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墨家對道教影響研究綜述

2013-04-07 12:10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3年5期
關鍵詞:墨家章太炎王明

柳 恒

(深圳大學 文學院,廣東 深圳 518000)

為了回擊清末民初西方文化的沖擊,《墨子》得以從故紙堆里被挖掘出來而重見天日,自此引發(fā)了一個多世紀的《墨子》研究浪潮。對《墨子》的關注點從墨家科技、墨辨邏輯轉(zhuǎn)入到對墨家思想的研究。墨家與道教的關系問題,自上世紀初章太炎提出后,陸續(xù)有學者在此方面做了相關的研究,現(xiàn)將主要的研究成果綜述如下:

正如上所論及,章太炎初次闡發(fā)墨家與道教的聯(lián)系,更為明確的說,是在道教的起源問題上,章太炎發(fā)時人所未發(fā)之論,他認為道教最重要的來源于墨家。其不足千字的短文《黃巾道士緣起說》為后人研究這一課題提供了以下三點示例:其一,章太炎引述《抱樸子·遐覽篇》、《墨子枕中五行記》、《后漢書·方術(shù)列傳》等文內(nèi)容以證方術(shù)道士所用之法即為墨子明鬼之術(shù)。這是在材料與切入點上的示例。其二,提及《漢書·藝文志》中墨家之緣起于“清廟之守”,“清廟之守”本近祝由,到了黃巾道士這里其特征越發(fā)明顯。這是在二者宗教形式方面的示例。其三,隱約透顯出道教有重明鬼之術(shù)與重神仙之術(shù)兩種傾向,并且在道教發(fā)展的不同時期其側(cè)重點不同,墨家與道教的關聯(lián)性在前一種傾向上。這是在墨家對道教發(fā)展之影響上的示例。后世學者大多在章太炎給出的這三大示例上進行發(fā)揮創(chuàng)造,現(xiàn)以時間為序略論其研究成果。

王明畢生精研《太平經(jīng)》著有《太平經(jīng)合校》,正是對《太平經(jīng)》的熟悉使其關注到墨家與早期道教典籍《太平經(jīng)》的聯(lián)系。在其文《墨子到〈太平經(jīng)〉的思想演變》中,他肯定章太炎的看法,明確提出墨學雖自秦漢以后消沉下去,但墨家“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被道教吸收而得以保存。在對墨家學說和《太平經(jīng)》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他提出以下幾點:“天志明鬼”的宗教性、民應自食其力、兼愛、有力相助、有財相分來說明墨家對道教的影響。雖然在此文中王明有提及墨家的組織性,但是并沒有將其與道教的組織性聯(lián)系起來。此文的特色在于,其一,將墨家與道教的影響研究,精確到《太平經(jīng)》文本的研究上。其二,以“階級性”作為貫通墨道的主線。因為此文作于上世紀60 年代,在闡述二家思想淵源的過程中有這一層構(gòu)思也在所難免。

李遠國的《墨家與道教》,是最早對墨家與道教間的關系闡發(fā)的較為系統(tǒng)詳盡的一篇文章。因作者本人鉆研于史學,故而在寫作方法上這一特征十分明顯。其文中所引用的材料十分廣泛,將墨家對道教的影響研究拓展到了另一個階層。其研究成果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羅列出道教典籍中有關墨子的著作,這為后學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其二,注意到葛洪《神仙傳》中墨子被神仙化的現(xiàn)象,其列舉墨子在道教典籍中被方士化或神仙化的例子,以此來證明墨子在道教思想中的地位及影響;其三,關注到墨家的“五行毋常勝說”對《周易參同契》中的“五行錯王說”、《悟真篇》中的“五行顛倒術(shù)”的影響;其四,關注到墨家的科技如光學、物理學對漢晉間方士攝招鬼神之方術(shù)的影響;其五,在王明墨家與《太平經(jīng)》影響研究的基礎上,輔助以《漢書》、《史記》、《三國志》等文獻中言及墨道兩方“神道設教”的內(nèi)容,以凸顯墨家與道教之間的聯(lián)系。其特別對章太炎所提出的墨家源流于巫祝與道教的關系這一方面進行了闡發(fā),將“巫?!敝胺迸c張陵、張角的“符水”之間建立了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將巫祝之占卜祭祀儀式與道教之“齋醮法則”建立了聯(lián)系;其六,從古文獻中“俠道”這一概念的出現(xiàn),推演出墨俠與俠道的合流,并舉出歷史上具有“舍己濟人”、“苦節(jié)危行”之精神的道士以佐證其說法。

鄭杰文在上世紀90 年代便有文章《墨家與早期道教》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并且時至今日依然關注此課題。2009年由其指導的學生焦守強的碩士學位論文《魏晉至宋元的墨學與道教》便是對此課題關注的延續(xù)。鄭氏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和李遠國相差不大,其獨特之處在于:其一,墨家的“天志明鬼”思想對道教建立的“天人一體”神學思想體系的影響;其二,對王明提及的墨家之組織性進行了闡發(fā),將其與道教的組織,尤其是與張道陵、張角所建立的“軍教合一”的早期道教組織進行了比較研究。

李養(yǎng)正《道教與諸子百家》一書之第六章《道教與〈墨子〉和墨翟》對墨家與道教之關聯(lián)有所論述。此文之側(cè)重點在于對王明《墨子到〈太平經(jīng)〉的思想演變》一文之繼續(xù)闡發(fā),其次是對墨家民間結(jié)社之組織性、自苦性同東漢的太平道、金元時期的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的內(nèi)在影響研究。李氏之貢獻在于將墨家對道教影響的研究從東漢魏晉下放到金元時期,將墨家的民間結(jié)社性質(zhì)拓展開來。

盧云楓《略論墨家思想對民間宗教的影響》是以政治學的角度來闡發(fā)墨家思想之影響,其用兩個取代,即墨家以宗教平等關系取代儒家血緣差等關系,以神授型統(tǒng)治取代傳統(tǒng)的宗法統(tǒng)治來闡明宗教團體之狂熱性、非理性、革命性何以成為可能。其結(jié)論是,這是領袖魅力的最高體現(xiàn),也是平等與專制結(jié)合的必然產(chǎn)物。

近年來有李金山《論墨家思想對〈太平經(jīng)〉的影響》、何濤《略論墨家對早期道教的影響》等數(shù)篇文章對這一課題進行了探討,但其論述基本未超越前人的討論范圍,也未有更進一步的闡發(fā)?,F(xiàn)根據(j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幾點研究設想:

其一,墨家養(yǎng)生之道與道教養(yǎng)生長生之道的聯(lián)系。

對于此命題,李遠國、李養(yǎng)正都有所涉及,前者只是簡列了墨家思想中具有這種觀念的文字,后者是直接將《墨子》中講養(yǎng)生之道的一些文字和《太平經(jīng)》中相關的文字進行比較。道教講長生久視之道,也可以說“長生不死”是道教之最高宗教理想。所以面對墨家與道教此一核心觀念的相通處,應該花些筆墨進行研究。再加上在此文開篇所提及到章太炎的第三個示例中言及道教有重鬼神之術(shù)和重神仙之術(shù)兩種傾向,而道教與墨家相通之處顯然為前者。所以是否可以將墨家的養(yǎng)生定義在強健體魄、不損耗生命于無用、醫(yī)療養(yǎng)生這些層面,而不是神仙道教之“長生不死”對內(nèi)丹外丹的修煉上。但葛洪《抱樸子·金丹》記錄有《墨子丹法》,《正統(tǒng)道藏》太玄部《云笈七簽》第五十九卷“職”字號有《墨子閉氣行氣法》,以及葛洪《神仙傳》中記錄有墨子成仙之說,這些記載與《墨子》中之養(yǎng)生之學相差甚遠,這是道教內(nèi)部從對墨子之術(shù)的習取到對墨子本人神仙道教化的轉(zhuǎn)變。

其二,從“墨俠”到“俠道”。

李遠國對這一話題有過論述,并提出從東漢明帝時期楚王英造反的例子可以說明墨俠與方士已經(jīng)合流?!皞b道”的稱謂,是墨家與道教合流的表現(xiàn)。雖然這樣講太過片面與武斷,但是從對歷代“俠道”的研究中是否能夠?qū)ふ业近c滴墨者的足音呢?應該對“俠道”如何定義,是最先應該解決的問題。

從“俠道”的研究可以從早期道教下及到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道教,如“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等。這樣可以將墨家對道教之影響研究拓寬到整個道教發(fā)展史的層面,而不是局限于早期道教。

其三,墨家之五行學說對道教五行學說的影響。

李遠國最先提及墨家之五行學說對道教五行學說的影響,墨家的“五行毋常勝”說被稱為辯證的五行學說,并且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張伯端《悟真篇》中的五行學說是對墨家五行學說的直接承繼。其真實性如何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墨經(jīng)》與其它兩種著述中的五行學說都需要更為系統(tǒng)的闡發(fā),這樣才能將其放置在一個清晰的平臺上去比較。

其四,道教發(fā)展中墨子與老子地位之變化。

此點是“養(yǎng)生問題”的延續(xù),如果在早期道教中用“陽老陰墨”來形容墨子與老子在道教中的地位的話,伴隨著道教的神仙化,老子已從各方面占據(jù)主流的地位,墨子被邊緣化,但墨家對道教的影響一直保存在其內(nèi)部體系之中。

以上是針對前人關于“墨家對道教影響”研究的概述,并總結(jié)分析前人之研究成果,提出了四點可繼續(xù)對這一課題做深入研究的角度。

[1]孫詒讓.墨子間詁[M].北京:中華書局,2001.

[2]王明.太平經(jīng)合校[M].北京:中華書局,1960.

[3]董國炎.章太炎道教起源說闡微[A].李裕民.道教文化研究:第一輯[C].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

[4]王明.從墨子到《太平經(jīng)》的思想演變[A].王明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5]李遠國.道家與道教[J].孔子研究,1991,(4).

[6]鄭杰文.墨家與早期道教[A].墨子研究論叢(一)[C].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

[7]鄭杰文.中國墨學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李養(yǎng)正.道教與諸子百家[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9]盧云楓.略論墨家思想對民間宗教的影響[J].世界宗教研究,1999,(2).

[10]陳攖寧.道教與養(yǎng)生[M].北京:華文出版社,1989.

[11]李金山.論墨家思想對《太平經(jīng)》的影響[J].唐都學刊,2006,(1).

猜你喜歡
墨家章太炎王明
章太炎
Higher Derivative Estimates for a 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章太炎詩中的憂國憂民情懷
先秦顯學墨家為何從歷史中消失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視域中的墨學研究——朱傳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
走過318
“看不見”的王明華
章太炎著醫(yī)論 首推《傷寒》
一方漢字 幾點墨彩——訪漢字彩墨家周泰宇
墨家何以成為歷史上的失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