詩派”那里,或者說,不僅僅置于徐敬亞在“兩報大展”后所編輯的“紅皮書”所羅列的那些詩派與團體,譚五昌一改已有的當代文學史(詩歌史)的表述對象和邏輯框架,從“新型理論話語與詩學主張”這樣的知識范型上,對“第三代詩歌”的對象、內(nèi)涵和邊界進行了全新勘定與表述。他認為,“第三代詩歌”寫作應該分為“女性寫作”“知識分子寫作”“中年寫作”和“個人寫作”。這樣的概括就遠遠超越了所謂的“反崇高”“反意象”和“反語言”那樣狹隘的范圍了。從時空上講,譚五昌還打通了80年代和90年代詩歌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沒有把“第三代詩歌”完全局限在80年代內(nèi)部;從內(nèi)容上講,他豐富了“第三代詩歌”重建的具體所指,重新架構了“第三代詩歌”的詩學空間。盡管這樣的說法在學術界還可商榷,但是它的拓新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本來,“第三代詩歌”就是一個含混的命名。譚五昌愿意從“廣義”的角度來歸結這一群體的寫作,而主動放棄大家被動接受的“狹義”歸納。這種學術上的重新闡釋與歸納是需要學術膽識和勇氣的。我明白譚五昌的良苦用心。他不屑于把歷史問題簡單化、整體化、本質(zhì)化,而是還“第三代詩歌”一個復雜的、生動的、鮮活的狀態(tài)。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在思想解放方興未艾之時,一股股破土而出的思潮噴涌而出。所以,我們聽到的、看到的、讀到的詩歌不只是我們教科書上那幾個詩歌群體,而是一場“漢語的盛宴”,是一個個“詩歌的多聲部”,是眾聲喧嘩!譚五昌的這部詩學專著用還原的眼光和方法“再現(xiàn)”了當年的詩歌現(xiàn)場,把其中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呈現(xiàn)出來,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正是在如此全景式的觀照下,譚五昌對“第三代詩歌”詩人寫作的群體和個體進行了不同于以往文學史的解讀。這是譚五昌這部詩學專著的第三個亮點。在海外沒有“文學史”一說,它是中國制造的“特產(chǎn)”。不管是分析哲學還是現(xiàn)代闡釋學,都是圍繞詩歌來談詩歌歷史的,要么指向詩歌本身,要么指向詩歌的“外部”,即社會、生活、現(xiàn)實、情感等等,幾乎不會把一個個豐富的詩歌現(xiàn)象概括成幾條干巴巴的結論。以往的當代文學史只是把韓東、于堅、李亞偉等列為“第三代”詩人的代表,而譚五昌還把在90年代以“知識分子寫作”著稱的王家新、西川、陳東東、歐陽江河,以“神性寫作”名世的海子、駱一禾和戈麥等人,以及“搖滾詩人”伊沙等,都歸入“第三代”詩人的麾下。如此一來,不但恢復、還原了一些生動而真實的詩歌史實和記憶,而且也改寫了以往文學史常見的對“第三代詩歌”的貶抑性描述:詩歌理論宣言大于詩歌寫作實績。文學史總是在做減法,而且是依據(jù)它自身預設的邏輯做減法,把那些不符合它邏輯的歷史現(xiàn)象進行任意的刪節(jié),留下來的那部分不合它邏輯的史料通常還做反面材料,“第三代詩歌”常常是作為新時期詩歌宏大敘事的反面材料或者說負面材料加以表述的。所以,給“第三代詩歌”“平反”,給予其應有的歷史地位,是包括譚五昌在內(nèi)的有責任心和正義感的新詩研究者的歷史使命。2006年,在黃山舉行的紀念“第三代詩歌”20周年的酒會上,由我執(zhí)筆撰寫了給“第三代詩歌”具“平反性質(zhì)”的《歸園宣言》,它是一份“第三代詩人”在新世紀的新宣言。也就是說,要真正理解“第三代詩歌”,就必須放棄文學史常識,回到詩歌現(xiàn)場本身,而且還要密切關注它們的“變”與“不變”。因此,“第三代詩歌”既是一個歷史現(xiàn)象,也是一個“現(xiàn)實”的現(xiàn)象。他們沒有“與時俱退”,他們與時俱進。他們還在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在場”,不斷地發(fā)出自己哪怕顯得“微弱”的聲音。我記得李亞偉前幾年出版過詩集《豪豬的詩篇》。翟永明說,不是豪豬非好漢。這些詩歌寫作在當代并沒有“失效”,它們的影響力仍然存在,有時候還具有主流導向作用。因此,對一代人的詩歌寫作需要認真辨析。文學史的毛病始終是在做減法,把許許多多的血肉去掉,剩下的只是一堆枯骨。對此,譚五昌顯然是十分警惕的,他用這部專論“第三代詩歌”的學術著作很大程度上“改寫”了文學史慣用的觀念、方式和方法,其創(chuàng)新價值是十分明顯的。
《詩意的放逐與重建——論第三代詩歌》一書的第四個亮點是激情與理性的碰撞所產(chǎn)生的耀眼火花。譚五昌既是享譽圈內(nèi)的詩歌批評家,又是一名富有情懷的詩人。他始終置身于詩歌現(xiàn)場和大學教學與科研的陣地。這種雙重身份和多種區(qū)位優(yōu)勢,給了他理性而靈動的研究先機。本書沒有故意掉書袋,除了必要的考古式的資料爬梳和理論溯源外,譚五昌把主要的研究精力投放到了對詩歌本文的細讀,然后在大量詩歌賞析的基礎上歸納出“第三代詩歌”的總體特征,也就是說,譚五昌的結論是建立在扎實的文本解讀的基礎上,因而是真實的、可信的,當然,也是耐讀的。譚五昌學術研究的路徑值得肯定:他沒有從預設的一套觀念出發(fā),然后再“拉郎配”式地找一些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設想,再然后得出所謂的“正確結論”,其實那種循環(huán)解釋是站不住腳的。非常難得的是,譚五昌先是下功夫閱讀大量的詩歌文本,而且還能夠參照著進行“比讀”,同時,研讀了與之相關的許多研究文獻,從而構成一種相互映照,并在新批評和“西馬”理論的指導下,對“第三代詩歌”進行了富有見地的解讀,形成了一種開放性的結構,召喚那些“理想的讀者”的共同參與。所以,這部書既有學術研究的嚴謹,又顯現(xiàn)出了詩人的銳氣,譚五昌在這兩者之間尋找平衡,因而,該書少了學術著作的“板結”,也沒有詩人的意氣用事。
總體而言,“放逐”與“重建”是一破一立,邊破邊立。這就把“第三代詩歌”的銳氣和責任擔當充分展示出來了,可謂抓住了問題的關節(jié)。我希望,譚五昌《詩意的放逐與重建——論第三代詩歌》一書中的種種“新觀點”“新方法”“新思維”能夠引起大家充分的共鳴、關注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