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娟,趙雪杉,蘇振華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VBI)是由于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異常,導致腦干、小腦或部分大腦組織供血不足而出現的可逆性功能障礙。VBI屬中醫(yī)“眩暈”病范疇。中醫(yī)對本病的研究又多從傳統(tǒng)的角度認識,如《內經》:“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張景岳:“無虛不能作眩”,朱丹溪“無痰不作?!薄H痪科洳±懋a物非痰即瘀。痰來自津,瘀本乎血,痰瘀同病同源,又互為因果,故痰瘀可同病治。近年以痰瘀同治立法并組方,治療VBI患者80例,取得較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來源 選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符合入選標準病例80例。其中失訪4例,編入無效范圍。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1]眩暈為發(fā)作性視物或自身旋轉感。晃動感,不穩(wěn)感,多因頭部或(和)體位變動而誘發(fā)。眩暈同時或伴有其他腦干等一過性缺血的癥狀,如眼癥(黑蒙、閃光、視物變形、復視等),內耳疼痛,肢體麻木或無力,猝倒、昏厥等。有輕微腦干損害體征,如角膜和(或)咽部反射減退或消失,調節(jié)和(或)輻輳障礙,自發(fā)性或轉頸壓迫一側椎動脈后誘發(fā)的眼震以及陽性的病理發(fā)射等。TCD檢查提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2]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眩暈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以痰濁中阻瘀阻腦絡為主要證型。臨床以眩暈為主癥,可伴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出汗。舌淡苔白或厚膩,舌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濡滑或沉弦。以上主癥必見,加上舌脈表現其中一項即可確診為本證,伴有癥可有可無。
眩暈程度分0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Ⅴ級。輕度:0、Ⅰ級;中度:Ⅱ級、Ⅲ級;重度:Ⅳ級、Ⅴ級。
1.3 納入病例標準 符合VBI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診斷標準及證候判定標準;TCD提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年齡28歲~80歲。
1.4 排除病例標準 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為腫瘤、腦外傷、腦梗死或腦出血病人。耳和顱內其他疾病所致的眩暈;年齡28歲以下,80歲以上。
1.5 眩暈程度分級 0級:無眩暈發(fā)作或發(fā)作停止。Ⅰ級:眩暈發(fā)作中和過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響。Ⅱ級:發(fā)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過后很快完全恢復。Ⅲ級:發(fā)作過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Ⅳ級:過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Ⅴ級:發(fā)作過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別人幫助。輕度:0、Ⅰ級;中度:Ⅱ級、Ⅲ級;重度:Ⅳ級、Ⅴ級。
1.6 療效判定標準 臨床療效參照“中藥新藥治療眩暈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衛(wèi)生部1993)”[2]制定。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
TCD療效:痊愈:TCD血流速度恢復正常;顯效:TCD血流速度改善50%以上;有效:TCD血流速度改善30%~50%;無效:TCD血流速度改善30%以下。
1.7 隨機方法 采用簡單隨機的方法。將入選病例統(tǒng)一排序,單號入治療組,雙號入對照組。治療前對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眩暈程度、合并癥及TCD資料等進行均衡性檢驗。
1.8 診斷儀器及檢查方法 用美國MED-SONIC公司TCD檢測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的3支主干;左(L)側椎動脈,右(R)側椎動脈,基底(B)動脈。檢查方法:使用2MHz脈沖探頭,經枕窗取得雙側椎-動脈,基底動脈血流頻譜信號。記錄所測參數:收縮期峰流速(Vp)、舒張期峰流速(Vd)、平均流速(Vm)。
指標檢測,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及第21天晨空腹采集靜脈血4 m L。丙二醛(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化學比色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試劑盒由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提供。
1.9 給藥方法 治療組給痰瘀同治制劑,自擬“竹瀝丹參飲”(鮮竹瀝水10 mL×2支,丹參30 g,首烏15 g,澤瀉15 g,葛根30 g,降香10 g,石菖蒲15 g,槐米15 g,山楂15 g,白芍15 g)。由本院制劑室自制,早07:00,晚17:00,各空腹服用250 mL。對照組口服鹽酸氟桂利嗪膠囊5 mg,每晚1次。兩組療程均為21 d。
1.10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療效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采用RXC X2、wilcoxon秩和檢驗。兩組用藥前后各指標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SAS 8.0完成。
2.1 兩組用藥前后TCD比較(見表1、表2)
表1 兩組用藥前后椎動脈TCD變化比較(±s) cm/s
表1 兩組用藥前后椎動脈TCD變化比較(±s) cm/s
組別 左椎動脈Vp Vd Vm右椎動脈Vp Vd Vm治療組 治療前 31.0±6.2 11.8±4.6 17.9±4.5 31.9±6.3 12.1±4.2 19.0±5.1治療后 40.4±7.52)3) 17.2±4.22) 23.8±5.82)3) 40.4±9.52)3) 15.1±4.51) 23.0±6.61)3)對照組 治療前 30.9±7.2 12.0±5.4 18.2±6.4 31.6±4.8 13.1±6.4 20.1±4.2治療后 35.2±6.4 16.2±6.1 20.2±4.8 34.8±6.5 14.2±4.1 20.6±8.4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2)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3)P<0.05
表2 兩組用藥前后基底動脈TCD變化比較±s) cm/s
表2 兩組用藥前后基底動脈TCD變化比較±s) cm/s
組別 Vp Vd Vm治療組 治療前31.9±6.3 12.1±4.2 19.0±5.1治療后 48.8±11.22)3) 20.0±5.52) 29.6±8.22)3)對照組 治療前 32.2±6.8 12.6±1.2 19.6±2.3治療后 43.2±12.1 18.8±4.8 26.2±7.8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2)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3)P<0.05
2.2 兩組用藥前后MDA、SOD比較(見表3) 治療組經治療后MDA含量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SOD活性明顯升高(P<0.01)。而對照組治療前后 MDA含量、SOD活性有變化趨勢。詳見表3。
表3 兩組MDA、SOD比較(s)
表3 兩組MDA、SOD比較(s)
組別 MDA(mmol/L)治療前 治療后SOD(n U/m L)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4.20±0.52 3.78±0.421) 95.5±10.1 110.7±9.61)對照組 4.20±0.08 4.10±0.62 98.2±16.2 102.5±13.3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1
2.3 兩組治療21 d后療效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VBI患者治療21 d后療效例(%)
VBI屬中醫(yī)“眩暈”范疇,“眩暈”分型雖多,然其病理產物大多非“痰”即“瘀”。臨床以痰濁中阻、瘀阻腦絡者最為多見。本研究以痰瘀同治立法,并組方竹瀝丹參飲,旨在觀察對VBI的治療效果。
立法組方思路,竹瀝丹參飲即以痰瘀同治立法,方中以鮮竹瀝水、丹參為君,鮮竹瀝水配澤瀉山楂、化痰利濕,丹參配降香行氣活血通絡,葛根升發(fā)陽氣,氣行則水行,氣行則血脈通暢,首烏與祛痰化濕藥同用養(yǎng)血以固本。而現代醫(yī)學對上述藥物的研究認為:首烏配澤瀉、山楂有降低血脂作用,丹參、降香可降低血黏度,葛根提取物葛根黃酮能增加腦血管血流量。此外葛根還有解痙作用,可解除動脈痙攣。諸藥合而用之意在改善VBI。
現代醫(yī)學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是本病的基礎病因之一,而高血脂癥又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點原因之一。痰濁證患者的血清TC、TG、HDL-C含量明顯高于非痰濁組,血脂水平與痰濁密切相關[3]。高脂血癥為“血中之痰濁”,痰濁留滯于血脈之中是引起高血脂癥的重要因素[4]。血脂異常引起的病理產物濕濁、痰凝、瘀血分別為高脂血癥的早期、中期、后期病理產物,“濕濁”進入營血,循行經脈,流走全身,日久則可形成“痰凝”阻于血脈,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血瘀,最終痰瘀同病,血液表現出“黏”“濃”“凝”“聚”的改變[5]。亞白柳等[6]研究顯示 TC,TG,LDLC,HDL-C與血漿黏度和紅細胞變形性均有顯著相關性,TC,LDL-C,HDL-C與TT密切相關,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醫(yī)“痰濁證”與“血瘀證”相關的生物學基礎。宋劍南[7]以高脂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為對象,研究痰瘀相關的物質基礎。結果發(fā)現以TC、TG、LDL-C升高為代表的痰濁可以通過其生成過氧化物(LPO)與血漿(TXB2),血液黏度,血管內皮通透性及內皮舒張因子,一氧化氮等之間表現出顯著的相關性。脂質過氧化作用可能是中醫(yī)“痰瘀相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LDL-C的過氧化物LPO可能是其物質基礎。內皮細胞損傷是由痰致瘀的主要病理特征。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后MDA含量,SOD活性明顯改變(P<0.01),而對照組治療前后 MDA含量、SOD活性有變化趨勢。痰瘀同治法對VBI能起到減少自由基生成,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從而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改善腦循環(huán)。
脂質代謝紊亂,過氧化脂質對血管內皮的損傷,其病理與中醫(yī)的痰濁、瘀血密切相關,痰瘀同源,相互依存,痰能致瘀,瘀能生痰,痰瘀同治理論的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還在于臨床,雖只表現出痰或瘀某一方面癥狀,治療中也要治痰兼顧化瘀,治瘀不忘化痰,做到見瘀之證而防痰之生,見痰之象而防瘀之結,方能防止本病向縱深發(fā)展。
[1] 粟秀初,黃如訓.眩暈[M].第2版.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8:1-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1993:1-5.
[3] 郭宏昌,牛曉亞,張向東,等.痰濁證與血脂水平關系的研究[J].河南中醫(yī)藥學刊,1998,13(6):18.
[4] 程小曲.痰濁冠心病與血脂,脂蛋白.載脂蛋白的關系及痰濁形成機理的探討[J].新中醫(yī),1994(3):7-9.
[5] 錢小奇.試論高脂血癥的病圍病機[J].天津中醫(yī),2002,19(6):50-52.
[6] 亞白柳,魏海峰,趙玲,等.從高脂飲食家兔血脂和血液流變學的動態(tài)變化探討中醫(yī)痰瘀證相關的生物學基礎[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5(10)3:946-948.
[7] 宋劍南.從生物化學角度看痰瘀相關[J].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1,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