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睿,張素芬,劉 濤,杜麗姿,張冰清
(湖南農業(yè)大學 園藝園林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高等院校承擔著培養(yǎng)優(yōu)秀大學生,為社會和國家輸送優(yōu)秀人才的重任。高校不僅要培養(yǎng)專業(yè)素質高、業(yè)務技能好的大學生,還必須切實培養(yǎng)一批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高素質的馬克思主義者,從而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知識經濟的新形勢下,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建工作是實現我國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迫切需求,也是為黨的事業(yè)注入新活力的重要保證。而隨著社會經濟和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現代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的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而導致了大學生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形式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大學生黨建工作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局面。如何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建工作,切實地突破局限,解決存在的問題,是大學黨建工作的焦點和熱點。為此,筆者擬分析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挑戰(zhàn),探討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
(1)互聯(lián)網的影響日增。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網絡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對于大學生來說,計算機網絡更是成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網絡是一個自由的載體,各種思想意識形態(tài)、各種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充斥其間,一些不正確的和不健康的思想、理論會影響學生的價值取向,動搖其共產主義信念,妨礙其對馬克思主義意識的正確認識。網絡生活豐富多彩,網絡傳媒的力量非常強大,很容易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信念,產生一些思想和行為的偏差。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積極地利用網絡和計算機等現代化的媒體來引導學生,喪失網絡黨建工作組織的陣地,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空間和時間都會不斷縮小,陷入越來越困難的境地。因此,如何積極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利用先進的網絡教育手段來開展黨建工作,是新形勢下廣大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2)班團組織的影響力下降?,F代高?;旧蠈嵭袑W分制教學,大學生教育不再像基礎教育一樣局限于以班級為組織單位。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公寓作為基本的活動范圍。公寓是比較固定的一個活動場所,是學生活動的重要載體,除了上課時間,公寓樓寢室就是學生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因此,現在的學生管理多是以公寓和寢室為單位的。當前以班級為主體的學生黨建工作需要突破專業(yè)的限制、打破院系和班級的分界,逐漸轉變到以公寓為主體,從而增強黨建工作的覆蓋范圍,提高黨建工作的滲透力。如何實現這個轉變是目前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3)黨建工作尚未有效深入學生社團。大學生社團是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專業(yè)特色等因素組建而成的豐富多彩的團體,是自發(fā)的、自覺的,也是大學生非常樂意參加的群眾性組織。社團活動占據了大學生很大一部分業(yè)余時間,是大學生課后文化娛樂活動的主要載體,對于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協(xié)調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社交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社團組織是一個自發(fā)和自覺組成的、相對獨立的、比較松散的組織,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要深入社團組織中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滲透到其中,才能引導社團組織的管理與發(fā)展。
(4)部分黨員知行不一問題突顯。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在日益變化的社會影響下,一些大學生的入黨動機不純,黨的理想信念不夠堅定、黨性修養(yǎng)和帶頭模范作用欠缺。如何加強大學生理論教育,端正學生的入黨動機,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加強對預備黨員的教育,提高大學黨員的純潔性和在實際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帶頭模范作用,全面提高黨員的素質和質量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面臨新的挑戰(zhàn),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建勢在必行,高校黨組織必須根據大學生活動和生活的特點,組織網絡黨建工作,把黨建工作滲透到寢室、公寓、社團組織活動中,形成全方位、多模式、多角度、多覆蓋層面的大學生黨建工作思路。
網絡信息化是現代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現代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和傳媒手段,為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展開與發(fā)展提供了新的途徑。高校黨組織必須充分的利用網絡手段,建立網絡社區(qū),開展黨建工作。在網絡上建立大學生黨校、構建科學的網絡黨支部,積極地組織大學生黨員和其他大學生參與到網絡黨建工作中來。要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征,發(fā)揮校園網的作用,探索網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規(guī)律,創(chuàng)新網絡大學生黨建工作平臺。建立黨建工作的網站,設置相應的黨建理論平臺,黨建新聞公告,黨建論壇交流,讓大學生黨員在黨建網站上加強交流。此外,還可以通過QQ以及MSN等交流形式,促進輔導員、黨支部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切實發(fā)揮網絡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
高校應突破傳統(tǒng)的以班級為主體的黨建工作方式,開拓社區(qū)黨建工作陣地,把黨建工作滲透到公寓,細分到寢室,有效地開展黨建工作,擴大黨建工作的覆蓋面。首先,要切實地加強大學生公寓黨支部建立路徑的探索。健全公寓黨支部組織機構,根據公寓大學生黨支部的成員分布和公寓的規(guī)模嚴格配備相應的黨支部工作人員,成立公寓大學生黨支部委員會、公寓黨支部、公寓黨團小組,明確各方的權責,落實責任制。建立和健全黨員測評考核機制,保證大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與教育。公寓黨支部的建立要合理定位,明確職能分工,促進大學生黨員資源合理優(yōu)化配置,促進公寓黨建工作的順利發(fā)展。明確公寓黨組織的定位,充分認識到公寓黨組織在整個學校工作和整個黨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強公寓黨建工作規(guī)章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保證公寓黨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斷完善公寓黨組織的生活制度、黨建聯(lián)系等制度,加強公寓黨組織與院系黨支部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其次,要加強公寓的黨組織管理工作,為公寓營造一個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圍。組建大學生黨員公寓樓層支部小組,構建大學生黨員責任區(qū),明確權責,落實責任,以樓層或者以公寓為單位開展一些黨建宣傳組織工作,開展各項黨建文化活動,為黨建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圍。公寓黨支部要以責任區(qū)為單位,組織各項黨建活動,讓學生們深刻的感受到黨團組織就在身邊。組織黨員和團員深入開展各種學習實踐活動,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十八大”精神的座談會和講座,提高公寓黨員團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健康綠色的環(huán)境,從而為高校黨建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圍。
學生社團是現代大學生集體的重要組織形式,是大學生課外最主要的文化活動組織形式,對于大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的培養(yǎng)、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社交能力的鍛煉、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團作為學生自愿自發(fā)組織的,以學生的專業(yè)特征、興趣愛好為基礎的群體組織,對于大學生的黨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黨組織必須切實加強社團黨建工作的建設,把黨建工作延伸到社團組織中去,積極在社團中發(fā)展大學生黨員。黨支部要切實加強社團的組織管理,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引導作用,鼓勵和引導大學生社團組織豐富多彩、積極向上、有益身心健康的校園文體活動,把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貫徹到社團的組織活動中去,保證大學生社團組織活動的馬克思主義方向。鼓勵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質和綜合素質。當然,在學生社團的發(fā)展和活動組織中,黨支部必須從宏觀上加強規(guī)范與引導,但是也不能夠過度地干涉,要切實保證社團工作的健康發(fā)展。黨組織還必須構建社團黨建工作的組織創(chuàng)新模式,切實建立在校級黨委和院級黨委領導下的學生社團黨建工作委員會,實現對學生社團黨建工作的統(tǒng)一管理與監(jiān)督。
高校黨建工作要為社會和國家輸送政治素質高、綜合能力強,能夠在實際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起到帶頭模范作用的黨員。社會實踐是加強大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大學生黨員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社會實踐是考察培養(yǎng)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大學生黨員的有效路徑。社會實踐能夠切實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增強大學生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之能夠更好地起到帶頭模范作用,深化大學生理論素養(yǎng),從而促使其端正入黨動機,保持黨員的純潔性。高校黨組織要積極組織學生黨員深入社會實踐,進行社會調研活動,了解國計民生;組織學生黨員深入到農村,工地和街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加強黨的理論宣傳,不斷鞏固自身的理論水平;深入參加專業(yè)實習,在專業(yè)實習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通過實習、宣傳、社會調研等多種實踐活動,提高黨員的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能力,端正入黨動機,促進大學生黨員的健康發(fā)展。
[1]唐亞陽,馬春波,李恩軍.大學生園區(qū)黨建工作模式創(chuàng)新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4).
[2]歐洪湛.構建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3).
[3]李貴海,孟白璐.構建和諧校園視角下的大學生黨建工作探析[J].長春大學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