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平
(重慶師范大學 文學院,重慶 400047)
《多鼠齋雜談》是老舍先生1944年困居國民政府陪都重慶北碚“多鼠齋”[1]而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于《新民報晚刊》的一系列書寫戰(zhàn)時生存體驗與感悟的散文。在這一組散文中,老舍作為戰(zhàn)時中國作家最大的團體——“文協(xié)”的實際領導人、著名作家,同時正緊張地創(chuàng)作自己“從事抗戰(zhàn)文藝的一個較大的紀念品”[2](175)的史詩巨著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由于時局的嚴峻,貧病交加以至于戒酒、戒煙、戒茶,遠離葷腥,因貧血而常?!邦^昏”,苦瘧疾而“擺子”不斷,但對戰(zhàn)時生存困境的書寫又充滿幽默。這體現(xiàn)了一種達觀堅韌的人生態(tài)度,藝術地表達出作家高尚的精神人格:正直、率真、堅毅、睿智而又幽默。歷來對于老舍的研究多偏重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代表性小說,而對其散文創(chuàng)作特別是抗戰(zhàn)時期散文創(chuàng)作的研究則相對薄弱。本文擬對老舍抗戰(zhàn)時期的系列散文《多鼠齋雜談》進行研究,揭示其戰(zhàn)時生存狀態(tài)與精神人格,以期對老舍研究有所豐富與拓展。
日本帝國主義強加給中華民族的罪惡的侵略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災難??箲?zhàn)時期,中國的國民經(jīng)濟遭到嚴重的破壞,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蒙受巨大的損失。不要說普通的民眾,就是戰(zhàn)前生活條件相對優(yōu)裕的知識分子,也處于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貧病交加的極端惡劣的生存狀態(tài)。而大多數(shù)作為民族精英的中國知識分子一邊以高度的民族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無私奉獻的精神投身于艱苦的抗戰(zhàn)工作,一邊還要為自己的基本生存而奔波操勞。因此,“因貧而病,因病而更貧,文人們乃陷于苦海之中”[3]。
老舍的系列散文《多鼠齋雜談》是作家戰(zhàn)爭體驗與戰(zhàn)時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記錄,具有普遍性與歷史文獻價值。老舍在《多鼠齋雜談》中,真實地書寫了抗戰(zhàn)時期痛苦的戰(zhàn)爭體驗與困頓的生存狀態(tài):沒有穩(wěn)定的經(jīng)濟收入,完全靠寫稿糊口,物價飛漲,戰(zhàn)時日常生活的困境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凸顯出來。首先是穿衣帶帽的粗陋與尷尬。在《衣》里,老舍敘述了在抗戰(zhàn)的艱難歲月里常穿一種被“吳組湘先生名之為斯文掃地”的“灰布制服”。這種由“自來舊”的布做成的衣服,“一下水就一蹶不振,永遠難看”。但卻使我感到“方便”而“舒服”,不必顧忌雨天汽車濺起的泥漿,有天然防空襲的偽裝色。因為褲縫“永遠不會直立”,所以不但可以穿著褲子睡覺,還可以隨處便坐,“不怕泥土污穢”。[4]在《帽》中,老舍稱戰(zhàn)時常常戴的是一頂“全無呢意”的“硬呢帽”,因為時?!皶盐业哪X門兒勒出一道小溝,使我很不舒服,我需時摘下帽來,教腦袋休息一下!”而且,從一頂硬呢帽,戰(zhàn)前“公公道道的值六毛錢”,到戰(zhàn)時的1939年要賣到“六元錢”,再到戰(zhàn)爭后期的1944年僅翻修一下,就要花費“一百五十元”,戰(zhàn)時大后方物價飛漲的狀況,可以說得到了真實具體的呈現(xiàn)。[5]穿戴如此簡陋,吃喝更是難堪。如果說“戒酒”是因為患貧血病與腸胃病而“奉了醫(yī)生之命”[6],那么,“戒煙”則是因為戰(zhàn)時物資匱乏、物價飛漲。盡管“沒有煙,我寫不出來文章”,而且飽受各種“毒刑”,“腦袋里空了一塊”,但“劣如‘長刀’也要一百元一包?老子只好咬咬牙,不吸了!”[7]1943年11月老舍夫人胡絜青攜三個子女及保姆逃出淪陷區(qū)北平,輾轉南下長途跋涉來到重慶北碚,戰(zhàn)亂之中一家團聚,在歡喜之后接著而來的是家庭生活負擔的加重。老舍在散文中說:“以前,我一個人流亡,一人吃飽便天下太平”,“現(xiàn)在,家小在身邊,一張嘴便是五六個嘴一齊來?!保?]在沉重的生活負擔下,“茶也得戒!”本來還考慮是不是應該先“戒葷”,但仔細一想,“根本用不著戒,與魚不見面者已經(jīng)整整二年,而豬羊肉近來也頗疏遠,還敢說戒?”[9]就連黃狼叼去的雞,只因“脖子上咬爛,別處都還好”,也要找回來燉了吃,真是“亂世,雞也要死兩道!”[10]老舍的戰(zhàn)時生存狀態(tài),不僅衣食堪憂,住行也很艱難??箲?zhàn)后期老舍因為空襲與創(chuàng)作的緣故留居北碚,與幾家人共同擠住在蔡鍔路24號“文協(xié)”的辦公地“多鼠齋”。這里鼠患成災,買只小貓來治鼠,也擔心貓被鼠害,因為“單從身長與體重來說,廚房中的老一輩的老鼠會一日咬兩只這樣的小貓的”。于是只好用麻繩將小貓栓好,“不光是怕它跑,而是怕它不留神碰上了老鼠”。[11]而且這房子夏天奇熱難當,過了午后就像蒸籠。住既不易,行亦更難。僅就北碚到重慶,首先就需要交納一千四百四十元的“挨擠費”(車費);然后還須“證明你的確是脊椎動物,無論如何你都能直挺挺的立著”;還要有像猴子一樣“嘴手腳并用,全身緊張而靈活”的擠車本領;還需要有使“全身不怕傘柄、胳膊肘、腳尖、車窗等等戳、碰、刺、鉤”的“保護皮”;還須有“不中暑發(fā)痧的把握”和“把鼻子伸在有狐臭的腋下而不能動的本事……”老舍患貧血,常常頭昏,“一擠就有變成爬蟲的可能”,所以不敢輕易出行。再加上“在重慶住一星期,至少花五六千元;同時還得耽誤一星期的寫作”,因此兩面一算,使他感到“膽寒”?!?】盡管戰(zhàn)時的衣食住行如此的艱難,老舍仍然堅持“文協(xié)”繁雜的組織領導工作,堅持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的創(chuàng)作。
老舍的這種戰(zhàn)時生存狀態(tài)與戰(zhàn)爭生活體驗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相當普遍而頗具典型性。當時,因貧病折磨而極度窮困甚至死亡的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老舍多次代表“文協(xié)”向政府和社會發(fā)出呼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包括捐款、增加稿酬、保障版稅等來救助貧困作家。其實,他自己就是最應該救助的對象。老舍擔任“文協(xié)”總務部主任,文協(xié)的實際負責人,連選連任七年,從未因職務與工作拿過“文協(xié)”一分錢的報酬,而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救助別的貧困作家,其人格之高尚、品德之純正可見一斑。
1938年底到1939年春,大后方文藝界爆發(fā)過關于“文藝與抗戰(zhàn)無關”的論爭,論爭的結果雖然以壓倒多數(shù)認為“文藝必須與抗戰(zhàn)有關”,但梁實秋對“抗戰(zhàn)八股”的批評與強調(diào)文藝的“真實流暢”卻也引起戰(zhàn)時文藝工作者的深刻反思。同時,既“與抗戰(zhàn)有關”又“真實流暢”的作品,顯然是論爭雙方共同推崇的優(yōu)秀抗戰(zhàn)文藝作品。而且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以后,戰(zhàn)爭生活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戰(zhàn)時日常生活的體驗成為抗戰(zhàn)文學的重要書寫對象。因此,老舍的系列散文《多鼠齋雜談》正是既“與抗戰(zhàn)有關”而又“真實流暢”的優(yōu)秀抗戰(zhàn)文學作品。
這一組散文,是最集中地表現(xiàn)老舍在戰(zhàn)時生活中衣食住行、工作與寫作的“真實流暢”的文學作品,表現(xiàn)的是作家在戰(zhàn)時艱難困頓的生存狀態(tài)中堅持文藝抗戰(zhàn)的思想情感,可以說與抗戰(zhàn)密切相關。在這一組散文中,有對困頓的生活境遇苦澀的揶揄與調(diào)侃??箲?zhàn)后期,由于日寇的侵略與封鎖,物質匱乏,物價飛漲,因貧而病,貧病交加,還必須堅持工作與文學創(chuàng)作,不得不戒掉煙、酒、茶,遠離葷腥,以維持最低的生存需求。在《戒酒》、《戒煙》、《戒茶》等散文中,老舍以幽默調(diào)侃的筆調(diào),真實生動地描繪出這種困
頓生存狀態(tài)的苦澀與無奈。雖然吸煙是自己“廿五年養(yǎng)成的習慣”,而且“沒有煙,我寫不出文章來”,但“劣如‘長刀’也賣百元一包”,也只好“咬咬牙,不吸了!”【7】而老舍作為“地道的中國人”,在諸多的飲料中,對茶情有獨鐘,因為“有一杯好茶,則萬物靜觀皆自得”。但到了抗戰(zhàn)后期,“卅元一兩的香片不但不香,而且有一股子咸味!”而“可以不出咸味,可也不怎么出香味”的茶葉,要賣到“六十元一兩”,而且“誰知道明天不就又長一倍呢!”所以“茶也須戒”?!?】在作家“須戒酒、戒煙、戒茶、甚至要戒葷”的時候,家里柔弱的小貓卻“有兩只蛙,一只老鼠作早餐!”【11】讓作家艷羨不已,其生存的困境可以說極其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也有對戰(zhàn)時民生艱難深切的慨嘆。在《狗》一文中,作家先提出了“中國狗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憐最難看的狗”的觀點,并進一步分析原因,而得出了非狗種不良,而是“中國人窮,人且吃不飽,狗就更提不到了”。因此,“中國狗最難看,不是因為它長得不體面,而是因為它骨瘦如柴,終年夾著尾巴”,因為“民富而后貓狗肥”。作家從小狗的可憐與難看而“感到人民的貧窮”,而概嘆戰(zhàn)時民生的艱難?!?2】有對“精神勝利”國民性的深刻反思。在《傻子》中,作家從“民間的故事與笑話里”總結出了“傻子得到最后的勝利”的世界性的敘事模式,揭示了這樣一種現(xiàn)象是人們“同情于弱者”思想情感的表現(xiàn),是作為弱者的人民的“夫子自道”,實質是一種精神上的勝利。但作家從實際的效果出發(fā),對這樣一種“精神勝利”提出了深刻的質疑:“精神勝利若因無補于實際而算不得勝利,那就不大好辦了?!蓖瑫r對中國的民間,這樣的故事與笑話特別多表達了自己的“怪難過”??梢哉f這是老舍立足于抗戰(zhàn)現(xiàn)實,對存在于民族文化中不切實際的虛幻的“精神勝利”進行的文化批判?!?3】有對妒忌與無聊文人的嚴肅批評。抗戰(zhàn)時期,需要在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珍惜時間與精力,努力工作,同時應該努力學習,創(chuàng)作多種形式與風格的文藝作品來為抗戰(zhàn)服務,實現(xiàn)全民精神總動員。在《最可怕的人》中,老舍對抗戰(zhàn)時期的兩種人進行了犀利的批評:一種是好妒忌的人?!胺彩撬粫模瑒e人若會,便是罪過”,這種人“自己寫不出幽默的文字來,所以他把幽默文字叫作文藝的膿汁,而一切有幽默感的文人都該加以破壞抗戰(zhàn)的罪過”。老舍認為,“這是最要不得的態(tài)度”,“因為他只會破壞,對人對己都全無好處”。如果這種人是文人,就會“一天到晚浪費筆墨,攻擊別人”,還會自鳴得意地將這種罵人式的扯談美其名曰“批評”。老舍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樣的人“自己永遠不求進步,他污穢了批評,且使自己的心里堆滿了塵垢”。另一種人,是”無聊的人”。這種人“無所知,而自信無所不知”,專挑你正工作的時候來拜訪,一坐“兩個鐘頭”,他的談話“只是運動唇齒喉舌,說不說與聽不聽都沒多大關系”,但卻是“耽誤了我的時間,而自殺了他的生命”?!?4】有對無聊的約稿文章干擾創(chuàng)作的厭惡。除了有“最可怕的人”來妨礙抗戰(zhàn)文學的創(chuàng)作,還有“不是我作文章,而是文章作我”的“挽詞”、“壽序”與年年要寫“九一八”、“雙十”、“元旦”來干擾真正的文藝創(chuàng)作。作家苦不堪言而大呼“救救文人”,“希望科員少爺與報館編輯先生網(wǎng)開一面,叫小子多活兩天!”【15】有對文藝家之間相互寬容、精誠團結的殷切期盼。老舍不僅對無聊的人與無聊的事干擾文藝抗戰(zhàn)進行了諷刺與批評,還真誠地希望文藝界的同仁能相互寬容,精誠團結。當“友人函告某人如何,某事如何”,心中極為不快,當即回答:“大家肯把心眼放大一些,不因事情不盡和己意而即指為惡事,則人世糾紛可減半矣!”【10】其拳拳之心,鮮明可見。
抗戰(zhàn)文學的內(nèi)容、形式與風格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不僅應該有戰(zhàn)場上抗擊日寇野蠻侵略的血與火的英勇奮戰(zhàn),也應該有大后方民眾爭取神圣的民族抗戰(zhàn)的最后勝利而在艱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艱苦的生活與工作。而且普通民眾的戰(zhàn)時日常生活更具有普遍性與代表性,更能真實而生動地反映出民族戰(zhàn)時的生存狀態(tài)與精神面貌。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可以說老舍的《多鼠齋雜談》通過對戰(zhàn)時大后方知識分子的戰(zhàn)爭體驗與生存狀態(tài)進行的真實而生動的書寫,使中華民族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戰(zhàn)爭得到了血肉豐滿的立體呈現(xiàn)。
20世紀初期,老舍的人生觀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他曾將“雙十節(jié)”的“雙十”解釋為兩個沉重的十字架,為“破壞鏟除舊的惡習,積弊,與像大煙癮那樣有毒的文化”和“創(chuàng)造新的社會與文化”,他希望奮進中的中國人當然首先是他自己隨時準備犧牲自我而背負起來?!?6】他對抗戰(zhàn)生活的艱苦性是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的,“抗戰(zhàn)數(shù)年,生活越來越苦了。既要抗戰(zhàn),就必須受苦,我決不怨天尤人。”【4】他甚至在時局危險的時候想到過效法屈原,以身殉國。1944年,日寇為打通大陸交通線,在正面戰(zhàn)場發(fā)動新的攻勢,湘桂失陷,從南面打到了貴州的獨山,對陪都重慶形成嚴重的威脅,很多人準備隨時逃難。有人問老舍的打算,他回答說:“我已下定決心,如果日寇從南邊打來,我就向北邊走,那里有嘉陵江,滔滔江水便是我的歸宿,我決不落在日寇手里,寧死不屈!”【17】正是因為這樣的精神與意志,所以在《多鼠齋雜談》中,對戰(zhàn)時的生活困境的書寫充滿幽默,這體現(xiàn)了一種達觀堅韌的人生態(tài)度,又藝術地表達出作家的高尚的精神人格:正直、率真、堅毅、睿智而又幽默。
《多鼠齋雜談》正是老舍先生這種精神人格的戰(zhàn)時藝術表達。在《戒酒》里,老舍雖然因病和為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而不得不遵醫(yī)囑而戒酒,但卻十分推崇喝了酒能使人“豪爽真誠”,將平時“專為敷衍人用的一套生活八股拋開,而敢露一點鋒芒或‘謬論’”,而不怕“得罪正人君子”的精神狀態(tài)。【6】在《戒煙》中,老舍用苦澀的幽默寫出了因物價飛漲而被迫戒煙而經(jīng)受煙癮折磨的種種難以名狀的痛苦?!皼]有煙,我寫不出文章來。廿多年的習慣如此。這幾天,我硬撐!我的舌頭是木的,嘴里冒著各種滋味的水,嗓門子發(fā)癢,太陽穴微微的抽著疼!——頂要命的是腦子里空了一塊!”但卻張揚著一種決不向困境低頭的堅毅——“老子比煙要厲害些:盡管你小子給我以各樣的毒刑,老子要挺一挺給你看看!”【7】在《戒茶》里,老舍表達出一個有品位的中國文人對茶的喜好與審美認識,“我是地道中國人,咖啡、蔻蔻、汽水、啤酒,皆非所喜,而獨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萬物靜觀皆自得。煙酒雖然也是我的好友,但它們都是男性的——粗莽,熱烈,有思想,可也有火氣——未若茶之溫柔,雅潔,輕輕的刺戟,淡淡的相依;茶是女性的”。但在抗戰(zhàn)的艱難歲月里,生活如此拮據(jù),茶也得戒。他以幽默的筆調(diào)揶揄這樣的生存困境:“我不知道戒了茶還怎樣活著,和干嗎活著”,“我想,在戒了茶以后,我大概就有資格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要去就抓早兒,別把罪受夠了再去!”【9】在《狗》一文中,老舍從“中國狗恐怕是世界上最可憐最難看的狗”這一現(xiàn)象入手,通過“民富而貓狗肥”的道理,而揭示出“人民的貧窮”這一本質,顯現(xiàn)出作者鞭辟入里的深刻和對戰(zhàn)時民生艱難的憂慮。同時,也以幽默的筆調(diào)為中國可憐難看的狗鳴不平:“盡管它們餓成皮包著骨,盡管它們剛被主人踹了兩腳,它們還是極忠誠的去盡看門守夜的責任。狗永遠不嫌主人窮。這樣的動物理應得到人們的贊美,而忠誠、義氣、安貧、勇敢,等等好字眼都該歸之于狗??墒牵也粫缘脼槭裁粗袊瞬环趾诎椎陌褲h奸與小人叫作走狗,倒仿佛狗是不忠誠不義氣的動物。我為狗喊冤叫屈!”“貓才是好吃懶作,有肉即來,無食即去的東西。洋奴與小人理應被叫作‘走貓’。”【12】在《傻子》里,老舍通過對世界“民間故事與笑話”的審視,總結出了“傻子最后得到勝利”的敘事模式,進而展開理性分析,不僅看到“同情弱者”的大眾心理,更尖銳地指出其精神勝利的虛妄與弊害,顯現(xiàn)出作者的睿智?!?3】在《行》一文中,老舍以無比幽默的筆調(diào),寫出了戰(zhàn)時交通的困難。從北碚到重慶短短的路程,不僅要繳納高額的“挨擠費”(車費),還得證明你是猴子變的“脊椎動物”,能“直挺挺的立著”,能“嘴手腳并用,全身緊張而靈活,以免被擠成象四喜丸子似的一堆肉”;此外,“你須有‘保護皮’,足以使你全身不怕傘柄、胳臂肘、腳尖、車窗,等等的戳、碰、刺、鉤;否則你會遍體鱗傷”;最后,“你須有不中暑發(fā)痧的把握,要有不怕把鼻子伸在有狐臭的腋下而不能動的本事”。而“我頭昏,一擠就有變成爬蟲的可能,所以,我不敢動”?!霸僬f,在重慶住一星期,至少花五六千元;同時,還得耽誤一星期的寫作;兩面一算,使我膽寒!”老舍開玩笑說:“重慶的人們哪,設法派小汽車來接呀,否則我是不會去看你們的。你們還得每天給我們一千元零花。煙、酒都無須供給,我已戒了?!钡髡咦詈筮€是抑制不住真情的流露“啊!玩笑是玩笑,說真的,我是多么想念你們,多么渴望見面暢談呀!”可見老舍并未被行路難所難倒,而總是以昂揚的精神與百倍的熱情投入到抗戰(zhàn)文藝工作中?!?】這個結尾在老舍的《多鼠齋雜談》系列散文中是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的,充分表現(xiàn)出老舍面對戰(zhàn)時生存困境的堅韌不拔的精神狀態(tài)。
老舍先生曾說:幽默“首先是一種心態(tài)”,“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點,而技巧地寫出來。他自己看出人間的缺欠,也愿意使別人看到。不但僅是看到,他還承認人類的缺乏:于是人人都有可笑之處,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處一想,人壽百年,而企圖無限,根本矛盾可笑。于笑里帶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奧”。【18】老舍的《多鼠齋雜談》,從戰(zhàn)時大后方的日常生活中攝取豐富的素材,運用高超幽默技巧,莊諧相雜,將諷刺與批評寓于幽默的藝術表達中,體現(xiàn)了他全部的智慧、善良與正義。他的幽默是對戰(zhàn)時大后方種種社會問題的揶揄與嘲弄,也是對生存于困苦中的自己與人們的悲憫;是一種充滿愛意與溫情的諧虐的微笑,也是一種體察人生困境而發(fā)出的無奈的歌哭。老舍的幽默是融匯中西的,是睿智深刻的,又是內(nèi)斂寬容的,他將酸甜苦辣全熔鑄在一笑之間,雅俗共賞,其精神人格彰顯其中,不同的讀者自有不同的體味。
抗戰(zhàn)后期,老舍在重慶北碚以幽默的筆調(diào)創(chuàng)作的系列散文《多鼠齋雜談》,既是作家戰(zhàn)爭體驗與戰(zhàn)時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記錄,又是與抗戰(zhàn)有關的、真實流暢的優(yōu)秀抗戰(zhàn)文學作品。它藝術地體現(xiàn)了老舍作為一位正直而愛國的作家、“文協(xié)”的領導人在艱難抗戰(zhàn)歲月里達觀堅韌的人生態(tài)度與高尚的精神人格。正如深入研究魯迅不能不研究他的散文一樣,研究老舍也需要深入研究他的散文,只有這樣,才能立體地把握他豐富的文學創(chuàng)作,才能切實地懂得與領會他戰(zhàn)時優(yōu)秀的文學創(chuàng)作,特別是像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這樣的值得紀念的抗戰(zhàn)文學的史詩性的巨著,真正是“由夾棍里夾出來的血”【19】。
[1]“多鼠齋”位于重慶北碚區(qū)蔡鍔路24號(今天生新村61號),是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北碚辦公處,著名作家林語堂在此居住過,因老鼠多而得名。
[2]老舍.八方風雨【A】中國文學史資料全編·老舍研究資料(上)【C】.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0.
[3]老舍.文與貧【N】.新蜀報.1942-04-16.
[4]老舍.衣·多鼠齋雜談之七【N】.新民報晚刊,1944-11-15.
[5]老舍.帽·多鼠齋雜談之十【N】.新民報晚刊,1944-12-15.
[6]老舍.戒酒·多鼠齋雜談之一【N】.新民報晚刊,1944-09-01.
[7]老舍.戒煙·多鼠齋雜談之二【N】.新民報晚刊,1944-09-09.
[8]老舍.行·多鼠齋雜談之八【N】.新民報晚刊,1944-11-20.
[9]老舍.戒茶·多鼠齋雜談之三【N】.新民報晚刊,1944-09-15.
[10]老舍.昨天·多鼠齋雜談之十一【N】.新民報晚刊,1944-12-19.
[11]老舍.貓的早餐·多鼠齋雜談之四【N】.新民報晚刊,1944-09-23.
[12]老舍.狗·多鼠齋雜談之九【N】.新民報晚刊,1944-12-10.
[13]老舍.傻子·多鼠齋雜談之十二【N】.新民報晚刊,1944-12-24.
[14]老舍.最可怕的人·多鼠齋雜談之六【N】.新民報晚刊,1944-11-11.
[15]老舍.最可怕的人·多鼠齋雜談之五【N】.新民報晚刊,1944-11-5.
[16]老舍.雙十【N】.時事新報,1944-10-10.
[17]蕭伯青.老舍在武漢、重慶、北碚【J】.新文學史料,1979,(2).
[18]老舍.談幽默【J】.宇宙風(1936年8月16日),第23期.
[19]老舍.《火葬》序【N】.掃蕩報,194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