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百花
(江西財經(jīng)大學 法學院,江西 南昌330000)
犯罪構成理論是刑法理論的核心與靈魂,犯罪構成理論體系是刑法理論上的一個專有術語,也是刑事立法設定犯罪和刑事司法認定犯罪的模型。從誕生以來,就引來無數(shù)刑法學者的思考與探究。建構、反思、批判與超越成了犯罪構成理論的成長足跡,正是先哲們一次次的探討與爭論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理論體系。在早期的刑法學中,構成要件是指法律所規(guī)定的構成犯罪的一切要件,及至1906年德國學者貝林發(fā)表其《犯罪論》,提出構成要件的新見解后,才為現(xiàn)代刑法學中的構成要件理論奠定了基礎。[1]綜合起來,目前世界上有三大具有代表性的犯罪構成理論:一是以前蘇聯(lián)及我國為代表的四要件論——犯罪構成要滿足四個要件:犯罪客體、犯罪客觀要件、犯罪主體及犯罪主觀要件;二是以德國及日本為代表的大陸法系的三階層論——犯罪是由構成要件該當性、違法性和有責性構成;三是以英國及美國為代表的雙層次論——犯罪是通過實體和程序兩個方面來衡量和判定的。
犯罪構成即成立犯罪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我國犯罪構成理論中將犯罪的基本特征概括為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與應受刑罰處罰性三個特征,同時認為決定某些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滿足我國刑法規(guī)定成立犯罪所必須的一切客觀和主觀要件有機統(tǒng)一(四要件體系)即構成犯罪。我國犯罪構成由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組成。[2]犯罪客體是指犯罪所侵犯的我國刑法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犯罪客觀方面包括因果關系、危害結果及危害行為等犯罪行為在客觀上的外在表現(xiàn);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達到法定年齡、具有責任能力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犯罪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危害結果所抱的心理態(tài)度,包括故意、過失以及目的。[3]在我國犯罪構成理論中,有關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等排除犯罪的事由是另外考慮的??梢哉f,我國的四要件構成理論中每個要件都是形式與實質判斷的結合體,在運用的過程中要做到主客觀一致,綜合起來發(fā)揮其作用。
我國最早使用的“證明責任”是引自日本翻譯的德國法上的概念,但是最初的“證明責任”僅等同于提供證據(jù)責任意義上的“證明責任”。清政府1910年起草的《大清民事訴訟律草案》中提到了“證明責任”,這幾乎是對德國、日本民事訴訟法典的照搬,但是又存在著依日譯概念來表述西方國家各門學科專用術語的風氣,由此可推定,我們學者是直接沿用了日譯的“舉證責任”、“立證責任”、“證明責任”作為德語“BEWEISLAST”一詞的漢譯。[4]最初引入我國的“證明責任”與當今德日法學界通說的證明責任不完全相同,當時清政府引用觀點僅來自日本,而當時日本也是將“證明責任”理解為提供證據(jù)責任,直到日本稚本郎造博士在1917年首次將德國學者尤里烏斯·格爾查提出的“‘證明責任’雙重含義說”介紹到日本。
“證明責任”一詞不是我國創(chuàng)造的,而是舶來品,來自日本翻譯的德國訴訟法中的概念。“證明責任”是訴訟學中極其重要的術語,世界各國法律中都有它的身影。在德國,“證明責任”的表述是德語“BEWEISLAST”;在英美國家,“證明責任”的表述為英語“BURDENOFPROOF”。“BEWEISLAST”一詞在德語中本身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當事人必須向法院提供證據(jù),否則就要承擔敗訴的風險;二是指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沒有得到證實,法院不認可該事實為構成要件,當事人要承擔訴訟上的不利益。第一層意思即日本法學家所認為的形式上的證明責任、主觀的證明責任、立證的必要性及提供證據(jù)責任;第二層意思被稱為實質上的證明責任、客觀的證明責任、證明的必要性、證明責任及確定責任。我國學者一直沿用的就是上述日譯概念表述的“BEWEISLAST”的雙重含義?!癇URDENOFPROOF”所表達的證明責任也是兩層意思,因為英美法系中陪審團具有生殺大權,控辯雙方要想贏得訴訟必須征服陪審團,所以“BURDENOFPROOF”的第一層意思就是指當事人提供足夠的證據(jù),使得案件的爭議事實可以提交到陪審團認定;第二層意思是指提交陪審團進行認定的爭議事實仍然真?zhèn)尾磺宓臅r候當事人要承擔訴訟上的不利益。對于第一層意思,漢語通常譯為“提供證據(jù)的責任”或“證據(jù)負擔”;對于第二層意思,漢語通常譯為“說服責任”或者“法定負擔”。[5]英美法系的“BURDEN OF PROOF”與德國的“BEWEISLAST”一樣具有雙重含義,故我國所采用的日譯“證明責任”具有雙重含義,一為提供證據(jù)的責任,二為說服責任。
證明責任在訴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可能決定著訴訟的最終結局。法院判明案件事實情況以及正確適用法律和準確處理案件以此為基礎,因此,合理地明確地分配證明責任對于充分發(fā)揮證明主體的證明作用以及公正地處理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合理地確立證明責任有利于明確證明主體,充分發(fā)揮證明主體的證明主動性和積極性,避免不盡證明責任所帶來的不利的法律后果,使案件事實得到充分證明;科學地確立證明責任有利于提高案件處理的效率,證明責任要求證明主體根據(jù)自己的證明責任適時地履行證明義務,并主動尋找證據(jù)、提供證據(jù),可以避免訴訟的拖延,是訴訟經(jīng)濟和提高訴訟效率的內(nèi)在要求;正確地確立證明責任有利于法院及時解決真相不明的案件,證明責任明確了不盡證明責任者應承擔相應不利的法律后果,法院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證明責任的承擔對案件依法作出實體性處理,及時處理真?zhèn)尾幻鞯陌讣6]
證明責任的分配一直以來是訴訟法中重要的理論問題,它對于解決司法實踐存在的疑難事實認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對于立法或者司法解釋中如何科學合理地分配證據(jù)責任也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這里,我們需要認識到大陸法系國家與英美法系國家由于訴訟模式不同以及傳統(tǒng)的法律文化差異,其證明責任分配理論以及實踐也大相徑庭。
在大陸法系國家,證明責任分配理論有“法律要件說”、“危險領域說”、“蓋然性說”以及“損害歸屬說”等,通說還是“法律要件說”?!胺梢f”主要是指“當事人應就其有利之規(guī)范要件為主張及舉證”。具體說來就是主張權利存在或者其他法律效果的當事人,應當對權利發(fā)生的法律事實承擔證明責任;主張權利已經(jīng)不存在或者其法律效果已經(jīng)變更的當事人,對權利的消滅、變更或者限制的法律事實承擔證明責任。[7]
英美法系國家基于傳統(tǒng),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相對完備的證明責任理論體系。在英國,證明責任分為兩部分,一是說服責任,一是證明責任。說服責任是指訴訟一方當事人為使法官或陪審團信服其提出的全部事實而應當承擔的證明責任,即當事人提出充分的證據(jù)來說服法官或陪審團,使其形成心證,如果不能,則最終將會導致其敗訴。在刑事訴訟中,這一責任始終由控訴方承擔,不具有可轉移性。證明責任是當事人提交足夠的證據(jù),以使自己主張的事實成為法庭上爭議的問題,從而獲得對自己有利的決定。在美國,較為流行的是雙層證明責任說,即提出責任與說服責任。提出責任是指當事人提出證據(jù),說服法官將案件遞交陪審團的責任,這是控辯雙方都應當承擔的證明責任。如果原告或者控方提出的證據(jù)達到表面成立,辯方就開始承擔提出證據(jù)責任;如果辯方的證據(jù)讓法官或者陪審團的想法發(fā)生傾斜,則證明責任又轉移至原告或者控方。說服責任是僅由控方承擔的,控方需要提供充足證據(jù)使得法官或者陪審團裁判其勝訴,而辯方只需要讓法官或者陪審團產(chǎn)生合理懷疑即可,并不需要達到排除懷疑的程度,所以辯方不承擔說服責任。[8]在某些案件中,由于控方證明案件事實相當困難,甚至是完全不能,那么在判例中便有可能轉移證明責任,強調(diào)由被告來履行一定的證明責任,以保持“安全與自由”的平衡,但是需要立法予以明確。
在我國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分配按刑事自訴案件和公訴案件分別處理。在刑事自訴案件中貫徹“誰主張,誰證明”的原則,自訴人必須提供必要的證據(jù)并承擔指控被告人有罪事實的證明責任。刑事公訴案件證明責任分配原則上由控方承擔證明責任,被害人不承擔證明責任,被告人也不承擔證明責任,但在反駁指控的情況下,被告人也需承擔部分證明責任。如對“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的指控提出抗辯,辯方需要說明財產(chǎn)的來源,否則視為“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成立。[9]由此可見,控方承擔提供證據(jù)責任及說服責任,辯方僅承擔部分提供證據(jù)責任,法院不承擔證明責任。
當前四要件犯罪構成理論對證明責任分配有如下影響:
一是證明責任標準過高,控辯雙方尷尬過招。我國犯罪構成理論中四個要件沒有遞進關系,所以作為控方就需要對每個要件承擔相同的證明責任,在有限的司法資源這一前提下,證明標準過高,控辯雙方不得不在法庭上各出損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對犯罪主觀方面的認定往往是由犯罪客觀方面構成要件來推定的,因此司法資源有限的控方在實踐中為了達到標準而做證據(jù)、刑訊逼供等,冤假錯案就是這樣造成的。
二是證明要件全面覆蓋,訴訟效率急劇下滑。為了證明每個要件的成立,控方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尋找證據(jù),而實際情況是很多證據(jù)只可能由被告人獨自掌握,控方很難獲取證據(jù)甚至無法獲取證據(jù),從而導致訴訟拖延,造成國家司法資源的浪費,如果僅由被告人自己掌握的案件事實由被告人承擔證明責任,將大大節(jié)省司法資源和訴訟成本,提高訴訟效率,更好地實現(xiàn)公平與效率的均衡。
三是證明責任分配不清,辯方抗辯權利受阻。四要件理論并不包含違法阻卻事由和責任阻卻事由,在出現(xiàn)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意外事件等違法阻卻事由的情況下,誰承擔證明責任并不清楚。同樣地,關于當事人的年齡、精神狀況、違法性認識及期待可能性等證明責任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在實踐中,往往是由辯方承擔證明責任,這就使得辯方不能充分行使抗辯權利。
在我國的刑事訴訟中,需要明確證明責任,以辨清案件事實,節(jié)約司法資源,提高訴訟效率;科學合理地證明責任,促使控辯雙方互贏,以實現(xiàn)公平正義,共建法治社會。
[1]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244.
[2]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99.
[3]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02.
[4]陳剛.證明責任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49.
[5]陳剛.證明責任法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7.
[6]郭華.證據(jù)法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99.
[7]郭華.證據(jù)法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01.
[8]郭華.證據(jù)法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02.
[9]郭華.證據(jù)法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