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曉紅
(中國藥科大學外語系,江蘇南京211198)
歸化和異化是翻譯中常用的兩種策略。所謂歸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是指在翻譯過程中盡可能讓讀者安居不動,引導作者去接近目的語讀者,采取目的語讀者所習慣的目的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所謂異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指的是在翻譯過程中盡可能讓作者安居不動,引導讀者去接近作者,采取相應(yīng)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1]。自從歸化和異化的概念提出之后,國內(nèi)外翻譯理論界對于該兩種翻譯策略孰優(yōu)孰劣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施萊爾馬赫認為歸化和異化是一種二元對立的關(guān)系,兩者毫無共同之處,在翻譯實踐中譯者必須二者擇一,盡可能始終采取同一種翻譯策略。否則,一旦將兩者混為一談,便會出現(xiàn)無法預見的后果,導致作者和讀者很有可能永遠無法走到一起[2]。在此種對立關(guān)系中,施萊爾馬赫毅然選擇了支持異化翻譯,他認為本族語言只有通過與外國語言盡可能豐富多樣的接觸才能得以蓬勃發(fā)展,另外,為了尊重異國事物,可以使用本族語言傳承所有的外國藝術(shù)和學識,將其與本國藝術(shù)學識一起構(gòu)成完整的歷史,因此在施萊爾馬赫看來,異化翻譯可以豐富本族語言,有利于文化傳承。異化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韋努蒂,他認為目前的英語翻譯已經(jīng)被英美文化所利用,過于歸化的流暢翻譯可讀性高,會讓人產(chǎn)生透明的幻覺,誤將譯本當作原作,從而使譯者隱身,是一種潛在的霸權(quán)主義,而異化翻譯可以使譯文打破目的語常規(guī),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富有變化、“含有異質(zhì)成分的話語”[3]。歸化派則認為歸化翻譯可以“采用透明的、流暢的風格為譯文讀者把陌生感降到最小”[4],其代表人物是奈達,他提出的動態(tài)對等翻譯觀認為譯文的表達方式應(yīng)該是完全自然的,并盡可能地把源語行為模式納入譯文讀者的文化范疇。這種關(guān)于翻譯的概念不強調(diào)讀者為了理解源語信息一定得接受源語文化的模式[5]。
在國內(nèi),關(guān)于歸化與異化的討論也多認為二者是一組矛盾對立體。劉英凱曾指出歸化的翻譯是意譯的極端,是要改變國外的文化傳統(tǒng)、風土人情等客觀事實,抹殺源語文化的民族特點,迫使其就范,同化于歸宿語言,也就必然是對原文的扭曲,因此寧信而不順的歸化譯文是翻譯的歧路[6]。孫致禮對我國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文學翻譯進行了分析后認為我國的文學翻譯先是以歸化為主,后來具有從歸化向異化轉(zhuǎn)變的趨勢,并指出21世紀的中國文學翻譯將以異化為主導[7]。鄭海凌認為,“好的翻譯是譯語的優(yōu)化,即保持適度的異化”[8],孟志剛在提及歸化與異化關(guān)系時也指出,“歸化是現(xiàn)階段的折中,而異化是發(fā)展的必然”[9]。由此可見,國內(nèi)對于歸化和異化的爭論大都倒向異化一邊,但是大多數(shù)討論都是兩者二元對立現(xiàn)象的反映。
翻譯是一種在個人意識支配下涉及原文作者、譯者以及譯文讀者的有目的的交際行為。而所有的交際行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倫理體系的基礎(chǔ)之上的,因此翻譯活動也必然要受到道德和社會規(guī)范的制約,需要倫理學的指導。20世紀80年代,法國文學翻譯家安托納·貝爾曼(Antoine Berman)首次提出了翻譯倫理的概念。他批判了長期統(tǒng)治西方翻譯界的“以意義的傳達”為中心的翻譯思想,認為翻譯行為的正當倫理目標應(yīng)該是“以異為異”(receiving the Foreign as Foreign),尊重和突出原作與原作中的語言和文化差異[10]。2001年,翻譯界權(quán)威雜志《譯者》(Translator)出版了“回歸到倫理”(The Return to Ethics)的專刊,特邀編輯安東尼·皮姆(Anthony Pym)在引言中明確提出“翻譯研究已經(jīng)回歸到倫理”。他認為在全球化的時代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使得不同文化之間的合作與沖突也日益加劇,翻譯作為文化交流的中介只有經(jīng)過認真地考慮“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關(guān)系才能解決文化交流中的各種問題。Pym的這一觀點受到譯界的普遍接受,認為“回歸倫理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現(xiàn)今社會的普遍趨勢”。
在國內(nèi),對翻譯倫理的研究和討論也正在成為當代中國翻譯理論的一個新焦點。呂俊提出建立翻譯倫理學來抵制文化霸權(quán)主義對文化交流的不對稱影響,他認為“翻譯活動是一種對話和交往,是一種不同文化間的言語交往行為,這就要求人們遵守一些準則和規(guī)范,因為是不同文化間的交往,涉及的問題要更多,更復雜……這就是說它更需要倫理學的指導。這是翻譯活動自身對倫理學的需要?!盵11]湯君分析了西方與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中翻譯倫理的觀念演化及相關(guān)理論研究的概況,從職業(yè)倫理和個人倫理的層面分別討論了翻譯倫理研究的理論價值和社會意義[12]。祝朝偉對中國傳統(tǒng)的翻譯思想進行了分析,提出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核心范疇及理想追求都被不約而同地賦予了道德色彩,打上了翻譯倫理的烙印[13]。因此,正如許鈞所說,在某種程度上,翻譯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道德層次上的要求,呼喚倫理學的指導[14]。
芬蘭學者安德魯·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于2001年發(fā)表了文章《圣哲羅姆誓約之倡議》(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提出了翻譯的四大倫理模式,即再現(xiàn)的倫理(ethics of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of the author)、服務(wù)的倫理(ethics of service)、交際的倫理(ethics of communication)和規(guī)范的倫理(norm-based ethics)。
再現(xiàn)的倫理要求譯文應(yīng)該“忠實于原文作者的意圖,準確地再現(xiàn)原文文本,毫無增刪、毫無更改”[15]。這一倫理模式強調(diào)譯者對作者的忠誠以及譯文對原文的真實再現(xiàn)。在翻譯實踐中,譯者應(yīng)該以真實地還原原文本來面目為指導原則,最大程度地反映原文的意圖。
服務(wù)的倫理指的是服務(wù)于委托人的倫理。這一倫理模式將翻譯活動看作一種純粹的商業(yè)行為,翻譯最終的目的便是要符合其委托人的要求,實現(xiàn)由委托人和譯者對翻譯綱要所達成的共同商定目標。此處的“忠誠”要求譯者首先要忠實于委托人,其次是目標語讀者,最后才忠實于原文作者。在服務(wù)倫理中,原文僅僅是一個信息的來源,翻譯行為不再以再現(xiàn)原文為目標。
交際的倫理認為翻譯是一個交際的過程,體現(xiàn)了原文作者、譯者和譯文讀者三者之間雙向交際的過程。譯者作為原文作者和譯文讀者之間的交際中介,不僅要再現(xiàn)原文內(nèi)容和原文作者的交際意圖,對原文作者負責,而且要考慮對原文的詮釋方式以及目的語讀者對譯文的反應(yīng)。因此,交際的倫理特別強調(diào)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行為而非對他族文化的再現(xiàn)和描述,在這一倫理模式中譯者的主要職責便是有效成為“交互文化空間”里的“混血兒”[16],千方百計促成原文作者和譯文讀者之間的相互理解。
規(guī)范的倫理思想來源于描述性的翻譯研究和規(guī)范研究。該倫理模式要求譯者的翻譯行為符合特定的社會道德倫理規(guī)范和目的語讀者的要求。切斯特曼指出了翻譯中存在的兩種規(guī)范,即期待規(guī)范(expectan?cy norms)和職業(yè)規(guī)范(professional norms)。期待規(guī)范指的是譯文讀者對翻譯作品形式特征的期待,違反這種期待會使翻譯的合法性受到質(zhì)疑。職業(yè)規(guī)范指的是合格的職業(yè)譯者應(yīng)該恰當?shù)貪M足原文作者、委托人即譯文讀者對誠信的要求,并且根據(jù)翻譯的具體情境要求使翻譯交際達到最大程度的優(yōu)化,此外,譯者還要確立并維持原文與譯文之間的適當?shù)年P(guān)聯(lián)相似性。切斯特曼認為翻譯規(guī)范的目的是要倡導明晰(clari?ty)、真實(truth)、信任(trust)與理解(understanding)四種倫理價值。所謂“明晰”是指信息的接受者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內(nèi)識別信息發(fā)送者的意圖。“真實”是指譯文應(yīng)該根據(jù)翻譯情境的需要,盡量真實地反映原文的真實面貌?!靶湃巍敝傅氖墙浑H各方,即原文作者、委托人、譯者和譯文讀者之間彼此互相信任?!袄斫狻敝傅氖窃诜g中譯者應(yīng)該盡量減少實際讀者對文本的誤解和被排斥在理解之外的潛在讀者的數(shù)量。
在切斯特曼的翻譯倫理模式中,譯者分別被賦予了不同的責任和使命。在翻譯實踐中,譯者也不可能同時兼顧所有的翻譯倫理。正如申迎麗所指出的,隨著翻譯的日益職業(yè)化,我們不能簡單地以服務(wù)倫理或再現(xiàn)倫理為借口使翻譯活動不受其他倫理的制約;以基于規(guī)范的倫理為指導原則的翻譯活動在滿足了特定文化期待的同時有時也難免會對原文及原文作者施加暴力……因此,在此四大模式下譯者需要采取的翻譯策略是截然不同的[17]。
再現(xiàn)倫理體現(xiàn)了原文高于一切的指導思想,譯文作為原文的替代品和表征符號應(yīng)該忠實地再現(xiàn)原文的基本特征。而譯者作為原文作者的代言人,處于一種從屬地位,其職責不僅是忠于原文和原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還應(yīng)該在翻譯過程中模仿原文作者的風格和筆調(diào),最大程度地在目的語讀者面前展現(xiàn)原文的真實面目和風格。這一思想與異化翻譯盡量保留源語中的語言形式和文化傳統(tǒng),在譯文中突出源語異國情調(diào)的想法不謀而合。
服務(wù)倫理則認為委托人,即譯文的使用者才是上帝。在理想的情況下,翻譯的委托人將包含有翻譯目的、目標對象、場合、媒介即譯文的預期功能等信息的詳細翻譯綱要明確提供給譯者。譯者在遵循翻譯綱要的前提下,只要可以達到預期的翻譯目的,其行為便可被認為是合理的。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雖然還是處于從屬地位,但是已經(jīng)擺脫原文高于一切的思想束縛,可以根據(jù)客戶的意愿和自己的喜好對原文進行隨意的處置。這一思想為歸化翻譯提供了倫理學的依據(jù)。譯文應(yīng)該用符合目的語的語言習慣和文化傳統(tǒng)的最貼近自然對等的表達方式進行翻譯,以喚起原文在目的語讀者中的共鳴,實現(xiàn)動態(tài)的對等。
交際倫理認為譯者是促進文化交流溝通的使者,在翻譯中處于相對的主導地位。這一倫理模式突出了譯者的重要性和翻譯參與者的平等性。在翻譯中譯者需要在原文作者、譯者以及譯文讀者三方平等的前提下幫助完成原文和譯文的平等對話,促成原文作者和譯文讀者的相互理解。在此過程中,原文作者、譯者和譯文讀者都是有思想、有情緒的主體,并且都享有平等的發(fā)言權(quán)。此時的譯文既不應(yīng)該是晦澀難懂,甚至佶屈聱牙的異化翻譯的產(chǎn)物,也不應(yīng)當以純粹隨心所欲的歸化翻譯為目標,而是源語和目的語、作者和讀者之間跨文化、跨語言的溝通交流。因此,交際倫理打破了傳統(tǒng)翻譯理論的二元對立模式,否定了歸化和異化非此即彼的翻譯原則。譯者所要做到的倫理上的“忠誠”指的是位于“交互文化空間”里的翻譯職業(yè),而非單純的源語或目的語文化。
基于規(guī)范的倫理認為譯者受到規(guī)范的約束。該倫理模式強調(diào)的是譯文需要符合目標語讀者對翻譯作品的期待。在此準則之下,譯者要努力讓譯文符合目標語的各種規(guī)范就必須做到:首先,譯文要清晰可讀;其次,譯文與原文需保持適當?shù)年P(guān)聯(lián)性,即譯文必須真實地源自原文;再次,促進原文作者和譯文讀者之間的交流,使雙方達成理解;最后,兼顧交際各方的利益以取得多方信任。由此可以看出,規(guī)范的翻譯倫理往往也會導致歸化的翻譯策略。翻譯是一種與異域文化和語言密切相關(guān)的語際轉(zhuǎn)換活動,為了滿足對異域語言文化部熟悉的讀者的期望,促進其與原文作者的交流,譯者往往會選擇將異域文化向目標語文化拉近,以目標語讀者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來翻譯原文,以使讀者對譯者產(chǎn)生信任。
切斯特曼的四大倫理模式對譯者責任和使命的不同定位決定了在不同情境下譯者所使用的翻譯策略是不同的。根據(jù)切斯特曼的翻譯倫理模式,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具有再現(xiàn)原作、完成委托人要求、符合目的語社會文化的規(guī)范、滿足目的語讀者的需求等幾大重要職責。這些職責交織在一起,對譯者形成一個“張力網(wǎng)”,規(guī)范、制約、平衡著譯者的翻譯活動。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需要綜合文本性質(zhì)、翻譯目的、社會文化規(guī)范、讀者對象及職業(yè)道德等因素,來決定自己的取舍、翻譯策略和方法[18]。歸化和異化作為兩種常用的翻譯策略,在不同的倫理模式下各有側(cè)重,其使用是一個譯者根據(jù)具體的文本類型、翻譯目的、目標讀者等因素自覺選擇的過程,兩者并非水火不容的二元對立,而是相互滲透、共同存在于譯文之中[19]。
綜上所述,翻譯倫理模式必然會影響翻譯策略的選擇。切斯特曼對于翻譯倫理模式的分類反映了翻譯中所存在的不同的倫理價值,他所論及的幾大倫理模式也有各自不同的適應(yīng)范圍。因此,由于翻譯中所涉及的文化交流背景、翻譯目的及文本性質(zhì)的巨大差異,翻譯倫理的標準永遠不會是固定、單一的。這也意味著在不同的交流背景和翻譯實踐中應(yīng)該靈活使用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只有將二者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翻譯中的各種倫理價值。
[1]VENUTI L.The translaters’invisibility[M].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5:20.
[2] SCHULTE R,BUGUENET J.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42.
[3]VENUTI L.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London:Routledge,1998:11.
[4]SHUTTLEWORTH M,COWIE 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St Jerome,1997:43-44.
[5]NIDAE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59.
[6]劉英凱.歸化——翻譯的歧路[J].現(xiàn)代外語,1987(2):58-64.
[7]孫致禮.中國的文學翻譯:從歸化趨向異化[J].中國翻譯,2002(1):40-44.
[8]鄭海凌.譯語的異化與優(yōu)化[J].中國翻譯,2001(3):3-7.
[9]孟志剛.論翻譯中的“異化”和“歸化”的辯證統(tǒng)一[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4):82-84.
[10] BERMAN A.Translation and the trials of the foreign[C]//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0:285-286.
[11]呂俊.跨越文化障礙——巴比塔的重建[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272.
[12]湯君.翻譯倫理的理論審視[J].外國語,2007(4):57-64.
[13]祝朝偉.譯者職責的翻譯倫理解讀[J].外國語文,2010(6):77-82.
[14]許鈞.論翻譯活動的三個層面[M].張柏然,許鈞,譯.面向21世紀的譯學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2:229.
[15] CHESTERMAN A.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C]//Anthony Pym(ed).The Return to Ethics,Special Issue of The Translator,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1:139.
[16]PYMA.Pour une ethique du traducteur[M].Arto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Artois,1997:38-41.
[17]申迎麗,仝亞輝.翻譯倫理問題的回歸——由《譯者》特刊之《回歸到倫理問題》出發(fā)[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3):94-99.
[18]孫致禮.譯者的職責[J].中國翻譯,2007(4):7-10.
[19]訾曉紅.歸化和異化:可以調(diào)和的矛盾[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1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