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常銘 劉偉 劉冠廷
摘 要:新時期高校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高校要認清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形勢,并采取如下有效措施: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化安全育人機制;加強安全教育,建立制度化安全教育格局;強化安全管理,構建精細化安全管理模式;開展專題研討與培訓,建立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表彰制度等。
關鍵詞: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挑戰(zhàn);原則;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3-0119-03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社會各方面息息相關,由此帶來的安全問題也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在國際關系多元化的新形勢下,大學生受到了各種非傳統(tǒng)安全因素的影響。可以說,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高校應如何面對挑戰(zhàn),切實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確保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校園,已成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一、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zhàn)
當前高校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面臨著復雜的形勢,這給高校的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帶來諸多挑戰(zhàn)。
1.社會環(huán)境的嚴峻挑戰(zhàn)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與此同時,由于受到了市場經濟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人們過于追求經濟利益,某些人甚至鋌而走險,不惜觸犯國家法律法規(guī)以謀取個人經濟利益,如時有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交通安全事件、非法傳銷事件等。而全球化浪潮使得多元思想和文化紛至沓來,西方的價值觀念、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也通過各種方式涌入我國社會的各領域中。西方敵對勢力也憑借其經濟科技文化的發(fā)展優(yōu)勢,妄想利用商品貿易、文化往來和互聯(lián)網等對我國青年一代進行“西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還利用突發(fā)事件、特殊時機、特殊人物等制造不利于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輿論,丑化中國的形象,這些給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帶來了嚴重的干擾,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了價值觀偏離和理想信念模糊的問題。
目前,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網又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有利于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資源;另一方面,網絡信息的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使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乘虛而入,致使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和游戲,把精力都花費在了虛擬的網絡世界里,有的學生出現了孤獨抑郁、網戀、游戲癮、色情癮等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2.學校內部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
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給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一方面出現了生源質量的參差不齊、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和師資力量相對不足等問題,給大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另一方面,也造成高校畢業(yè)生的數量逐年攀升,就業(yè)形勢變得愈加嚴峻,導致大學生產生了嚴重就業(yè)壓力,甚至使部分學生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
隨著高校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種新矛盾、新問題、新思想層出不窮,校園內突發(fā)各種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也正在逐漸增大。特別是惡性突發(fā)事件的出現,給高校、社會、家庭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高校在突發(fā)事件的預防上面,缺乏相應的應急預案,也沒有對突發(fā)事件的深層次原因進行分析,因而無法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在處理突發(fā)事件的過程中,高校往往因為準備不足而錯失了良機。同時,由于高校對突發(fā)事件缺乏相應的應對機制,信息公布不及時,致使謠言伴隨著網絡超時空和地域被無限傳播,使高校在輿論面前陷入被動之中。
3.學生自身因素的挑戰(zhàn)
目前,中考和高考主要看的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而社會對學歷和文憑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當代大學生在中小學教育階段沒有接受到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加之大學生的社會閱歷較淺,使得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都比較欠缺。由此帶來的各種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出來,使得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另外,在高考指揮棒的引導下,學校和家長只重視智力教育,而忽視了對孩子情商和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同時,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下,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和巨大的就業(yè)壓力亦使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諸多矛盾。目前,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普遍的心理特征表現為要求獨立,但仍依賴父母和教師;喜歡交往,但缺乏相應的交往技巧;追求時尚,但鑒別能力較差;期望值高,但實際能力欠缺;情緒強烈,但穩(wěn)定性偏低。他們從小受到父母的寵愛,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負、狹隘并且容易走向極端,經不起困難挫折,受不得一絲委屈,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極易產生心理上的失衡,這些給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帶來了隱患。
二、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應遵循的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
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而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要義是“以人為本”。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歸根結底就是對人的關懷,就是要保障大學生安全健康成長成才。中國還有句古話叫做“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說的是應防患于未然,要把危險消滅在發(fā)生之前,這也是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確保學生安全健康成長成才應遵循的首要原則。因此,高校要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認識到安全教育在促進學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性,應在預防上下功夫,從制度和措施兩方方面入手,及時發(fā)現安全隱患,為大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
2.堅持“教育為先,管教結合”的原則
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牢固樹立安全意識,主動掌握安全知識,并增強安全防范能力。這就需要發(fā)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勢作用,堅持“教育為先,管教結合”的原則,將該項工作融入到大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安全觀,把安全問題與個人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和國家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同時,為了使學生真正達到安全認識與安全實踐相統(tǒng)一的思想高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學生遵守各類安全規(guī)范,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
3.堅持“齊抓共管,保持長效”的原則
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其不僅涉及高校的保衛(wèi)工作和學生工作,還涉及教務工作、共青團工作等;不僅涉及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還涉及學生的實習、實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高校要堅持“齊抓共管,保持長效”的原則,強化各級組織、各個管理層面人員和廣大師生的防范意識,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把安全管理工作視為加強黨的建設、強化行政效能、提高教育質量、改善軟硬件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抓,充分發(fā)揮各部門和全體教師的積極性,群策群力, 堅持不懈,建立嚴密、科學、長效的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機制,并將該項工作貫穿到各項任務中, 確保安全工作無間隙、無“死角”。
三、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措施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應緊密結合實際,堅持從制度入手,不斷加強安全教育,強化安全管理,建立制度化、科學化、長效化的安全育人機制。
1.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長效化的安全育人機制
(1)建立科學的學生工作制度體系
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要充分發(fā)揮制度的約束作用,建立科學、系統(tǒng)的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制度體系。為此學校應建立相應的《學生安全教育管理規(guī)定》《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生違紀處分條例》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為建設平安和諧校園提供制度保障。
(2)制定學生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要認真分析各類學生突發(fā)事件的特點、性質、規(guī)律等,制定一套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學生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對突發(fā)事件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處理等做出具體明確的規(guī)定。預案的具體內容一般包括指導思想、組織領導、指揮體系、基本原則、運行形式、職責任務、協(xié)調方法、信息系統(tǒng)等。
(3)實施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責任制
要建立學校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院系領導、專業(yè)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等層層負責的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機制,充分發(fā)揮各項安全工作的職能,明確各級組織和全體教師的安全育人職責。同時,應建立校、院、年級三級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領導,做到責任明確,務求實效。
2.深化安全教育,建立制度化安全教育格局
(1)加強思想教育
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道德思想教育。要將安全教育滲透在日常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加強防火、防盜、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營造“人人講安全,時刻講安全”的環(huán)境氛圍。針對節(jié)假日和特殊時期,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使學生增強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嚴格遵守國家的法紀法規(guī)和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2)抓好新生入學安全教育
將學生安全教育作為大學入學的第一堂課,納入到新生入學教育體系中。邀請相關專家和工作人員為學生作刑事案件、校園治安、消防安全知識及預防宗教滲透等方面的安全講座;組織新生認真學習《大學生安全手冊》,并結合實際開展校園安全警示教育活動。
(3)加強畢業(yè)生安全教育工作
高校應切實加強對畢業(yè)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應針對畢業(yè)生的特點,組織主題教育活動,圍繞抵制傳銷、就業(yè)實習安全等內容開展安全教育,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和文明離校教育,確保學生安全畢業(yè),文明離校;輔導員要經常深入畢業(yè)生寢室,了解畢業(yè)生思想、生活和就業(yè)等狀況,幫助畢業(yè)生解除思想困惑。
(4)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系列活動
積極利用校報、板報、簡報、網站等校內媒體,宣傳安全知識,營造安全育人氛圍;開展安全知識競賽、DV大賽、宣傳教育展等安全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適時開展消防應急疏散演習等體驗式安全教育活動,通過體驗和實訓,使學生掌握安全防范技能,深刻領悟開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5)開設大學生安全教育必修課
學校應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團隊,為大學生開設安全教育課,制訂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與其他公共學科同安排、同布置、同考核、同評比。購買大學生安全教育教材,聘請法律、公安、消防、安全保衛(wèi)等有關部門的同志結合具體事例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消防安全、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讓大學生能夠系統(tǒng)掌握安全知識和科學防范技能。
3.強化安全管理,構建精細化安全管理模式
(1)建立校園安全信息反饋機制
開展學生假期返校思想狀況調查活動,建立學生思想動態(tài)“季調研”制度,及時、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為學生搭建安全公共信息反饋平臺,廣泛征求學生有關校園安全的意見和建議;建立并完善信息反饋系統(tǒng)和快速反應機制,全面提高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設立公寓巡查員、自習室巡查員、安全信息管理員等崗位,及時掌握學生的相關信息,有針對性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強化學生日常管理工作
堅持日常管理的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切實加強學生上課出勤、寢室內務、早操晨練等日常管理工作,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和文明的精神風貌。
(3)加強對學生公寓的安全管理
學生處、保衛(wèi)處、后勤保障處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和輔導員要經常深入學生寢室,及時發(fā)現并消除學生公寓內的安全隱患。學校應建立學生公寓安全“周檢查”“月聯(lián)檢”制度。“周檢查”,即學生處和學生會每周開展一次寢室安全檢查工作;“月聯(lián)檢”,即每月組織學生工作人員聯(lián)合保衛(wèi)處、后勤保障處進行一次大規(guī)模寢室安全檢查。
(4)對特殊群體學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與疏導
定期開展特殊群體學生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及時發(fā)現學生間矛盾、學習障礙、人格障礙、心理及行為異常等安全隱患,并有針對性做好疏導工作。要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幫助學生克服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礙,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把可能因心理障礙引發(fā)的學生事件消滅在萌芽中。
(5)強化學生政治安全管理工作
加強對校園內宗教和非政府組織滲透活動的監(jiān)控,建立快捷、有效的多維防控體系和反饋機制,妥善處理相關事宜。開展學生宗教信仰調查活動,準確掌握信教學生的自然狀況及其信教的背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適時開展抵御非政府組織滲透相關知識系列講座,增強學生的免疫力。建立網絡輿情監(jiān)控小組,做好輿情監(jiān)控工作,發(fā)現問題要及時進行反饋,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妥善處理。
4.開展專題研討與培訓,建立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表彰制度
(1)開展學生工作人員安全知識培訓工作
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學生工作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學生工作者的安全理論知識水平,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使他們能夠全面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成長成才。
(2)開展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專題研討
定期召開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專題研討會,對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進行全面梳理,對先進的經驗和做法進行論證和推廣,對相關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討和破解,不斷推進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制度和機制的創(chuàng)新。
(3)建立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表彰制度
每年或每學期開展一次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表彰大會,對一年來在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對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中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和推廣。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承載著家庭、社會的期望。大學生的人身安全與身心健康,是高校和社會安定和諧的基礎,是“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的客觀要求,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前提條件。因此,高校要切實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這是新時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手段,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體現。
參考文獻:
[1]林小芳. “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福建省高校 大學生為例[D]. 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1:22-31.
[2]田瓊. 構建高校安全教育的管理機制的創(chuàng)新舉措[J]. 湖南科技 學院學報,2010,31(3):171-174.
[3]馬德華. 高校突發(fā)事件的特征、成因及處置方法探析[J]. 成都 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3):81-82.
〔責任編輯:張 華〕
收稿日期:2012-12-13
作者簡介:崔常銘(1983-),男,長春人,助教,碩士,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劉偉(1977-),男,吉林汪清人,講師,碩士,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劉冠廷(1984-),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助教,碩士,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